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北投溫泉史中尋母(作者名: 胡美妙 Miriam)
2017/01/31 14:26:39瀏覽613|回應2|推薦0

北投是我道地的家鄉, 生於斯長於斯。

為照顧父母辭了工作後, 我便抽出時間到北投社大, 學習關於此地的歷史。 也經常如靈魂出竅般, 陷入時光漩渦中, 到處搜尋母親的影子。

若將60-80年代北投娛樂繁華史比喻為一盤棋的話, 我母親就是棋局裏的一只小兵: 因為她曾在溫泉博物館裏提到那些已成歷史的數個酒家中, 當一名清潔婦。我還能記得的, 她曾在館中提到的牡丹莊, 龍城, 龍門, 嘉賓閣, 還有更早的常新這些旅館工作過, 而我從小學起就在假日清早去幫忙。

 

我的工作都是由打掃外面的庭院開始, 還記得常新大旅社門口的大榕樹, 有著永遠掃不完的無邊落葉; 當我擦桌子時, 母親總是跪在地上, 左手畚箕右手竹掃帚, 一步步的掃著紅色地毯, 還邊用手指捏起白色線頭, 膝蓋也因而變的又黑又粗糙。

 

她曾告訴我貼壁紙的木門, 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堵牆, 其實暗藏玄機, 推開就是一個暗室。 遇到警察臨檢的時候, 群鶯開始亂竄, 有牌照的侍應生就會跑起來, 因為抓到沒關係, 沒牌的都會躲到暗室去; 其實從事這個行業要會喝酒, 會交際, 還要會保護自己, 才能健康檢查合格取得牌照, 不是只要腿打開一邊做還可以一邊啃雞腳那麼簡單。

 

此外, 像博物館提到的很多酒家菜, 如螺肉蒜膏, 蘿蔔豬肚湯, 也是當時窮小孩如我常吃的, 前去幫忙時通常能吃到客人剩下的。 阿母收拾這些菜肴時會偷偷端到小房間, 點起酒精燈, 關起門叫我吃, 有時吃完後腦和脖子好燙像發燒一樣很不舒服, 也算過一餐, 我也沒得什麼B型肝炎。

 

除了有得吃, 到了旅社還能泡溫泉, 公共浴池在我眼裏就像游泳池那麼大, 那時使用的就是博物館展示的木杓和木桶。可能因為常泡溫泉的關係, 我們幾個孩子皮膚都很好, 青春期也沒長青春痘。

 

雖然窮苦, 母親依然正直誠實。我曾見她撿到人家的手錶和鈔票, 立刻拿去櫃台還, 不過我偶而若撿到小零錢, 就會把它當成自己的。 為了這些小錢, 我在擦桌子時會順便趴下看床底下, 然而財迷心竅膽小想像力又豐富的我, 常想撿錢又怕在暗摸摸的床底下撞見發光的眼睛和我對望, 或是看到屍體….

 

除了小錢, 裝酒的紙箱也是我們的收入來源。旅館生意好的時候, 總會有一堆紹興酒的空紙箱, 阿母就壓扁扁的, 綁在阿爸撿來, 修理好又高又大的破腳踏車後座, 讓我載去回收場賣。 紙箱綁在後座搖搖欲墬, 矮小的我騎著腳沾不到地的腳踏車, 屁股還得左搖右搖才踩的到踏板, 但一路上不怕危險只怕遇到同學, 因為覺得尷尬又丟臉, 這樣我也平安的長大了。

 

然而我是曉得母親辛苦的, 工作累就算了, 心理最難過的是見到阿母被女中罵, 在魚池邊洗地毯邊擦眼淚。母親上午掃完旅舍, 下午還要趕往有錢人家幫佣, 身兼好幾份工。

 

由於生活的艱難, 母親總是愁苦著一張臉, 沒有笑容也很少開口說話, 只像隻工蜂一樣, 一雙手不停的做著。不過, 那個親權至上的年代, 我父親還會打小孩, 所以當時我們的親子關係是, 看到父母能閃多遠就閃多遠, 只有學校要錢的時候才迫不得已的開口, 想當然, 父母見了我們也都沒好氣。 唯有到旅館幫忙打掃時, 母親才會因為我的聽話而對我和顏悅色, 偶而跟我說上兩句話, 運氣好還會對我笑一笑。 可惜她實在對我說的太少,不然我一定可以對這段消失的酒家文化,能有更深的認識。

 

長大後我才知道, 其實母親可以不用這麼累。 她一生都無私地為兒女付出, 不停的用勞力積攢財富, 膁到最基本的生活開銷, 還要買房子給兒子媳婦, 也幫忙女兒女婿買房子。 但也因著父母的先見之明,我們都是有好幾殼的蝸牛,下一代可以不必那麼辛苦。其實, 我寧可她對自己好一點,我便不用如此心懷愧疚。

 

有一回我在北投市場見到一個和母親差不多年紀的女乞,趴跪在地上乞討,我見她露出的一雙光腳板,卻比我母親的還要光滑百倍。長年的作粗活,母親腳底經常都龜裂,冬天更甚,但她都用OK繃把傷口黏起來,再繼續做。她完全沒有休閒概念,只一味的拼命為兒女賺錢。 只要肯做,回收都有錢賺,真想不通怎會有人行乞? 我們送她的所有禮物,衣服鞋子或餐廳吃飯她都嫌,只有那輛三輪腳踏車最得她悅納,因為她一直學不會騎兩輪的。 以前為省公車錢,都從北投走路去石牌幫佣。但, 原本這麼做是希望她生活更便利, 結果她還是騎著去載回收換錢,甚至連別人不要的冰箱都像螞蟻搬豆般地載去賣。

 

我們總勸母親不要再工作, 要帶她四處去玩, 和帶她去看她最愛看的歌仔戲, 她卻說去玩比工作還累, 不但沒錢賺還要花錢而拒絕。 不幸的三年前在我們深恩未報之際, 母親出了車禍成了植物人, 眼睛未曾再睜開過。 現因器官退化呼吸衰竭, 躺在陽明醫院的呼吸照護中心。我們天天去看她, 幫她做運動, 已經不敢奢望她能復原, 但至少知道她還在, 至少還有阿母可以叫。

望著躺在床上的母親, 我常常忍不住的想, 阿母聽得到我一口一聲的呼喚嗎? 阿母, 妳可知道我有多後悔沒有及時對妳再更好一點? 沒有強迫妳不要再工作了? 沒有強迫妳享福嗎? 最重要的是, 阿母,妳可知道我有多麼的思念妳嗎?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i0714tom0525&aid=90507505

 回應文章

tomwei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2/01 17:15

Miriam個性溫柔, 善體人意, 文章流暢, 用字平實, 讀起來是一種享受,

風花雪月的辭句, 她不需要. Jenny Chou的認真, 被大家欣賞, 做事情專注, 堪為

大家的榜樣.


珍妮的異想世界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2/01 06:06

 在Miriam文章中,樸實的文字中看見台灣早一輩婦女犧牲自己,一心只為下一代做牛做馬,只知工作不懂享受的母親們,她們雖然普遍書讀不多, 但是在歌仔戲中學到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

難怪Miriam體貼又善解人意,原來童年的生活是艱苦的,小小年紀就知道生活不易,比較起來我太幸福了.

期待Miriam一直寫,我已經是妳的粉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