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5/01/04 20:32:24瀏覽40|回應0|推薦0 | |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bydRv3WQbpxxEKetqYQxpwjEyzAK5D7CNUNV5DE92Bve8kr17nKG1ZzZzJMz2j8zl&id=100004594146509戲夢人生 笑看辛酸 江蕙︰我是運氣好 中國時報 (策劃:張瑞昌、黃奕瀠、張翠芬/執筆:黃奕瀠、蔡百蕙)
2014年1月4日
人稱「歌壇天后」的江蕙在「台灣臉書」對談中反問:「天有多高,你們知道嗎?」她對自己的成就很謙虛。只是,連獲4屆金曲獎後不再報名,以及連破各項演唱會紀錄的好成績,目前堪稱無人能敵。江蕙又很客氣地說:「這是幸運。」
唱歌 原本不是她的夢想
但這樣的成績,不只是幸運。對談當晚,江蕙提早2個小時到攝影棚,以預留足夠的時間準備,對談結束已經晚上10點,她還得空腹應付下份工作,只因「工作時沒辦法吃飯。」要求完美、律己甚嚴。
唱歌不是江蕙的夢想,但命運推她走上這一途。
8歲時,因父親替朋友作保,朋友還不出錢,全家連夜偷搬厝到台北,暫居北投叔叔家。北投以拿卡西聞名,叔叔遂建議江蕙父親:「既然你們家老二那麼會唱歌,也可以帶她去唱啊。」江蕙因而開始走唱。
過勞 每天唱兩首就燒聲
江蕙成長的1960年代,電視還不普及,她常到隔壁偷看電視。當時最流行的是黃俊雄的布袋戲,因此,特別喜歡布袋戲音樂。
如今,唱過無數經典歌曲的江蕙,認為最能代表她的歌曲,就是具有布袋戲感的〈斷腸詩〉。「我每次唱這首歌,真的都會想到我爸」,江蕙的爸爸是布袋戲偶雕刻師,她因父親而走唱,但走唱時,也有父親相伴,「以前都是爸爸幫我化妝的。」
提起過往,她感嘆自己當年勇氣不知何來。在全家搬到三重後,她和妹妹江淑娜必須從北投往返通勤。當時會在半夜兩三點在台北大橋轉車。那時橋下有許多摩托「計程車」,她們姐妹倆有時坐摩托車回家,有時是步行過橋回家,三更半夜、兩個查某囝仔,「也不是很醜」,她直說那真的很危險,「一萬次遇到一次,妳就完了。」
除了北投那卡西,江蕙也在三重的茶室唱歌,如此操勞,加上沒有拜師,不知如何使用丹田,因為「每天唱兩首歌就燒聲了」,她當時幾乎每天唱到失聲,無法休息也不知保養,曾經倒嗓過將近半年多,「現在還能唱歌,都是老天爺幫我啦!」她很感恩。
走紅 從夜市賣唱熬出頭
1983年,江蕙發行第一張專輯《你要忍耐》,當時歌紅人不紅,經常有人會問,「這誰唱的?」只因為當時僅僅三個電視台,還規定一個節目只能唱一首台語歌。
台語歌受到政策性的打壓,讓台語歌手電視上不了,只好靠台語電台。
講到這裡,江蕙感慨地說,「我真的覺得現在歌壇小朋友很幸福,他們有經紀人、有公司,保護得很好,以前我們都自己來,而且要喬好,喬不好還有事」。
電視上不了,電台無法露面,台語歌手只有在夜市才能現聲又露臉,「以前要賣卡帶,就是一定要去跑夜市,現唱現賣,生意還不錯。」江蕙也是從夜市起跑,接近歌迷和市場。
登峰 還為瑕疵自責落淚
一直等到發行第三張專輯《惜別的海岸》,江蕙終於嘗到歌紅人也紅的滋味。江蕙說,她不覺得這有什麼委屈,反正老天爺既然幫她安排了唱歌這條路,她就是慢慢熬,慢慢堅持下去,「能不能紅,不是自己能作決定的。」
江蕙並沒有因為今天的成功而有所鬆懈。演唱會前,她總因壓力過大,夢見台下都沒人,而跑去問製作人要進還是要退?也會因為唱歌多唱了一個轉音、多了一拍,明明觀眾沒聽出來,回家以後會自責,偷偷落淚。
對談前一天,周杰倫和陳文茜對談的節目,江蕙也看了。周杰倫提到〈落雨聲〉是他第一首賣出的歌,而這正也是江蕙喜歡的歌,亦是代表作之一。她說,這一行很多努力的人,很多更認真的人,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機會,對於自己的成功,江蕙還是說,「我是運氣好。」
江蕙的音樂製作人陳子鴻說,江蕙是台語音樂市場的指標,只有江蕙能夠超越江蕙。
「現在做台語歌,必須要能夠納入台灣的人文特色,做得精緻,才有意義。」這一點二姐已經做到了,把台語歌精緻化,而且在引導市場,沒有人能夠超越她。二姐是一個指標,已經超越了國語、台語的境界,基本上音樂要夠好才能夠超越語言。
二姐唱歌喝得好,第一是實力、有親和力,還有就是她能夠掌握時代的脈動。1983年,她唱〈惜別的海岸〉,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講的是大家到都市打拚的故事;後來1992年,當時是台灣社會富庶,經濟起飛的年代,「一片欣欣向榮,燈紅酒綠,炒完股票去喝酒」,結果她唱〈酒後的心聲〉。
2000年出新專輯〈家後〉,當時正是富裕了以後,台灣人開始思考家庭的價值的時候,人富足了、疏離了,才會反省,「那時候她很清楚,要是還唱〈愛拚才會贏〉不會work」。老實說,她唱〈酒後的心聲〉那時候,我們還不認識,我只覺得說她已經到頂了,結果,她後來又唱出〈家後〉,我就想,哇,還可以到這個境界,太感動了!」其實〈家後〉講的不止是家庭,講的是家庭的價值。
幫二姐做音樂最困難的地方在於,「那下一次要做什麼? 每一次都當最後一次在做,每一次都是我還能夠怎麼超越。」能夠超越江蕙的就是只有江蕙了! 每一次的標準就是,有沒有做到比上次更好,沒有的話就重來。戲夢演唱會的DVD拖了3年才出,難就難在這裡。已經做得很完美了,我們永遠在想,怎麼再超越上一次!
公視推出連串紀念節目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4年01月04日 04:09
為了紀念李泰祥,公視即日起至5日陸續播出《美麗的錯誤》音樂劇、《李泰祥樂興之時交響夜》、《日光大道(李泰祥)》、《第32屆行政院文化獎:我心在飛舞》等節目。
李泰祥是學院出身的作曲家中,最具知名度的一位,不僅在音樂界享有地位,也受到大眾喜愛,他結合西方古典及流行音樂的技巧,並融入台灣各種音樂要素,呈現台灣時代文化風貌,他也常把歌樂改為管弦樂,風行台灣表演及唱片市場。1985年親自指揮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管弦樂團(Concertgebouw)錄製兩張改編歌樂的唱片《天地人》、《美麗的錯誤》,是台灣樂壇前所未有的盛事。
而原訂於5日下午3時,假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行的「橄欖樹下的黃金歲月:李泰祥的歌樂經典音樂會」,意外成了李泰祥的首場紀念音樂會。台灣藝術家合奏團總監暨指揮呂景民已閉關,希望能將李泰祥化名「李知聊」所譜的《歲月與酒》改編成交響樂版本,於周日當天演奏,向一代音樂大師致敬。
雨季終究還是來了
中國時報 彭蕙仙 2014年01月04日
與帕金森氏症搏鬥25年後,李泰祥走了。老病而去,本不在人意料之外,但李泰祥的離世還是令人十分感傷,因為在李泰祥的身上集合了太多不同的元素,他在每個不同的音樂領域發光發亮,用不同的方式與姿態鼓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抵抗,成為李泰祥最後的印記。
身為原住民的李泰祥,少年時用一把獵槍換來小提琴,從此走上了音樂路,哦,不,是走上了那個時代原住民少有人踏入的古典音樂路。槍與琴,是他第一次溫柔的抵抗。
古典音樂的訓練讓李泰祥對流行音樂並無太大的興趣,但詩人余光中告訴他,不可小看流行音樂的影響力。於是李泰祥第二次的抵抗宣告和平落幕,小提琴與各式各樣器樂的對話,造就了〈橄欖樹〉、〈歡顏〉、〈你是我所有的回憶〉、〈錯誤〉等等歌曲,讓李泰祥紅遍華人世界。
第三次抵抗,李泰祥進行了20多年,從1988年罹患帕金森氏症後,他每次出現在世人眼前總是讓人不忍的清癭削瘦與孜孜懇懇地音樂創作。那形象、那執著、那些依然帶著山川大河般澎湃力量的作品,不成比例地出自這老病薄弱的身軀,力量彷彿反而更加放大了十倍、百倍不止。
如果能夠選擇,大概少有人願意不斷辛苦搏鬥而成為所謂「鬥士」,但李泰祥註定是個抵抗者,命運在他不同的人生階段給了他不同的挑戰,因此他須不斷地奔跑。值得感謝的是,他認為自己是走在「一條日光的大道上」,他那忘情的高喊:「啊/KAPA KAPA/上路吧/這雨季永不再來」在我們的心裡迴盪不已。上路吧,上路吧!李泰祥的呼喚讓我們終於擺脫了憂鬱。
對聽民歌長大的四、五、六年級生來說,李泰祥的聲音與那些融合著各種特色而難以定義風格的作品、那些彷彿說出了少年情懷卻又難以確切言明內容究竟意指為何的歌曲,也成為我們對漸漸遠去的青春的一種眺望、一聲嘆息,以及,一次回眸。我們將生命中最美麗的邂逅定格在歲月還未輾過靈魂的那個單純的時刻,而那也正是李泰祥與他眾位女弟子在台灣音樂界創造傳奇的年代;我們一起共同創造了人生的高潮,台灣的高潮。
人生繼續,但流動的饗宴不得不散去。聽歌的少年成了作客的舟子,縱浪大化,喜懼卻由不得自己,而創作者更是鬢已星星,三不五時有李泰祥的消息,前段時間出席領取「行政院文化獎」,世人看一眼病榻上的他,便彷彿得到了某種得以再往前奔跑的力量。因此我們要說:謝謝李泰祥曾陪伴我們走過為賦新辭強說愁的癡傻年少,陪伴我們走過也曾風雨也曾晴的哀樂中年。
雨季確實曾因李泰祥如此頑強的抵抗而暫時停止,但,終究還是來了;在雨中,我們能否再次相見?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