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30 14:40:19瀏覽112|回應0|推薦0 | |
2011/08/30 | 梅新育大陸商務部日前發布《商務部關於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此舉標誌著人民幣國際化,從大規模對外投放人民幣轉向拓寬人民幣使用管道,這將增強境外市場參與者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准許境外投資人使用人民幣開展對華直接投資,有助於提高美歐市場參與者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從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更重要的是,此舉能更大地實現以人民幣國際化,減少外匯儲備增長的初衷,並提高人民幣國際化的效應。 一種貨幣國際化的先決條件,是在海外積累起該貨幣的足夠存量,無論是美元還是日圓,其國際化的第一步均以對外貿易、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信貸等管道,從母國大規模向海外投放本幣,人民幣國際化自不例外。從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決定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到人民銀行與亞洲、東歐等多國央行簽署一系列貨幣互換協定,再到今年初人民銀行制訂《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心始終是向海外投放人民幣,為更多的海外市場參與者使用人民幣,創造前提條件。 再從香港人民幣存款資料來看,海外人民幣存量已相當可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龐大,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和銀監會聯合發布《關於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地區的通知》,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擴大到全國,標誌著此政策創新至此告一段落。 隨著海外人民幣存量增長,人民幣運用管道相對狹窄的問題日益凸顯,成為阻礙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主要矛盾。儘管亞洲開發銀行、澳新銀行、俄羅斯JSC VTB銀行等已經獲准發行人民幣債券,但發行人民幣債券籌資者仍然面臨運用人民幣的問題。 此問題對於美歐企業尤為突出,因為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全面開放下,中國有能力滿足發展中國家對貨物和服務的需求,但卻無法滿足發達貿易夥伴的要求,結果是周邊國家比歐美國家較易接受人民幣。 中國推行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藉此減少外匯儲備,至少顯著降低外匯儲備增長速度,從而減輕龐大外匯儲備保值增值的壓力;歐債和美債等危機接踵爆發,更加凸顯大陸在這方面的壓力。 由於美歐正是中國最大出口市場,其對人民幣接受程度不高,意味著以人民幣結算方式減少貿易管道外匯流入的期望可能會落空。中國是原料進口大國,進口來源中,對人民幣接受程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所占比例較大,進口貿易大量使用人民幣替代美元支付,出口貿易中採用人民幣結算者較少,今年1至6月大陸進、出口貿易以人民幣結算比例為9.7︰1,與全部使用美元結算相比,這種格局反而減少了大陸使用美元的支付數量,導致大陸的美元存量加快增長。 在此情況下,開放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准許外國投資人使用人民幣對華直接投資,由於美歐企業對中國直接投資甚多,此舉可望提高美歐貿易夥伴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進而以提高出口貿易中的人民幣結算比例,來減少大陸美元存量增長,緩解外匯儲備管理壓力。 (作者為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