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進黨不識戰爭為何物?
2022/04/20 02:52:03瀏覽280|回應0|推薦1

儘管大陸不斷的揚言要以「有力措施」回應美國政治人物訪台,但是華府與台北之間的通道仍然越來越熱絡。4月10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才被以「技術性」的感染新冠病毒為由,阻撓訪台之行以後。14日晚間,由美國資深聯邦參議員琳賽∙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率領的一個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卻又抵達台北,對台灣進行為期一天一夜的旋風般訪問。 

美方代表團都是資深議員 

這個由6位美國兩黨資深參眾議員組成的代表團,團長格雷厄姆是參院預算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他立場保守,一貫友台並對北京持強硬立場。代表團成員包括立場同樣一貫友台的民主黨籍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鮑勃∙梅嫩德茲(Bob Menendez)。代表團搭乘一架美國政府行政包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時,受到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以及外交部同仁的歡迎。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則表示,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訪台,將與台灣官員「就美台關係、地區安全以及其他雙方有興趣的重大問題」舉行會談。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也表示,曾因密切接觸確診者而居家隔離的蔡英文總統解除隔離後,星期五會在總統府會見該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一行。不過由於蔡英文還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所以沒有安排宴請訪問的來賓,外交部長吳釗燮將代為設宴接待。 

台灣前陸委會副主委、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受訪時表示,該訪問團沒有高層行政官員,這些議員是民意代表屬廣義的民間人士,可以看出拜登政府無意刺激中方的政策方向是不變的。 

趙建民還說,對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來說,美中對抗沒有改變,但有競爭有敵對,然後有合作,雖然合作的領域還是很少,但競爭的領域增加,敵對領域下降,這和以前都不一樣。等於是突出競爭,減少敵對,合作不多,因為美國很難跟中國合作議題,包括北韓、伊朗和烏克蘭議題都很難合作,但顯然敵對氛圍在下降。

 雖然拜登政府無意刺激大陸,但是民進黨政府還是緊抱美國的大腿不變,只要有美國官員或議員訪台,無不見獵心喜。就以原訂裴洛西訪台為例,她雖不具行政職務,但因她一貫的堅決反共立場,以及實際的能量和重要性來說,她在美國政壇所起作用要超過她目前擔任的議長角色。北京對她計劃訪問台灣當然非常忌諱。

 大陸對此還曾發出「四個嚴重」(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衝擊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訊號)來警告,外長王毅在與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Emmanuel Bonne)通電話時,也批裴洛西作為一國政要,如明知故犯「竄訪」台灣,將是對中國主權的惡意挑釁,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將對外發出極其危險的政治訊號。

 但是,大陸的警告雖然讓裴洛西止步,卻沒阻止格雷厄姆一行,他們仍然於14日晚間抵台訪問。

 全民國防手冊內容挨批

 其實,蔡政府緊抱美國大腿已是人盡皆知的事,就像美國舉辦的國會聽證會上,多位國會議員都對台海安全及如何避免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提出疑問。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將軍竟然回答說,對中國最好的威懾就是「確保中國知道,如果他們要攻打台灣,那會是一個非常、非常難以攻佔的目標」。

 米利還說,美國有必要協助台灣自我防衛,不過「對台灣最好的防衛就是由台灣人自己做。我們當然可以協助他們,例如就像在烏克蘭做的一樣。這其中有許多教訓中國也在非常認真看待」。

 米利一發話,台灣軍方就立刻推出一本「全民國防手冊(範本)」,提供民眾面臨軍事危機及可能發生災難時,相關緊急應變措施,屆時再由各地方政府依轄區特性,將避難、醫護及物資等資訊加入手冊,以利民眾做好安全準備及生存自助。

 雖然這本手冊並非為米利而出,但是準備許久的手冊內容,卻被認為「不食人間煙火」、「不識戰爭為何物」。手冊最受到批評的是,手冊上包括使用QR Code、停水時打電話詢問或通報等建議,在真正應變戰時狀況都非常不實際。

 尤其是,編撰手冊的人員對於模擬作戰的經驗不足,否則怎麼會建議用QR Code或是打電話這種方式呢? 製作全民國防手冊本來就應該言簡意賅、一目了然,並提供民眾從網路輸入關鍵字就可以下載,讓大家隨手可得。有些人根本沒有手機,尤其是老人家,那要怎麼使用?

 這才是台灣最大的問題,民進黨不斷的宣揚「抗中保台」政策,但是多數台灣人不認為大陸會以武力統一台灣,甚至連軍方人員都可能不識戰爭為何物?美國又言明不會派兵幫台灣打仗,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之下,民進黨卻不斷的邀訪美國政治人物訪台造勢,徒然加深兩岸的危機。

 在一群「不食人間煙火、不識戰爭為何物」的政客操控下,兩岸隨時都可能擦槍走火,所以戰爭、衝突與危機的控制就變得很重要,台灣缺的不是「全民國防手冊」,缺的是能夠識破民進黨操控戰爭伎倆的人民,沒有清醒的人民,只要有一群跟著民進黨自嗨的群眾,台灣不是烏克蘭,最後也可能會被搞成烏克蘭,這才是大家應該關注的大事。

(本文刊登於洞傳媒,2022.4.15)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7345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