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弭省籍情結,應從領導人做起
多年來為了外省人、本省人、客家人、原住民,而吵得沸沸揚揚,既然大家都是新台灣人,何必又再把族群分得這麼細,這樣的意識形態究竟何時才能終了?
近年來進入大學不再是個宰門,只要考個十幾分也有個大學可讀,但在過去升學競爭下,即使苦讀、重考,也未必如願的能成為大學生。長久以來邊疆民族、原住民、僑生....等,參加大學聯考都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加分,使得很多阿呆進入到大學的宰門,而本地生是完全得要靠實力來分發學校。
進大學如此,現在連任公職都是如此。看到這幾年來,大家一直為省籍情節搞得對立。原住民創業可以獲得補助,政府機關有保留原住民的工作;政務官、事務官得任用本省籍,即使能力不足也無所謂。真是感嘆,不是口口聲稱大家都是生長在這塊土地,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台灣人、新台灣人嗎?為甚麼人事佈局刻意要任用台客呢?如果很優質的理想人選,只因他是外省人就要硬生生遭埋沒嗎?這是否又太矯枉過正了?即使是本省籍的台客,他的祖先也是來自中國大陸,難道只有他們才是台灣人,我們土生土長在台灣的外省第二代就是豬了嗎?
別忘了,陳水扁的選票多半是本省籍,而馬英九的選票卻包含了絕大多數的外省、眷村的選票。何必為了要拉攏本省人而把外省人給邊緣化?唯才適用不分省籍,才是領導者應有的風範,否則口喊「新台灣人」,卻無法平等的一視同仁,叫生為外省第二代的我們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