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中英語課本
2015/06/17 02:29:38瀏覽23|回應0|推薦0





 

 

 

 

 

 

 

工商時報【記者賴湘茹、許昌平╱台北報導】

當中國由世界「工廠」一躍成為世界「市場」之際,大批台商面臨由過去外銷轉成內銷,與大陸本地廠商關係逐漸由互補到競爭,要求本地與外國間不歧視的「國民待遇」遂成台商爭取重點;學者認為,「國民待遇」重點不在要求給台商特殊權益,而是要求大陸與國際接軌,減少本地商的「潛規則」。

台商權益維護系列座談昨日舉行第六場系列座談,toeic多益題庫大全 pdf主題是「台商享國民待遇問題探討」,由旺報總編輯王綽中主持,參加者包括海基會副董事長周繼祥、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長陳明璋、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惠慈等產官學界代表。

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大陸在政治議題上常會說兩岸一家親、兩岸一家人,但在經濟上又變為「兩國」,包括貨貿、服貿談判等,有很多東西卡在那裡,石化、機械等項目都沒有讓步。台商沒有享受到國民待遇,應是貨品市場准入這塊,台商過去把陸當作製造基地,而現在大陸已成為世界最大市場,因此台商自然希望進入大陸內需市場,但從大陸百貨公司等通路上來看,台灣產品並不多,主要是存有各種障礙。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惠慈則表示,當我們講台商要求「國民待遇」,事實上不是要求給予台商特殊的權益,再者,過去台商西進大陸、在各地政府積極招商引資的情境下甚至是享「超國民待遇」;現在講「國民待遇」,是在大陸「依法治國」的大政策下,「要求他在制度上與國際接軌,要求的是潛規則的減少」。

海基會副董事長周繼祥昨日也表示,在太陽花學運後,海基會學到教訓,兩岸問題一定要對民眾說清楚,台商爭取國民待遇並不是像字面上所看的,以為台商想要跟大陸國民爭取一樣待遇這樣英文問候句而已。其實國民待遇概念由來,係依據WTO精神,就是銷售、購買、運輸、配銷使用等問題,或是法規等措施,都不可以對進口產品造成歧視,兩岸ECFA協議也依據WTO此精神規定。

動詞時態表


D80FB15BEE5A6217
( 創作繪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zxp5jh73b&aid=2457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