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5/09 12:30:30瀏覽13|回應0|推薦0 | |
腳踝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不論是日常生活或是運動訓練中,都可能發生意外扭傷。臨床上腳踝扭傷可分為急性和慢性2種,「急性腳踝扭傷」是指發生在48小時內的急性損傷,「慢性腳踝扭傷」則是指已經存在超過3個月的慢性疼痛,最大的特色是有踝關節不穩定的感覺。 急性和慢性腳踝扭傷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需要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治療。本文探討急性和慢性腳踝扭傷的區別以及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急性腳踝扭傷,最常見的是受傷方式為腳底朝內、腳背朝外的足踝內翻,外加由上而下的衝擊力,造成足踝前外側的韌帶撕裂,一般來說可依據嚴重程度分為3個等級:
無論是哪種級別的扭傷,急性期的處理原則都是相似的:
延伸閱讀: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足踝扭傷除了造成軟組織受傷外,也可能伴隨骨折。因此若有以下的情況建議要就醫評估 :
對於較為嚴重的2級或3級扭傷,會視情況予以護踝或副木做固定。整體而言,韌帶癒合恢復強度約需6~8週的時間,因此當疼痛消退,但韌帶尚未恢復強度前,若要恢復運動則強度不宜過強,建議以小腿伸展拉筋等較為緩和、非劇烈的運動為主,除了可避免再次受傷外,也可以舒緩小腿肌肉緊繃的症狀。
若急性腳踝扭傷沒有好好保護,像是未耐心休養、復健,尚未完全復原前就進行強度過高的運動,則容易進入反覆扭傷的惡性循環,變成踝關節不穩定,俗稱的慢性足踝扭傷。 慢性足踝扭傷患者常見的描述是「腳踝感到鬆鬆的,不穩」、「那次受傷後,就變得容易扭到,很容易拐到」或者是「久站久走,腳踝就容易酸痛」等等,這些都是慢性足踝不穩定的特徵。
慢性足踝扭傷在治療上有2個重點:
總之,足踝扭傷雖然常見且令人困擾,但只要掌握好上述文中所提到的原則,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接受治療,即可恢復健康,也降低從急性足踝扭傷演變成慢性足踝扭傷,增加疼痛與習慣性扭傷的機會。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