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會後心得
2010/02/12 00:43:00瀏覽12|回應2|推薦0
    

雖然犧牲了四天的上課時間,但這一趟陽明山頭的邂逅卻值得一輩子回味。在這裡,可以見識到各校醫學系的特色,可以認識許許多多同頻率的朋友,還有知性的學習之旅,更棒的是可以親身經歷第一線的醫療關懷,而不再局限於狹窄的文字及二手的口頭闡述。


第一天抵達會場時,被分配到四小隊,隨即受到隊輔的熱情招待。這一小隊共有十二個人,來自全台各個醫學院,包括:台大、陽明、北醫、國醫、輔仁、中山、成功等,大一大二比例約為一比一,年紀相仿地沒有階級距離。隊輔則是由北醫的酥餅和君弦帶領。

頭場演講由潘世斌醫師的「醫學、養生、長壽」~從生命的旅程看抗老化醫學,受益頗多,讓我了解未來醫學的趨勢,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抗老旅程揭開序幕。第二場演講是歐陽文貞醫師的「談老人失智」,醫師以自身在嘉南療養院的醫療經驗,闡述老人失智症的症狀及對家屬的衝擊。隨著夕陽悄悄的沒入大屯火山群中,歡迎晚會在精緻的餐點中漸漸炒熱了氣氛,首先是每個人的自我介紹,以抽籤決定介紹的內容約莫十項,逐項“默”出,考驗大家的記憶力,接著是各校的特色介紹,歐璿一時興起帶我們表演軍歌─軍校的特色。稍後是影片欣賞:明日的記憶,主要闡述失智症的過程,以及病患和家人間的互動,很動人的一部片。

隔天,早上分別由兩場演講占領,一個是黃宗正醫師的「老人照護的倫理議題」還有李世代醫師的「老人健康照護問題的特色」,黃醫師精闢地從不同角度分析老人生活層面各個問題,而李醫師則提供許多數據增加老年化社會的危機意識。下午,全會移駕到至善養護中心學習如何和老人互動,在這裡看見老人受到許多悉心的照顧,我們分組陪伴老人們散步。老奶奶沒辦法走路也沒有能力表達,只是爭著圓大的眼睛瞪著天花板,起初,我們只是默默的相望,推著輪椅,走著走著,我們開始自言自語,說話給奶奶聽,不管奶奶是否聽懂,卻深深相信老人正聆聽我們跟她說的話,分離前,我們謝謝奶奶的陪伴完成這一段路程,老人似乎看穿什麼似的,只是不斷的注視著,也許傳達著對短暫邂逅的離情依依吧。傍晚,拖著疲憊的腳步,我們來到士林夜市,玩起類似十字路口的遊戲,老實說,才認識不到兩天,大家的感情已經很熱絡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其實很奇妙。

第三天是老人創意設計專案的驗收,前晚大家熬夜隔空討論,一大早,排戲的排戲、畫海報的畫海報,一群陌生的大學生埋頭為共同目標努力,幸運地得了第二名!緊接著第五場演講是由李玉春教授講解「台灣長期照護保險之規劃」,從政策的角度解析老人應有的福利。家訪前,另外還有洪德仁醫師為我們引導PHC(Primary Health Care)的操作,算是「宅配義工」前的暖身。四小隊被分配到新北投的獨居老人家中,我們訪問到一位老先生,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起初老先生對於我們用藥問卷都是回答搖頭,讓大家鬆一口氣,老先生身體真是硬朗,但是直覺看到老先生遲鈍的反應,讓我想起自己的阿公,似乎有什麼不對勁,於是反過問題來問才追出真相:其實老先生的心臟已經動過手術了。同一時間我驚覺到:面臨晚年生活,安養中心和獨居老人的生活型態竟是如此不同,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提供對老人而言是“好的”生活品質呢?

最後一天,最後一場演講,由林惠生教授講解「台灣高齡化的趨勢及其影響」,從老人學的角度探討高齡化的社會現象,有別於醫學的觀點。由於前晚夜教和舞會的安排,今天大家的感情又更融洽了,近午時刻,以童年遊戲中的躲避球畫下完美的句點。瞧!一個美麗的拋物線,象徵著每個人終究會彎腰年老,但願人們能免於失智,永遠記得這美麗的回憶。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Slyphs@guest
Re: 會後心得
2010/02/18 14:41
路過~~~~

hokzixzyyg@guest
Re: 會後心得
2010/02/15 10:29
經過~~ 來參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