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能錯過的好味道台南鳳梨酥推薦日子更比月餅甜
2016/08/15 17:28:31瀏覽1|回應0|推薦0

不能錯過的好味道台南鳳梨酥推薦日子更比月餅甜

每到中秋節不曉得要送什麼給親友嗎?推薦您漢坊餅舖

台南鳳梨酥推薦

台南鳳梨酥推薦

台南鳳梨酥推薦 

 

國民年金繳30年 月領比老農低 中時電子報作者崔慈悌、實習記者吳虹廷╱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8月12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崔慈悌、實習記者吳虹廷╱台北報導】 年金改革委員會昨公布統計,國民年金被保險人月投保金額1萬8282元,繳費30年後可領年金7193元,比老農津貼7256元還少。衛福部坦承,國民年金繳費意願低,農委會則表示,老農津貼隨物價調整,將影響農業發展預算。 不過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昨召開記者會,不滿在年金改革議題中遭抹黑,宣布號召10萬人,「九三軍人節」上凱道抗議。 年金改革委員會昨開第8次會議,衛福部與農委會分別報告國民年金、農民保險與老農津貼現況。衛福部說,國民年金被保險人自行負擔6成,政府負擔4成,以月投保金額1萬8282元、費率8%算,繳20年,65歲後每月可領老年年金6005元,繳費年資30年領71台南鳳梨酥推薦93元,繳費40年領9507元。 衛福部坦承,國民年金面臨被保險人繳費能力和意願較低及繳費率提升不易問題,加上被保險人逐年遞減,且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未來長期財務給付責任將日益加重。 農委會則表示,老農津貼從84年開始發放每月3000元,之後數度調升,台南鳳梨酥推薦並改隨物價指數調整,今年起每月發放金額達7256元。台南鳳梨酥推薦近10年來,政府每年核付老農津貼金額約500億元,去年核付金額540.8億元。 過去老農津貼只規定年滿65歲且具農保資格即可請領,衍生許多假農民,目前已改年滿65歲,農保年資合計滿15年以上才可領全額津貼,未滿15年者則領半額3628元。 農委會警告,農保自78年開辦迄今,除85年外,每年都虧損,83年虧損169億元最高,近年已降至虧損約30、40億餘元;老農津貼若持續依物價指數調整,將排擠農業發展預算。虐殺動物頻傳 專家:生命教育該教這些 2016-08-12 14:44 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即時報導 繼日前軍人虐狗等事件,昨又傳出台大僑生涉嫌再殺人氣店貓「斑斑」,虐殺動物事件頻傳,新竹市保護動物協會志工、生命教台南鳳梨酥推薦育講師施芬如指出,要減少此類事件發生,除了靠法律外,長期還是要靠教育,但從小到大接受到的體制內教育,對動保這塊都相對缺乏,值得教育單位關注及思考。 施芬如表示,教育部雖然從10幾年前就開始推動生命教育,台南鳳梨酥推薦但檢視各學習階段的課程教材,所謂的「生命教育」,多還是關注如何尊重自己的生命,在動物保護這方面相對薄弱,前幾年雖開始推動環境教育法,但主要是將部分環境生態相關內容放入教材,動保還是幾乎沒有。 施芬如指出,要預防此類悲劇再度發生,長期還是要靠教育的潛移默化效果,且愈早教愈好,最好從小學階段就開始讓孩子有這樣的概念,國中階段對於生命的態度和看法幾乎已經定型,屆時再進入就太晚了,「生命教育要讓孩子知道,不只愛護自己的生命,更要愛惜包括動、植物等所有生命。」 她以協會辦理的生命講座為例,可以透過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孩子,例如很多人會將動物關在過小的籠子中,這是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藉由這些素材,可以讓孩子學習設身處地為動物著想,若不教育、大家都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自然無法以同理心對待動物。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執行長劉晉佑則指出,除了學校內教育,社區中的生命教育也很重要。就算孩子有概念,但回到家做決定的都是父母,若父母沒有正確的觀念,潛移默化下,孩子也難以建立正確的認知。 劉晉佑認為,社區教育不用像課堂一樣一方講、一方聽,而是可以再深入瞭解社區的問題後,透過實際替當地解決問題來達到教育效果。例如有地區貓咪過量繁殖,已經對當地人造成困擾、引起反感,這時一昧灌輸不會有效果,但可以提供比虐殺、捕捉等更好的解決方式,過程中自然可以減少人跟動物間的衝突,「但這仰賴教育單位及動保機關的重視。」虐殺動物頻傳 專家:生命教育該教這些 2016-08-12 14:44 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即時報導 繼日前軍人虐狗等事件,昨又傳出台大僑生涉嫌再殺人氣店貓「斑斑」,虐殺動物事件頻傳,新竹市保護動物協會志工、生命教育講師施芬如指出,要減少此類事件發生,除了靠法律外,長期還是要靠教育,但從小到大接受到的體制內教育,對動保這塊都相對缺乏,值得教育單位關注及思考。 施芬如表示,教育部雖然從10幾年前就開始推動生命教育,但檢視各學習階段的課程教材,所謂的「生命教育」,多還是關注如何尊重自己的生命,在動物保護這方面相對薄弱,前幾年雖開始推動環境教育法,但主要是將部分環境生態相關內容放入教材,動保還是幾乎沒有。 施芬如指出,要預防此類悲劇再度發生,長期還是要靠教育的潛移默化效果,且愈早教愈好,最好從小學階段就開始讓孩子有這樣的概念,國中階段對於生命的態度和看法幾乎已經定型,屆時再進入就太晚了,「生命教育要讓孩子知道,不只愛護自己的生命,更要愛惜包括動、植物等所有生命。」 她以協會辦理的生命講座為例,可以透過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孩子,例如很多人會將動物關在過小的籠子中,這是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藉由這些素材,可以讓孩子學習設身處地為動物著想,若不教育、大家都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自然無法以同理心對待動物。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執行長劉晉佑則指出,除了學校內教育,社區中的生命教育也很重要。就算孩子有概念,但回到家做決定的都是父母,若父母沒有正確的觀念,潛移默化下,孩子也難以建立正確的認知。 劉晉佑認為,社區教育不用像課堂一樣一方講、一方聽,而是可以再深入瞭解社區的問題後,透過實際替當地解決問題來達到教育效果。例如有地區貓咪過量繁殖,已經對當地人造成困擾、引起反感,這時一昧灌輸不會有效果,但可以提供比虐殺、捕捉等更好的解決方式,過程中自然可以減少人跟動物間的衝突,「但這仰賴教育單位及動保機關的重視。」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oigi0x&aid=70605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