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7/09/24 18:26:24瀏覽4781|回應5|推薦11 | |
宏達電(HTC),一代智慧型手機的霸主,曾經是股票市場的一代股王,也曾經被譽為台灣之光,但曾幾何時,光芒以不復存在,營收慘不忍睹,股價暴跌至斯,如今落得打包出售手機ODM部門,很令人意外嗎?我是個走過歷史的人,讓我來說個故事,你也就不會為宏達電的遭遇感到意外了。
在80年代,那是一個PC起飛的年代,當時的Intel是CPU一線的龍頭大廠,其後還有Cyrix以及AMD緊追在後,但可惜的是Cyrix終不敵AMD而被遠遠甩在後方,AMD成了唯一可以與龍頭大廠Intel競爭的對手;一部X86架構的電腦系統,除了CPU之外,當然還需要南北橋晶片組來搭配,當時的Intel不僅是CPU龍頭大廠,也坐穩南北橋晶片組龍頭大位。
威盛電子,我相信許多科技人並不陌生,也曾經是股票市場風光一時的一代股王,從PC-33到PC-133的年代,威盛電子的南北橋晶片組是當時僅次於Intel的最佳選擇,雖然當時台商矽統科技也曾推出相關晶片組,甚至自行開設晶圓廠,但終究不是威盛電子的對手,矽統科技也在後期退出了這個市場。
說到PC-133,其實當時的Intel反而看好RAMBUS系統架構,於是,Intel做下了選擇,放棄的PC-133而選擇主推RAMBUS架構,可惜的是最終碰了一鼻子灰而失敗收場,當時的威盛電子卻在Intel放棄PC-133的同時投入了,是眼光獨到嗎?我猜,PC-133或許是威盛電子唯一的選擇,工程師以土法煉鋼的方式解析PC-133的通訊協定,當Intel在RAMBUS發展挫敗而想回頭的時刻,威盛電子發佈了PC-133晶片組,這著實讓吃回頭草的Intel大吃一驚,當然,這也開啟了威盛電子與Intel之間的侵權糾紛。
美商S3,這是一家在2D繪圖晶片風光一時的繪圖晶片龍頭大廠,nVIDIA則是後起之秀,在2D繪圖晶片的後期,nVIDIA快速崛起,緊接著在3D繪圖晶片的大時代中擊敗S3以及ATi等繪圖晶片大廠,S3最終被威盛電子所併購,而ATi則是遭到AMD併購。
威盛電子為什麼要併購美商S3呢?一個在競爭中遭到淘汰的公司究竟有何價值?原來,Intel也有心發展自家的繪圖晶片,卻沒想到在量產後遭到美商S3控告侵權,為了解決侵權官司,Intel與S3達成和解,雙方簽訂了10年交互授權的合約,在美商S3公司存亡時刻,正好給了威盛電子一個解決侵權官司的契機,於是,這10年交互授權成了威盛電子併購S3的重要因素。
在併購美商S3之後,威盛電子不僅擁有PC晶片組的核心技術,也有開發CPU的技術,透過美商S3在繪圖晶片的多項核心技術以及與Intel之間的交互授權,照理來說應該是威盛電子大躍進的時刻來臨了,但最後,威盛電子卻是下場落得悽慘,最終退出PC市場。
說起宏達電的發源,這就不能不提美商微軟公司了,早年的手機不過就是通訊為主,手機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可言,直到IBM在西元1993年推出了第一個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隨後便出現了Palm以及Windows CE兩大系統,但當時的智慧型手機多半以Palm OS為主,微軟的Windows CE反而乏人問津,但宏達電卻是選擇了投入,初期總是艱難的,尤其當時的Windows CE系統問題真的不少,但宏達電對微軟可謂不離不棄,直到後來微軟推出了Windows Mobile系統,宏達電的春燕終於來臨,其推出的Windows Mobile平台曾經創下80%的市占率,彷彿微軟壟斷PC市場一般,讓宏達電的獲利暴增,隨後在2002年推出同時兼具通話與訊息傳遞功能的XDA,不僅為歐美許多電信商解決了許多瓶頸問題,同時開啟了宏達電邁向智慧型手機霸主的道路。
但如今的宏達電呢?再回頭看看威盛電子,或許你不難發現,宏達電也不過是步上了威盛電子的後塵罷了;威盛電子以自身所擁有的核心技術再加上美商S3技術資源以及透過S3而獲得來自Intel的交互授權,可謂是技術資源豐厚,當年的威盛電子可謂前景看好,但詭異的是威盛電子像是失去動力一般的沒了後續,自廢武功而走向衰敗,最終,董事長王雪紅放棄了,轉而全力投入宏達電;一樣的歷史如今又再次上演,當宏達電走向巔峰,擁有豐厚的技術資源,高層主管們致力於發展自有品牌,在享受豐盛的成果之際,並沒有妥善規劃未來的道路,最終讓宏達電在一片紅海中沉沒。
對於威盛電子與宏達電來說,我是個外人,但一個企業能否永續經營,領導者的眼光與能力是很重要的,王雪紅的眼光或許是值得肯定的,但永續經營的能力卻令人質疑,在我看來,威盛電子與宏達電的組合,其部份技術實力是有機會凌駕於韓國三星的,我假設威盛電子若能持續投入創新研發,我相信今天的威盛電子實力應該不會遜色於AMD,試想,若以威盛電子擁有強大的CPU核心技術能力,搭配宏達電而推出自己的手機晶片必然不會是問題,加上宏達電本身在軟體技術上的資源,威盛電子搭配宏達電這樣的完美組合必然有實力在現今的通訊領域佔有穩固的地位,但結果卻不是如此。
我想說,真的是可惜了!這公司的領導群是有問題的,在鼎盛時期不懂得預先做下投資規劃,不願意將心力投注於創新研發領域,目光短淺而看不見未來,終究是自廢武功,而這也是我國許多企業的通病,總是先想著能賺多少是多少,賺不到了就轉行,在商場上打著永無止盡的價格戰,這樣的產業環境又如何談轉型呢?如何談永續經營呢?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