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05 13:01:55瀏覽13|回應0|推薦0 | |
累積
人脈 受用無窮 兩年的研究員生涯,黃君藝2002年再度回到大華債券部,負責可轉債業務,「別小看可轉債業務,這可是個下檔風險有限、報酬無限的產品,當中又有很多風險極低的套利機會,對很多台灣大戶來說非常受歡迎。」黃君藝說。 沒想到,老天給予黃君藝的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時台灣根本沒有人看陸股,身為第一批到中國call公司、寫報告的研究員,看什麼都覺得有趣,中國企業業務範圍包山包海,加上老闆規定1天要跑2至3家公司,當時生活雖然累、但卻很「充實」 。 工商時報【張志榮】 到了2004年,黃君藝跟著當時老闆回到凱基證券,只是這次是要「外派」到香港,讓他大開眼界。 投資主動多元 增加獲利 近幾年來,陸股成為全球資金眼中當紅炸子雞,對全球股市影響不言可喻,但是「陸股爆紅」也不過這十幾年的事,身為台灣第一批前進中國call公司、寫研究報告的「先行者」,黃君藝現在可是歷歷在目。 「就像陸股,大家看到跟中國有關的東西就罵,但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投資機會,你喜歡中國也好、討厭也罷,但一定要試圖了解它,因為中國這塊市場能夠帶給你太多投資機會了,即便很多領域已成熟,我還是可以從中找尋到好標的。」黃君藝說。 「2000年,我剛進群益自營部,開 始展開我的陸股生涯,這應該是我人生的轉捩點!」黃君藝回想。 大學就讀財務管理學系的黃君藝,4年下來成績並不突出,畢業後倒是夢想能進入證券業從事股票投資工作,一開始進入大華期貨擔任夜班期貨接單的交易員,正式進入這個圈子,待了1年多,2000年因緣際會進入群益自營部。 「凱基證券(香港)原先是由老外在負責,老外看金融商品跟台灣人不一樣,台灣人可能只從現貨著眼、頂多加個期貨選擇權避險,但老外會採用多元策略方式尋求套利機會,只要是確定的套利機會,老外就會盡可能地投放資金獲取確定的報酬。」黃君藝說。 更幸運的是,2004年適逢中國經濟開始起飛、推升陸股狂潮,黃君藝在2000年開始在陸股所奠定的基本功,這時正好派上用場,大量中國企業到香港掛牌上市,讓他更加如魚得水,儘管2008年遇到金融海嘯,但這段期間成為他人生難忘的回憶之一。 「那時公司政策作了調整,覺得中國公司可以開始著墨,因此,要我每季花2至3周時間到中國call公司、寫報告,那時陸股並不像現在那麼有趣,企業財報不透明就算了,也僅開放B股讓外資買賣,但我當時能夠從事股票研究相關工作就很開心了,老闆交代自然照辦 。」黃君藝說。 2009年,黃君藝又跟著老闆跳槽到永豐資產管理(亞洲),事後才發現,原來這家公司有塊大家忽視的執照,就是可以透過資產管理進行其他業務,因此,他向老闆強烈建議一改原先台灣的被動性操作模式,調整為主動多元型,來增加獲利穩定度,事後證明,他的操作績效不但穩定、而且投報率更佳。 綜觀黃君藝的證券市場生涯,從懵懵懂懂一腳踏入到陸股領域,到現在搖身一變成為可悠遊於大中華股市的達人,他說「正面思考、積極挑戰」是關鍵。 不但如此,當時中國企業對台灣人更感興趣,因此,約到的通常都是董事長與總經理之類的「高層」,現在這些企業很多都已經是國際級公司,但當時累積下來的 人脈,黃君藝至今依舊受用。
6CAF1CFDC7815494 |
|
( 創作|繪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