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 2012-0123~24 臺北行之霧社街
2012/03/06 17:57:44瀏覽247|回應0|推薦1
「一條法令,將賜死賽德克霧社街」(http://goo.gl/OEhrh),商業週刊是這麼下標題的……

是啊,當像「世博臺灣館、花博爭豔館」都能再現、霧社街卻難以保留時,我不知道多數人的想法是什麼,但我卻想像魏德聖導演的真性情一樣,罵幾個「×」字出來。當然,「賽德克‧巴萊」一片不是紀錄片(據一些尖嘴猴腮的影評人說,無論文戲、武戲都還有進步的空間,anyway.),霧社街也不是博物館,沒有偉大到非全民來救它不可,但面動一群人的奮鬥而讓人感動時,心中沒有一些想法是假的。這天,來到林口阿榮片場霧社街景,雨中造訪,更覺彼時搭建之艱辛和拍片之執著與拚搏。魏德聖導演對細節的堅持,加上來自日本的美術團隊的一樣堅持,造就了這裡;魔鬼藏在細節中,其實,精彩也隱含在細節裡。一如霧社街裡迷人的霧社分室(相當於現在的警分局)。這裡是電影中戲份相當吃重的場景,內外陳設異常考究,無論是文件之重造、家具之擺設、辦公用具之復古、燈光氛圍之營造……在在讓人歎為觀止。霧社街之考究,可再從「櫻旅館」一景探出究竟。就如同其他任一景,細節之講究,讓人歎為觀止;更讓人驚訝的是,在如此的堅持之後,為了配合整部戲的節奏,有「櫻旅館」出現的戲份,硬是被刪了大半,僅存一閃即過的畫面。而郵便局之搭建更是如此,細工之後的成果,就是在上下集,各出現了「兩秒」。其他的建物,如公學校、校長宿舍、金墩商店……等三十幾棟,就不再贅述,反正,就是一個精彩了得(網海裡有很多網友寫了很多比我精彩的遊記,可以參考參考喔)。呵,八億的票房,當然不是假的,這些來霧社街的人潮也不是假的。絡繹不絕的人潮,也許是趕流行、也許是湊熱鬧,但更多應像我,帶著幾近朝聖的心情前往。當日雖雨,人潮卻未斷,所以我並無緣(其實也沒有什麼心思)進去各棟建物一探內部陳設,亦未能細細品味外部建築及布局之美,殊為可惜……無心思,因為終究,再多的人潮,是敵不過僵化的法令的,更敵不過政客們虛偽的言語和假惺惺故作姿態。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cleda&aid=618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