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肝功能檢查正常 不代表肝沒有問題!~國人健康隱形殺手~300萬人 B肝帶原; 台灣每年逾五千人因肝炎及肝硬化死亡~肝炎三部曲~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2009/05/13 23:50:27瀏覽11849|回應0|推薦0
肝功能檢查正常 不代表肝沒有問題!~國人健康隱形殺手~300萬人 B肝帶原; 台灣每年逾五千人因肝炎及肝硬化死亡~肝炎三部曲~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關鍵數字》300萬人 B肝帶原
 

【元氣周報/記者莊琇閔、魏忻忻/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25

人類病毒性肝炎有ABCDE5種,A肝近20年來已少見,台灣B型肝炎最多,約15%至20%的成人是B肝帶原者,至少有300萬人左右,也是肝病猖獗的主要原因。E肝則會自然痊癒。

●B型肝炎

傳染途徑::經由體液、血液感染

1.母子傳染::又稱垂直傳染,帶原媽媽在生產前後將B肝傳染給新生兒。

2.水平感染:帶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進入有傷口的皮膚或黏膜而傳染,其中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穿耳洞、刺青、共用牙刷,都可能是B肝水平傳染途徑。

●C型肝炎

傳染途徑:輸血或不潔的針頭等

81年起已全面對捐血者篩檢C肝,因此輸血引起的C肝已大幅減少。

●D型肝炎

傳染途徑:體液感染,嫖妓是傳播D型肝炎的主要途徑之一。這種病毒只會感染B肝帶原者,台灣B肝帶原者,約有10%也罹患慢性D肝。

【2009/05/10 元氣周報】

 

把B肝趕出台灣不是夢!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4262

 

國內肝炎防治有成,中研院院士、台大醫學院前院長陳定信昨天說,近年來抗病毒藥物不斷研發,加上台灣已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若能再突破幾個治療盲點,未來有希望把B肝病毒趕出台灣。

陳定信日前出席在丹麥舉行的歐洲肝臟學會 (EASL),獲頒國際肯定獎,他也是亞洲第一位獲此殊榮的B肝研究權威。另外,他也獲「肝臟學」期刊之邀,發表一篇名為「B肝疫苗注射: B型肝炎朝向消除之鑰」專論。文中指出,全球有高達3.6億人口感染B肝病毒,但透過有效的公共衛生宣導避免擴大傳染,研發的疫苗及各國相繼全面接種後,加上近有效抗病毒藥物相繼問世,B肝已獲得有效控制。

陳定信表示,台灣未來肝炎防治的策略,應是從現有防治盲點切入,例如約5%B肝帶原媽媽體內病毒量非常高,她們的新生兒9成在產前遭感染,因此可發展產前投抗病毒藥物。

另外,若健保經費許可,可從檢測病毒DNA取代切片檢查,提高病人受檢意願;再延長抗病毒藥物給付期限,避免患者因經濟負擔重中途停藥,反增抗藥風險。政府也應B肝表面抗原和C肝抗體檢驗納入成人健檢中。

【2009/05/13 聯合報】

 

肝炎三部曲 國人健康隱形殺手
 
 

【元氣周報/記者莊琇閔、魏忻忻/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27

肝病有國病之稱,台灣每年逾五千人因肝炎及肝硬化死亡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被稱為肝炎三部曲,是國人健康隱形殺手 

近年抗病毒藥物及干擾素發展,B、C型肝炎不再無藥可醫,肝病不是絕症;但肥胖造成的脂肪肝、酒精等化學物質傷害造成的肝炎,仍持續威脅國人健康。

本期元氣帶您認識肝病,正確保肝,才能永保「肝」康。

10大死因 肝病排第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自70年起一直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6位,94年為第7位,96年仍維持第7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率逐年上升,96年死亡率為每10萬人22.5人,較91年增加5.5%。96年男性死亡率為女性2.5倍。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者年齡平均數,96年為59歲;與91年相較,平均數減少0.5歲;與86年相較,平均數增加2歲。

認識你的肝

●重量:人體內最大的器官,成人肝臟重量約為1200到1500公克,是體重的1/50。

●形狀:左右兩葉,右葉比左葉大。

●功能:肝臟非常忙碌,是人體中功能複雜的器官,除了負責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新陳代謝、合成蛋白質、製造凝血因子、解毒等,肝臟製造的膽汁還可以促進消化吸收。

●最沉默的器官:肝臟也是人體最柔軟的器官,包覆在肋骨之內不易察覺,沒有神經分布,即使表面已經硬化或長了癌細胞,人體也不會有感覺,除非腫瘤長大,刺激了表面的神經,此時才會疼痛。

●最「阿信」的器官:只要1/4個肝臟就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所以等到發現肝臟有問題,肝的破壞程度可能已經達60%至70%以上了。

※延伸閱讀》
.3部曲預防沉默肝臟叛變
.幹細胞治療肝癌 七成五存活
.癌症防治/標靶治療
 

【2009/05/10 元氣周報】

 

肝功能檢查正常 代表肝沒有問題?
 

【元氣周報/記者莊琇閔、魏忻忻/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26

肝炎有什麼症狀?

多數肝炎帶原者,不知自己帶原;而且大部份肝病患者,初期不易察覺,因此如出現下列有症狀,請盡速就醫:食欲不振、倦怠感、腹部疼痛、腹脹、惡心、嘔吐、腹水、黃疸、發燒。

如何檢查肝病?
●肝功能檢查(GOT、GPT)
●甲種胎兒蛋白(AFP)檢查
●腹部超音波

什麼是肝發炎指數?

GOT:也可稱做AST,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麩氨基酸草醋酸轉氨基酵素,主要存在於肝臟、心肌、肌肉,紅血球內。

GPT:又叫ALT,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麩氨基酸焦葡萄轉氨基酵素,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

當細胞被破壞後,GOT,GPT會釋出到血液中,檢驗這些酉每的上升程度,可推測細胞破壞程度。

肝炎、心肌梗塞、肌肉發炎或溶血時,GOT和GPT都可能上升。

不過,肝功能正常與否,須由醫師綜合全部檢查結果做判斷,GOT、GPT高低與疾病嚴重程度並未必相關。 

肝炎病程中,GOT、GPT常會高低起伏,有時甚至降到正常範圍內,B肝帶原者或肝硬化病人,可能肝功能正常;須輔助其他指標及超音波檢查,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何謂肝臟切片?

俗稱肝穿刺,利用空心的穿刺針刺到肝臟裡,取出肝臟組織,進行細胞學或組織學檢查,確定肝炎原因或程度、肝硬化原因或程度、腫瘤性質等

※延伸閱讀》
.每天奪21條命 肝指數正常不等於沒肝癌
 

【2009/05/10 元氣周報】

 

國人危機》脂肪肝患者 1/5會變成肝硬化
 

【元氣周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24

 

(記者陳立凱/攝影)
正常的肝臟應是觸感「軟軟」、表面平滑。不過當肝發炎太厲害,超過原本修復能力,就會由纖維組織來修補,久而久之肝臟就會變硬、粗糙,甚至凹凸不平,就是所謂肝硬化。

肝硬化形成原因

●肝炎病毒→台灣常見


造成肝硬化原因很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內科教授許金川說,台灣最常見的還是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引起。若是沒有及時控制,長期的慢性肝炎,易引發肝臟纖維化、更進一步形成肝硬化

●長時間酗酒
長時間酗酒會造成肝組織發炎壞死、酒精性肝病,也是肝硬化的主要推手。

●不當用藥引起
不當用藥,引起肝細胞大量壞死、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肝內外膽管細胞發炎壞死,造成膽汁鬱積不通等。

●先天代謝異常
先天性銅離子代謝異常,即威爾森氏症,使過多銅離子沉積於肝、腦等器官,造成腦細胞受損,也破壞肝臟、形成肝硬化。

●脂肪肝→比率攀升
成功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張定宗說,國人因B肝致肝硬化的人數沒有明顯增加,最主要是歸功於B肝疫苗政策,減少了B肝患者人數,年輕的肝硬化患者也減少。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形成原因的比率有些許改變,國外因C肝引起的肝硬化,有成長趨勢,但台灣明顯增加的,卻是脂肪肝導致的肝硬化。

高油脂飲食 養出肥滋滋肝臟

根據一項長達八年的回顧性研究顯示,脂肪肝患者有兩成機率,會走向肝硬化,張定宗說,部分、較嚴重的脂肪肝,即「脂肪性肝炎」罹患肝硬化的機會較高。

近年西化飲食造就許多胖哥、胖妹,以及其「肥滋滋」的肝臟,影響代謝功能造成肝細胞炎症反應,持續下去勢必朝肝纖維化、肝硬化邁進。

早期無症狀 檢出變化多不妙

許金川說,不管什麼原因導致硬邦邦的肝臟,臨床表現都一樣,不過沉默的肝往往不會大聲抗議,只要還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通常不會出現症狀,直到手可觸摸得出來、或是肝功能檢查看出變化,都已經是「不太妙」了。

早期肝硬化沒有症狀,末期才會有體重減輕、黃疸、腹漲、腹水等併發症發生。

因此,定期檢查肝功能、腹部超音波,或接受肝穿刺、腹腔鏡檢查,才能注意到肝的變化。

【2009/05/10 元氣周報】

 

病程與併發》肝硬化 5大併發症
 

【元氣周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23

 

張定宗說,肝硬化嚴重度一般是依照Pugh指數(Child-pugh score)區分,根據腹水、肝昏迷、以及白蛋白、膽紅素、凝血時間,共五項檢測的嚴重程度給分,最後由輕至重,分為A、B、C,共3級。

不過當肝被「逼到絕路」,也難以繼續「沈默」,肝硬化的可怕,在於其併發症。肝病防治基金整理,肝硬化最常見併發症有五種,分別是食道靜脈瘤曲張、腹水、肝昏迷、腹膜炎及肝癌。

1.食道靜脈瘤曲張:肝硬化增加血流阻力,造成肝門靜脈壓力上升,而血流回堵食道靜脈,則造成「食道靜脈瘤曲張」,甚至可能導致破裂、大量出血。

2.腹水:肝門靜脈壓力上升、以及血中白蛋白濃度太低時,則會造成「腹水」。

3.肝昏迷:而肝硬化也會影響肝臟解毒功能,讓某些毒素跑到全身,造成「肝昏迷」,往往一開始時,患者會出現異常的興奮、之後則會變得比較沈默、嗜睡,最後可能昏迷、腦水腫而死亡。

4.腹膜炎:肝硬化也容易併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5.肝癌: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均有可能發生肝癌。

【2009/05/10 元氣周報】

 

治療保養》硬掉的肝軟不回來 早治療可望逆轉
 

【元氣周報/記者劉惠敏/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22

 

基本上,要硬掉的肝「軟回來」,是不太容易的。目前最有效根治肝硬化的方法,就是換肝。建議肝硬化患者積極調整生活作息、多運動、適度休息,不喝酒、不亂服用藥物積極治療肝炎等,以控制肝硬化,避免惡化, 攝取天然食物、飲食均衡,也是患者的重要指引。

張定宗提醒,早期治療是最高指導原則,肝纖維化程度透過用藥可望逆轉,但基因變化卻難逆,不少病人延誤治療、若引發腹水、黃疸、腹膜炎等嚴重症狀,屆時儘管服用抗病毒藥物,還是有可能進展成肝癌。

【2009/05/10 元氣周報】

 

治療》治B肝別怕抗藥性 亂換藥代誌才大條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莊琇閔/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21

 

抗病毒藥物不斷上市,市面上治療B型肝炎的口服用藥,多達4種,但臨床醫師發現,不少B肝帶原者一聽到藥物會有抗藥性,就擔心不已。病患該如何看待抗藥性問題,也是眾多帶原者心中最大的疑問。

(X)抗藥性低的藥,一定比較好。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秘書長、基隆長庚醫院內科部主任簡榮南指出,目前B肝抗病毒藥物有4種,各有其功效。有些病患一聽說有新藥且抗藥性低,就會想更換藥品,以為可防範於未然,「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

(○)未按時服藥,也會產生抗藥性。

簡榮南表示,抗藥性產生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患者未按時服藥,有的忘了吃藥,有的自行停藥。

另一個原因是,產生抗藥的病毒株有些可能先天已存在體內,需以分子生物學的檢測方法,把病毒分離、定序,然後予以比對的抗藥性篩檢,才能鑑定是否為抗藥性。

有些抗藥性篩檢靈敏度不一,有時測不出來,不代表沒有抗藥性。

(○)隨意換藥或停藥,可能造成多重抗藥性。

根據統計,治療B肝藥物,雖然以干安能的抗藥性比較高,用藥5年後產生的抗藥性高達70%,其他如干適能和喜必福的抗藥性可降低到20%、30%,貝樂克的抗藥性不到2%。

簡榮南強調,「藥物的療效並不是以產生抗藥性的多寡來定,隨便換藥,反而會造成多重抗藥性,那才是問題之所在」。

(X)處理抗藥性,換藥是最好的選擇。

簡榮南表示,慢性B肝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經常擔心產生抗藥性問題,但換藥未必是處理抗藥性最好的方式。若未在達到治療目標時,貿然停藥或換藥,可能增加日後復發的機率。

解決抗藥性,較正確的觀念是,不要一味追求抗藥性低的藥物,或者勿自作聰明亂換藥。

因此,目前已接受干安能治療,在還未出現抗藥性時,想改用其他藥物,未來可能面臨多重抗藥性風險。

治療B肝「三不」原則

不停/未完成治療療程,不要停藥。
不換/不要自作聰明亂換藥。
不輕忽/不要輕忽疾病,只要遵從醫囑,持續治療,就可讓B肝病毒降低或不再具有威脅性。

何謂抗藥性?

抗藥性:是指某種藥物原本可抑制細菌或病毒,但細菌或病毒為求生存,而使自身基因產生突變,因而對藥物產生抵抗力,導致治療失效。

產生抗藥性怎麼辦?
合併治療 可有效抑制病毒

簡榮南說,病患不必過於擔心抗藥性的問題,而且抗藥性已不再是B肝治療的瓶頸。根據臨床治療指引,一旦產生抗藥性,只需採合併治療模式長期治療3至5年,就可有效抑制體內B肝病毒及延緩疾病惡化。

舉例而言,如果病人使用干安能已產生抗藥性,若合併干適能一起使用,5年內不會產生抗藥株;相反的,若換成其他藥物治療,5年內有5成患者,對兩種藥物都產生抗藥性。

另外,研究發現,B肝病患在治療過程中,隨意換藥或自行到藥局購買其他藥物服用,不僅提高對原來使用藥物的抗藥性,在換藥的過程中,也會有青黃不接的情形,使得肝功能指數飆高,反而使得治療更為棘手。

B肝藥物及健保給付條件

目前衛生署通過的慢性B肝治療藥物有6種,分別為傳統型干擾素、長效型干擾素及4種口服抗病毒藥物:干安能 Lamivudine、干適能 Adefovir、貝樂克 Entecavir和喜必福 Telbivudine。

B肝帶原者抗原陽性逾6個月、且e抗原陽性超過3個月、肝功能GPT值大於或等於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或已發生肝代償不全者,用藥可獲健保給付。

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方便,較為病患接受。

患者GPT值介於正常值上限2至5倍時,醫師會建議干擾素,療程為半年至一年,停藥後繼續追蹤6個月,才能確認是否成功。

C肝藥物及健保給付條件

主要治療藥物是干擾素。

C肝抗體陽性、GPT值半年內間隔3個月測量而有兩次以上大於或等於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並經肝組織切片證實肝臟有中等纖維化與發炎,且無肝功能代償不全者,用藥可獲健保給付。

※延伸閱讀》
.服用B肝藥 怎降抗藥性
.防肝癌治肝炎》抗藥性強 復發率高 兩大挑戰
.B肝用藥出現抗藥性如何治療?
.抗藥性+復發率高 治B肝要很拚啦
.B肝亂換藥 病毒更兇
 

【2009/05/10 元氣周報】

 

照顧小心肝》什麼都不做 讓肝好好休息

【元氣周報/記者魏忻忻/報導;資料提供/蕭敦仁醫師】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16

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保肝方式?
答案:「正確!」

(○)保肝藥品 亂吃不如不吃

保肝是忙到爆肝的現代人的重要功課,坊間各式保肝大全、偏方充斥。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內壢蕭敦仁診所院長蕭敦仁指出,不當的肝臟保健,反而增加肝臟負擔,有吃未必有保佑,吃錯了反而傷肝。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六成上班族認為保肝丸是保健食品,而上班族保肝,多選擇維他命B群。保肝丸是藥品,應由中醫師處方開立,蕭敦仁說,濫用保肝丸,反而增加肝臟負擔,會傷害肝臟健康。

幾乎大多數藥物代謝都和肝臟有關,補品、草藥,並不能補肝,反而可能弄巧成拙,造成猛爆性或藥物性肝炎。

(X)上班族保肝 吃B群就對了

上班族最愛的維他命B群,蕭敦仁也澄清,維他命B群的確能減輕疲勞症狀,但原理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並非肝臟保健,維他命B能促進人體代謝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並製造紅血球,可安定神經與肌肉運作功能,但對肝臟保健沒有直接助益。

(X)身體疲勞 一定是肝不好

疲勞是肝病症狀之一,但疲勞不一定都是肝病引起,國人經常以偏摡全,以為所有的疲勞都是肝不好,亂補一通,反而不好。

(○)睡好吃好 肝臟就健康

不過,「什麼都不做」的說法,也許並不完全精確。亂吃號稱保肝的產品雖然不好,但正常飲食、正常作息,卻是一定要的!作息正常是基本健康要求,而真的沒有什麼食物吃下去後,肝臟就馬上強壯起來,多吃新鮮蔬果和均衡營養,也是最基本的。

另外,如果是肝炎帶原者,應該每半年至腸胃肝膽專科醫師追蹤肝功能、做超音波檢查等,若接受抗病毒藥物或干擾素治療,不可自作主張停藥或換藥,這些也是應該要做的。

保肝對對錯
調整作息 (○)
食補,增加有保肝功效的食物攝取(X)
服用保健食品(X)
運動(○)
服用不明中草藥(X)
戒菸、戒酒 (○)

※延伸閱讀》
.保肝丸保肝不成 罹癌洗腎
.保肝丸≠保健食品 補錯傷肝

【2009/05/10 元氣周報】

案例》肝醫師變肝病人 李孟達10年戰勝肝癌
 

【元氣周報/記者林宜靜/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20

 

身為肝膽腸胃外科醫師,李孟達10年前在超音波報告中、確定罹患肝癌的那一刻,心情比一般人更震驚。(記者陳立凱/攝影)
身為肝膽腸胃外科醫師,李孟達10年前在超音波報告中、確定罹患肝癌的那一刻,心情比一般人更震驚。

他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外科主任,幾乎每天都幫病人開肝臟的刀,卻沒發覺自己右肝長了顆超大腫瘤。

剛開始 只是容易疲累

也因為肝臟腫瘤,李孟達才發現自己是B肝帶原者,他推測可能是某次手術時,手不小心被刀子畫到,接觸病人血液而感染。

現在他動完肝臟手術,但必須與B肝和平共處,每季定期檢查、追蹤,必要時也服用抗病毒藥物。

回想發現肝腫瘤的過程,他說:「剛開始完全沒有感覺,只是覺得好像有點累,原本開三、四小時的手術都沒問題,那陣子兩個小時就開始冒冷汗,打高爾夫球打到第15洞,就有點走不動。」李孟達當時自我診斷,懷疑是大腸有問題。

超音波 驚見17公分腫瘤

他請同事安排大腸鏡檢查,結果病歷調出來,「好久都沒有做健檢喔!」同事建議順便做個全身健檢。

胸部X光一出來,就發現橫隔膜部位鼓鼓的,「很明顯的是肝腫大,很嚴重」,再做超音波檢查,證實是肝癌。

這一段隱藏了10年的病史,一直到最近,李孟達覺得現在「民風比較開放」才有勇氣說出來。

不僅是因為罹患癌症,比較尷尬的是,右肝腫瘤發現時有17公分大,比他開過任何肝癌病人的腫瘤都還大,自己是消化外科醫師,竟然毫無知覺。

友人執刀 拿掉右葉肝臟

李孟達解釋,治療肝癌有很多方法,像開刀、血管栓塞、小一點可用酒精注射,但像這麼大的腫瘤只有開刀一途。

有人會先做局部栓塞,等腫瘤縮小一點再開刀,因為他的左葉肝比較大,經評估拿掉右葉肝應該沒問題,後來由台大李伯皇教授幫他開刀。

看報告 每次都怕得要死

李孟達說,當醫師的最怕生到自己很懂的那個病。

因為自己對整個病程、治療方法、治癒率、危險性,都非常清楚,家人親友也不知要怎麼安慰你。

開刀至今10年了,但他每次定期追蹤檢查,看報告時心情都「怕得要死」,自己是醫師也是病人,情緒非常複雜。

李孟達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病友,平常心很重要,不論是什麼疾病,還是要去面對。

他笑說,自己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保持愉快心情,三餐、作息正常,比較忙的刀交給年輕人去拚。

今年他還打算卸下主管職務,要好好享受人生。

病後心情》旅行 攝影 放慢人生腳步

10年前這場大病,讓李孟達人生觀大轉折。開完刀,他放慢人生的腳步,要讓重拾的生命活得更精采。

李孟達回憶,當時是不知道還可以活多久,覺得應對自己好一點。隔年起,他和太太每年至少安排兩次國外旅行,每趟至少兩周,一起攜手去看大千世界。

第一次去瑞士,行前太太不放心要他再去做一次檢查,結果發現X光肺部有兩處小點,有可能是轉移。那趟旅行,李孟達全程忐忑不安,回來後才手術,但也讓這對年過半百的夫妻更加珍惜彼此。

10年來,瑞士、奧地利阿爾卑斯山、挪威、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倫敦,都有兩人自助旅行的足跡。

愛上旅行,也讓李孟達愛上攝影,用鏡頭記錄風景。最近妻子覺得每年出去兩趟太累了,有時候李孟達會一個人參加攝影團體的旅遊,拿著他心愛的單眼相機,收藏世界各國美麗風光,為旅行留下永恆回憶。

李孟達小檔案
年齡:61歲
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外科主任

愛肝小檔案
發現時間:民國88年
治療方式:外科開刀切除、定期追蹤、每季抽血檢查肝功能
養生:沒有特別的養生方法,保持平常心、不要太忙碌。
飲食:除中餐在醫院用餐,早晚餐都在家裡用餐,營養很重要,身體才有足夠抵抗力對付疾病。
嗜好:旅遊、爬山、拍照
運動:平時休假打高爾夫球,每年放兩次長假出國旅遊。

※延伸閱讀》
.防肝癌治肝炎》肝炎.硬化.肝癌 三部曲非輓歌
.防肝癌治肝炎》抗藥性強 復發率高 兩大挑戰
.名人抗癌》蘇起 天天菜一○ 餐餐黃綠紅
.名人抗癌》高金 戒掉豆腐乳 愛上網球拍
.名人抗癌》石英 悔吃百帖藥 幸有兒捐肝
.名人抗癌》林義守 兩度復發 4年後換肝
 

【2009/05/10 元氣周報】

錯誤觀念》肝火旺 吃偏方 就能保肝
 
 

【元氣周報/記者胡宗鳳/報導;資料提供/台中醫院醫師楊士樑】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19

 

案例:「你的肝火很旺喔!」張先生經中醫師把脈後,發現自己的肝火很旺,這讓他以為罹患肝疾而憂心不已,但經抽血檢驗後卻發現他的肝功能很正常,這下子雖然讓他放心不少,但也被弄糊塗了。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張先生索性聽信廣告,去買了一堆保肝、養肝的偏方來吃,結果反而讓肝的負擔變重,再一次去檢驗肝功能,就不正常了。

〈醫師說〉
1.中醫養肝 不只針對肝

署立台中醫院中西醫整合科主任楊士樑說,一般所說的肝火旺盛、肝陽上亢,便是疏洩功能過度亢奮的表現。

楊士樑說,肝火一路順著肝的經脈延燒,頭暈、失眠、口乾、耳鳴,眼睛乾澀、頭痛等現象就會一一出現,甚至引起肝發炎及病變。

他說,西醫的肝,是指單純的肝臟器官;中醫的「肝」,則不單單只是指肝臟而已,廣義來說還包括腦及神經系統。因此中醫所謂保肝養肝,基本就是改善身體環境,維持正常的疏通調節功能,以增強對抗疾病的能力。

2.亂吃藥物 增加肝負擔

「只有B肝或C肝帶原者,才會得肝病,甚至有肝癌?」

楊士樑說,台灣每年有一萬多人死於肝癌,但這些人並非都是B或C肝帶原者,也有人是因為亂吃藥或酗酒或其他原因而罹患肝癌的,「可見對於怎麼保護肝臟,很多人的觀念還是不正確的」。

他強調,一般人只需要正常作息、飲食,還有充足睡眠,以及不要亂吃藥就可以保護肝臟。

中醫保肝觀點
1、睡眠要足夠
2、飲食要清淡
3、改善體力及自律神經症狀
5、視體質開處方
6、情緒要平穩
7、注意身體及環境衛生

※延伸閱讀》
.肝火旺=自律神經失調
.人參 滋養補氣 能否顧肝?
.護肝》蜆精保肝? 你的解藥 他的毒藥
 

【2009/05/10 元氣周報】

 

肝火旺=自律神經失調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19

 

一位B肝帶原者病人,一臉憔悴地說:「最近一直失眠睡不好!」

也難怪,最近大環境不好,很多人憂國憂民,晚上睡不著倒是真的。「怎麼會失眠呢?原來是沒這個問題的!」我關心的問。

「我10點就躺在床上想入睡,總是睡不著。」

「為什麼10點就要躺在床上?」

「我以前是12點才睡覺,我家老婆大人最近看了中醫的書,說晚上11點到2點氣血循環到肝臟,她說我肝不好,10點不到就把我按在床上,要我好好養肝啊!」

原來如此,睡神未到就被押到床上,也真難為了他!老婆是受了我國傳統醫學的影響,真是用心良苦。

國人很注意保肝,養肝,因為身邊有太多人因肝病而致命,但也大都保錯了肝。事實上,傳統醫學的肝與現代醫學中對肝的定義是不一樣。以現代醫學眼光來看,傳統醫學中的肝包含甚廣,但主要相當於現代醫學中之自律神經系統。因此,肝火旺是相當於自律神經系統失調。

肝火旺不會死人,但現代醫學的肝不注意是會致人於死命的。例如猛爆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每年就有一萬多國人因此往生。但古代醫學缺乏解剖及病理學的根據,對這些真正的「肝」病中並無明確記載,也因此,只保古代的肝常常誤了大事。

然而,不管如何,早睡早起,規律生活,不管中醫西醫而言,對健康都是有益的,但如果為了養肝護肝,勉強早早爬到床上,卻又睡不著,那就未免「太超過了」。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供民眾免費索閱。新出刊的43期會刊有「腹腔鏡切除肝腫瘤」、「C肝病毒基因型影響治療成敗」、「保肝美膳─營養不失衡」等。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民眾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08/10/05 聯合晚報】

 

人參 滋養補氣 能否顧肝?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整理】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0&f_SUB_ID=2076&f_ART_ID=99554

 

問:中醫學不是說肝火旺不能食用人參嗎?為何有保健食品廣告說,人參液能「顧肝」,降低GOT、GPT,這不是有點矛盾? (台南讀者甄好)

答:人參是滋養補氣的藥物,但如果肝功能指數(GOT、GPT)超過正常值的3倍,不適合吃任何補養的中藥,尤其是急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者,如服用人參等補氣中藥,反而無法降低肝功能指數。

一般人、肝功能指數正常者,並不需要中藥或所謂保肝藥來「顧肝」,過多的藥物反而會加重肝臟的負擔,避免服用過多的藥物,少吃油炸、煙漬食物,不要熬夜、抽菸、喝酒,人體自然會「保肝」。不要吃來路不明的保健食品、藥品或偏方,部分藥品甚至有肝毒性、腎毒性,當心保肝不成還要洗腎。

保健食品通常不具備療效,是否能夠降低肝功能指數,必須經過人體試驗,有時過多的保健食品反而會引起其他副作用,適度補充即可。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兼中醫院區院長鄭振鴻、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許金川解答)

【2007/11/28 聯合報】

 

護肝》蜆精保肝? 你的解藥 他的毒藥
 

【元氣周報/記者洪敬浤/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97&f_SUB_ID=2779&f_ART_ID=140010

 

市售蜆精種類繁多,喝了真能保肝嗎?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楊中賢說,蜆精含有支鏈胺基酸,代謝後不會產生阿摩尼亞,對於肝火旺、口乾口苦的人,喝蜆精能袪熱利濕,降肝火;研究也證實,喝蜆精對於降低血中GOT、GPT,確實有幫助。

但體質虛寒的人,例如冬天怕冷、經常拉肚子、咳嗽,就不適合喝蜆精。楊中賢說,蜆精性鹹寒,就跟螃蟹一般,對於肝氣鬱滯者,喝了會加重其症狀。

台中榮民總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葉宏仁說,蜆精對於保肝的效用,尚未獲得證實,不必過度迷信,倒是肝病患者、下肢水腫的病人,因蜆精富含鈉離子,會導致水分滯留,多喝會加重水腫。

免費肝病諮詢專線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晚上09:00。周六,上午09:00~12:00
由資深專業護理師回答有關肝病及保肝的問題,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專線:0800-000-583(鈴鈴鈴~我保肝)

【2008/08/03 元氣周報】

照顧小心肝》肝炎飲食原則

【元氣周報/記者胡宗鳳/報導;資料來源/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93717

1.少量多餐:患者容易食慾不佳或消化不良,不宜一次吃過多,引發腹脹等,應選擇易消化的食物。

2.禁刺激食物: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品盡量少吃或不吃。

3.攝取好的蛋白質:蛋白質能促進受損肝細胞修復與再生,如大豆、豆漿、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質;蛋魚肉類也是不錯選擇。但務必遵守攝取「好的」蛋白質,而非「過量」蛋白質,反而造成肝臟負擔。

4.降低脂肪攝取:少吃動物脂肪,過多脂肪會影響消化又加重肝臟負擔。

5.新鮮天然飲食:多吃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

6.小心黃麴毒素:花生、玉米、豆類及其發酵製品,儲存或製作因處理不當,易產生黃麴毒素。

7.補充水分:以幫助毒性物質等排出體外。

8.規律與且均衡飲食:定時,可協調胃腸功能,有利於肝臟功能恢復;定量,過度飢餓或過飽對肝臟不利,暴飲暴食會使肝病復發;不偏食,每種食物有不同的營養素應廣泛攝取。

【2009/05/10 元氣周報】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fyliren&aid=294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