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僧對水庫汙濁的水念佛經的能量轉換~能結晶出自然的六角形~楊碩英教授以量子物理學的當代發現揭開序幕,用科學實證研究來解釋「善」與「惡」能量頻率的差異
2008/12/30 13:41:14瀏覽1679|回應0|推薦0

高僧對水庫汙濁的水念佛經的能量轉換~能結晶出自然的六角形

庫汙濁的水念佛經的能量轉換~能結晶出自然的六角形


●楊碩英教授介紹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記者林文隆/攝影)

●觀眾親身測試。(記者林文隆/攝影)

●楊碩英教授現場實際操作示範。(記者林文隆/攝影)

楊碩英教授以量子物理學的當代發現揭開序幕,

用科學實證研究來解釋「善」與「惡」能量頻率的差異~高僧對水庫汙濁的水念佛經的能量轉換~能結晶出自然的六角形

1. 萬物皆有生命

2. 「善」與「惡」能量頻率有差異

3. 身心能感受接受正負能量時身體的變化力

4. 肌肉抗力學」是辨別人事物散發好壞、善惡能量更簡單、方便、有效的方法~「善」與「惡」能量頻率~「善」能使人體肌肉放鬆而伸長,「惡」能量能使人體肌肉緊張而縮短...

5.

                

             宇宙正負能量 親身體會


【記者徐小雲/台南報導】2008/11/28  http://epochtw.com/8/11/28/99674.htm

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的代表作《第五項修練》一書問世以來,學習型組織理論即風靡全球。

在台灣推行「學習型組織」十餘年的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楊碩英,11月22日下午應新唐人亞太電視台之邀,以「立即辨別人事物好壞的科學」為題,在永康市社教館舉辦一場演講。

楊碩英教授的演講除了理論的闡述外,現場並實際操作示範,更讓觀眾親身測試,使得所有觀眾除了獲得關於能量的科學新知之外,更能切身感受接受正負能量時身體的變化

主辦單位「新唐人電視台」表示,本次演講共吸引了6、7百位民眾前來參與,由於反應熱烈, 12月6日晚上7點到9點半在台南市金華里活動中心將再舉辦一場講座,活動內容全程免費參加。

觀眾親身體驗好壞能量

「這是科學上非常重要的發現!」,楊碩英以量子物理學的當代發現揭開序幕,用科學實證研究來解釋「善」與「惡」能量頻率的差異,他說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皆有能量存在,而且有正負及強弱之分

楊碩英首先介紹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他表示,江本勝的實驗說明,水並不像大多數的人認為的是沒有生命的。他說,在江本勝的水結晶實驗中,水可以辨識文字、圖像、聲音,甚至人的善惡意念,都可以使水結晶相應發生美醜的反應

接著楊碩英切入主題,說明「肌肉抗力學」是辨別人事物散發好壞、善惡能量更簡單、方便、有效的方法。 他說,根據1960年代George Goodheart博士研究發現,一個人肩肌的強弱對應著免疫力的強弱,利用人體肌肉的抗力,即能辨識食物的好壞。

楊碩英邀請現場觀眾上台示範,解說代糖、白糖以及一些人工物質,使人失去力氣,顯示出這些物質散發不正能量,影響身心健康。 此時,觀眾席所有民眾也親身實驗,都立即感受力氣大小的明顯差異,許都觀眾都感到相當震驚,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試驗的雙方必須心誠意正


楊碩英還闡述,在預防醫學權威John.Diamond博士所著「你的身體不會說謊」一書中,人體的肌肉抗力也可以測出所看見的事物的好壞。

因此報紙、雜誌、電影、電視都能檢測,例如觀看德蕾莎修女照片呈現正能量,觀看希特勒照片呈現負能量。

當楊碩英準備測試現在當紅的「海角七號」時,觀眾都屏氣凝神,現場測試結果,電影「海角七號」能量是很正的

楊碩英最後說明,根據醫學博士同時也是哲學博士的David Hawkins的研究發現,運用陳述語句的方式就能施測。他用比較的陳述語句,也測出《小王子》一書的能量比他引介的《第五項修練》一書還高;做瑜伽比游泳、騎單車能量高。

演講最後,楊碩英也現場測試了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新唐人電視台」在2008年所舉辦的「神韻」晚會節目,其結果是能量非常非常高。

楊碩英提醒,用上述方法測試時,試驗的雙方必須是心地良善的人,意圖很正,這樣才能測得準確,而且受測之前一個半小時內不能從事暴力、色情等有害身心的活動,否則會影響測驗結果。◇

         

「立即辨別人事物好壞的科學」身心靈健康講座


                                                                高僧對水庫汙濁的水念佛經的能量轉換~能結晶出自然的六角形


●楊碩英教授介紹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記者林文隆/攝影)

●觀眾親身測試。(記者林文隆/攝影)

●楊碩英教授現場實際操作示範。(記者林文隆/攝影)

引用:http://epochtw.com/8/11/28/99674.htm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fyliren&aid=2519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