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執行健康管理 糖尿病 併發症 不來糾纏
2008/07/08 01:04:03瀏覽1097|回應0|推薦0

執行健康管理 (糖尿病) 併發症不來糾纏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4911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12年前,王媽媽(化名)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發現自己血糖數值已達糖尿病標準,由於她本身非常注意血糖變化,定期接受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追蹤,至今並未出現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

自我健康管理 最重要

新店耕莘醫院顧問醫師林瑞祥指出,其實要像王媽媽一樣並不難,重要的是自我健康管理,就能和糖尿病和平共存。

林瑞祥指出,糖尿病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病,一旦確診,終其一生都要注意血糖控制,血糖若未控制好,「全身器官如同浸泡在含糖水的血液�堙v,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就會逐漸產生病變

大血管病變 小心腦中風

大血管病變方面,包括腦血管、心臟血管和末梢的血管,會因動脈硬化而造成血管堵塞,進而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足部血液供應減少,造成間歇性跛行、傷口不易癒合,甚至得截肢的後果

小血管病變 小心腎衰竭

小血管病變方面,常見的是眼睛內血管增生,形成視網膜病變及黃斑部病變,這也是糖尿病患容易因血糖失控而造成失明的主因;另一種小血管病變是供應腎臟的血流不正常,引起血壓及蛋白尿上升,最後因慢性腎衰竭而需洗腎。

至於神經病變,則包括自主神經或周邊神經損傷,往往會有心悸、小便困難、性功能障礙、手腳發麻及感覺遲鈍等。

4項指標 觀察有無變化

健保局醫務管理處經理沈茂庭指出,該局為提升糖尿病患照護水準,根據糖尿病學會所訂的診療指引而擬出的照護計畫,共有4項指標供病患參考,

其一是以糖化血色素 (HbA1c)為監測指標,

其二是定期檢查血脂肪,

其三是瞭解眼睛有無病變,

其四則是注意腎臟疾病的變化。

健保局最近與相關醫學會已針對各醫院的糖尿病照護品質上網公布,民眾可在健保局網站查詢http://www.nhi.gov.tw

糖尿病奪命 去年逾萬人

據估計,1995年全世界糖尿病病人數為1億3千5百萬人(4%),至2025年則將上升至3億人(5.4%)。

台灣地區糖尿病盛行率約為4.0%,年齡別死亡率在1960年為3.7人╱每十萬人,到了1988年則為23.3╱每十萬人,在30年間上升了6.3倍

糖尿病患支持團體

●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糖尿病病童服務組╱(02)2365-7780轉25、www.kungtai.org.tw/kt/index.php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02)23753352、www.endo-dm.org.tw/dia_default.asp

●台灣糖尿病協會╱(02)2875-7515、homepage.vghtpe.gov.tw/~meta/hospital/index.htm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協會╱(02)2560-3118、www.tade.org.tw/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0800-032-323、 www.dmcare.org.tw/

【2008/07/07 元氣周報】

搞懂食物分類》非甜食 含糖量暗藏危機

【元氣周報╱記者曾希文╱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4910

糖尿病患要少吃甜食,那不甜的東西呢?

台北長庚醫院營養師林鈺珊說,吃起來不甜的東西不代表糖分必然低,不代表必然可多吃,例如,芭樂或牛奶

食物分類 僅青菜不設防

糖尿病患控制飲食是控制血糖的第一步。

林鈺珊表示,糖尿病患應將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至24間,而控制飲食,首先要搞懂食物分類,其次是每日攝取分量

可以記錄每天吃的東西,帶到醫院和營養師討論。重要的是,要仔細寫下分量和烹煮方式,例如可用「手掌大小」、「1盒的幾分之幾」、「是炒的還是燙的?」等技巧,方便檢視。

林鈺珊說,食物分六大類,包括主食類、水果、牛奶、油脂、豆蛋魚肉類和蔬菜,前三項為主要醣類來源,更得「分分計較」,對糖尿病患來說,唯一能不設防的只有青菜,且要清淡烹煮

芭樂豆干 不小心就吃多

一般最常見「吃錯」的屬豆類和水果,有些病患以為芭樂不甜,大吃特吃,往往超過水果一天建議攝取的兩份。此外,方方不大的豆干,其實一塊的蛋白質含量就等於一兩肉,輕忽不得。

主食類來說,糖尿病患依個人的體型、年齡、活動情形等狀況,攝取分量各有不同,平均大約1天可吃兩碗半至3碗飯,還要熟記食物間代換,才不會哪天想吃麵時,不知該如何換算。

要記那麼清楚,糖尿病患難免覺得口慾難滿足,林珊鈺說,想擁有飽足感,健康安全的訣竅在於多吃清淡充滿纖維的蔬菜,一天至少3小碟,每碟100公克,但很多病患往往無法達成。

不甜水果 分量要搞清楚

很多人愛吃水果,尤難忌口。林鈺珊說,水果每天兩份,應在不同時間吃,水果糖分多,且多為單糖,容易造成血糖飆高。

最好記的方法就是水果切完處理後,以1碗為1份,連不甜的芭樂也一樣。有些水果還是離得遠一些較好,例如高糖高熱量的榴槤,以1顆籽的兩根手指寬即等於1份,小心攝取別過量。

牛奶地瓜 含糖量都不少

別以為食物不甜,就可以安心食用,先看看裡頭是否含醣類。牛奶淡而不甜,但因含醣類,建議糖尿病患1天喝約240c.c.就好。

別小看玉米、南瓜、地瓜、馬鈴薯這類口感鬆軟的食物、裡頭富含醣類,也是主食,很容易攝取過多。

糖尿病患 為何一定要運動?

運動可增加體內胰島素敏感度,並且消耗血糖,控制體重,有助病情控制。」台北萬芳醫院糖尿病衛教中心主任李亭儀表示。

飯後1到2小時內運動,一個禮拜至少運動150分鐘。」萬芳醫院糖尿病衛教師邱妃杏建議,運動前先測血糖,如突然增加運動量,要補充食物,避免低血糖。

【2008/07/07 元氣周報】

糖尿病患 最怕「3不知」

【元氣周報╱記者曾增勳╱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4914

糖尿病是文明病,長期名列國人十大死因榜,儘管新陳代謝科醫師苦口婆心呼籲,糖尿病卻在國人心中「好像重視、也好像不重視」?

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盧文聰說,

糖尿病患有「3不知」,

一是「不知」自己有糖尿病、

二是「不知」自己得了糖尿病而疏於追蹤、

三是雖知得了糖尿病卻「不知」嚴重性而未好好控制。

盧文聰說,糖尿病早期沒有症狀,直到出現「吃喝尿三多」追蹤檢查或是中風、心肌梗塞才發現得病,有時要2到3年以上。

敏盛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冠群說,以前人體血糖定在70到110mg/dl,現在全世界醫界同意血糖定在70到100mg/dl、空腹血糖是101到125mg/dl

嚴格說診斷是糖尿病,要連續兩次空腹血糖驗出超過126mg/dl。

或連續兩次飯後血糖驗出超過200mg/dl及吃喝尿三多、體重減輕,又飯前、飯後的耐糖實驗,病人空腹將75公克葡萄糖放入100西西開水喝下,兩小時後測血糖高於200mg/dl,就是糖尿病

如果病人耐糖實驗測出血糖在140到200mg/dl,表示可能有糖尿病,但須隔年再測一次,通常測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很高,尤其家族遺傳者父母一人有糖尿病者得病機率25%,若父母均有糖尿病者得病機率75%)。

張冠群說,「吃好、做少、不運動」的人容易得糖尿病,其中第二型糖尿病人最多,家族傳遺病史者要更注意預防。

診斷糖尿病方法

空腹血糖高於126mg/dl,若連續兩次空腹血糖都高於「此數」,就是糖尿病。

●任何時候抽血血糖高於200mg/dl,連續兩次抽血血糖高過「此數」。

●耐糖實驗測出血糖高於200mg/dl。

【2008/07/07 元氣周報】

糖尿病生活準則.糖尿病足部護理

【元氣周報╱記者曾希文╱報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4909

【2008/07/07 元氣周報】

3高、代謝症候群 小心糖尿病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34918

【元氣周報╱記者曾增勳╱報導】

她,33歲已婚、育有2子,身高163公分、體重79公斤、腹圍88公分、血壓136/88、血糖105mg/dl(毫克╱10cc)、總膽固醇216mg/dl、高密度脂蛋白38mg/dl、低密度脂蛋白129mg/dl、三酸甘油脂247mg/dl。她,快要得糖尿病了。

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盧文聰分析這位媽媽已輕度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有新陳代謝症候群症狀,將來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及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密碼是「3」

糖尿病密碼是「3」,

1是家族遺傳、

2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

3是代謝症候群

「血壓」高於130/85公釐汞柱,

「腰圍」為男性大於90公分、女生大於80公分,

「血中三酸甘油脂」每百西西高於150毫克,

「血糖」空腹值大於100,

「高密度脂蛋白」男性低於40、女性低於50。

這5個指標,有3個以上符合就是代謝症候群。

糖尿病不會傳染,哪些人容易得到糖尿病、屬於高危險群?

盧文聰說,肥胖的人、代謝症候群者、不良飲食習慣、不運動、不當服用抑制糖尿病藥物、長期大量喝酒或服用類固醇的人、還有家族遺傳、年紀大的人,容易得到糖尿病。

併發症死亡率 增加中

糖尿病是慢性病,一種胰臟胰島素不夠或作用不好,血糖升高持續惡化的慢性病。死亡率高,如果無法有效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肪,就容易罹患併發病

像是感染酮酸中毒、高滲透壓高血糖症等,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的死亡率已經在下降,但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像是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神經病變等「大血管病變」死亡率卻增加

90%糖尿病患高血壓

大血管病變有3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糖尿病不只是要控制血糖,血壓高會造成心血管疾病,比血糖還重要。因為90%糖尿病屬第2型糖尿病,會合併高血壓,容易發生大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死於糖尿病者不多,死於慢性併發症病者超過2/3,罹患糖尿病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到4倍,估計4成的洗腎病人有糖尿病,占洗腎病人比重最高。

除了車禍、受傷截肢之外,最常見膝蓋以上或以下截肢,以糖尿病截肢的人最多。在美國,失明的人數中,以糖尿病人最高

10大死因排名 占第4

在台灣,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10大死因的第4名,超過100萬人罹患糖尿病,不分年紀都會得糖尿病,年紀大的人又較容易得到糖尿病,統計大約只有90萬糖尿病者有看醫師,又很多看了幾次就不看了,令人憂心。

【2008/07/07 元氣周報】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fyliren&aid=202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