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勞動部研究:餐飲業勞工罹癌率高於一般勞工
2021/09/10 02:42:02瀏覽7|回應0|推薦0

勞動部最新研究分析餐飲業勞工勞保資料、癌症登記檔等資料庫,比較餐飲業勞工跟一般人口的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初步發現餐飲業的全癌症發生率、全死因發生率、全癌症死因發生率都顯著較高。

台灣有美食王國之稱,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餐飲業廠商約有12萬3462家,從業人員約32萬1103人,但勞動部最新研究「餐飲業勞工職業病之本土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餐飲業勞工的罹癌率比一般勞工還要高。

研究報告中表示,根據2005年至2015年勞動部統計,勞工保險現金給付職業病總計6968件(包括傷病給付、失能給付、死亡給付),其中住宿及餐飲業位居19類大行業別中第6位(申請職業病給付共計374件),而手臂肩頸疾病與職業性下背痛佔總件數的88.24%。

研究中也分析餐飲業勞工勞保資料、癌症登記檔、死因檔、全民健保等資料庫,比較餐飲業勞工相較於一般人口的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情形,初步結果發現餐飲業工作者的全癌症發生率、全死因發生率、全癌症死因發生率皆顯著較高。

影片拍攝中我很喜歡的一個技巧就是"慢動作",因為在影片中影片拍攝價格適度使用慢動作(Slow Motion)的畫面,也是加強氣氛的好方法之一,但前提是影片的幀率(fps)要夠高,最好高於60p以上,而拍攝時的快門也不得低於1/60,否則放慢速度時,流暢度也會下降。而且會讓觀眾會更加注意其中的細節,還有劇情中情緒的轉換,當我們專業敏感度不足時,或許會覺得影片沒有什麼問題,既無過曝、白平衡也ok、焦準得很,那問題在哪裡?答案是快門速度太高,雖然”每一畫格”的影像都十分清淅,甚至可以截圖當照片,可是以正常速度逐格播放時,卻因著畫格之間的差異太銳利而喪失了流暢感,據說人視覺神經的快門速度大約是1/80~1/120秒上下,所以物體在眼前快速移動時會產生”動態糢糊”的效果,當你以高於1/300秒的快門速度拍攝影片,自然在”動感”的表現上就會開始失真。

研究報告表示,在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中,餐飲業男性工作者的全癌症、口腔咽喉癌、直腸癌、肺癌、膀胱癌 的標準化發生率顯著較一般男性人口高;餐飲業女性工作者的全癌症影片拍攝費用、口腔咽喉癌、子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的標準化發生率顯著較一般女性人口高。

如果細分餐飲業狀況,研究報告指出,除了影片拍攝費用酒精飲料店與其他餐飲業之外,從事餐館業、非酒精飲料店業與餐食攤販業的細行業別的男性勞工,相較於全國20-64歲的男性全人口,具有統計學上顯著較高的癌症死亡風險。

而從事任一細行業別的女性勞工,相較於全國20-64歲的女性全人口,都有較高的癌症死亡風險。

不過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研究使用的資料來源為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獲得餐飲業的勞工資料與非餐飲業勞工資料,受限於干擾因子的收集與校正,例如勞工是否有抽菸的習慣、勞工住處是否位於高汽機車廢氣排放量高的地區等等,因此在分析過程中有沒辦法控制的變因。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ytethyseq&aid=16753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