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媒體評論-報紙脫紙化 宅配
2014/10/19 23:46:16瀏覽6|回應0|推薦0
改造媒體,本非ㄧ蹴可幾,特別是基因必須重組時,痛,不言可喻。美國夙負盛名的《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不約而同向全球同業訴說他們追求媒體轉型的痛苦疤痕。紐時為了釐清傳統與數位操作壁壘分明的兩種思維,打破各自為政的抗拒心態,將紙媒改造為數位媒體,換了總編輯,華郵也換了發行人。兩位新人皆強調,要全力加速貫徹數位化,開發多元分眾數位內容,結合社群媒體,維持新聞品質,擦亮品牌。剛進入第4季,兩報再為加速體質轉型內在化,紐時宣布年底前新聞部門裁員百人,華郵老闆則透露,正研議大砍員工退休福利。幾乎同時宣布新政策的兩報,都強調完全是為了深植「脫根紙媒」的數位心態,兩報將擴大召募數位營運、軟體開發、讀者互動及社群媒體操作的專業人員。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紐時及華郵勇於投入「數位經營」,被全球媒體當作實驗的參考模式。紐時的數位化走得很早,結合影音動畫開發數位產品模式較多,雖有成有敗,但目前是少數能從數位內容收費訂戶及營運獲利的轉型媒體。華郵在亞馬遜老闆貝佐思個人接手之前,數位化程度落後,居全美十大紙媒排行榜之末。換手1年,華郵引進亞馬遜集團營運網路社群分眾與主動互動用戶的模式,改變結構,更新功能與面貌,目前華郵每月網站不重複訪客數僅次於紐時。階段性的數位化成長與獲利,仍無法趕上紙媒本業在訂戶與廣告的嚴重虧損。於是,心態、定位、管理、操作邏輯與營運模式的「脫紙化」,成為兩報徹底貫徹轉型數位媒體的共同目標。兩報分別把數位編輯及軟體程式開發人員,從聊備一格的被動輔助角色,直接「嵌入」新聞、業務及分析大數據的讀者服務部門。兩報培訓社群媒體互動專人,專研讀者獲取新聞之後的快速轉化行為與工具使用模式。強化資深數位編輯與熟悉社群媒體編輯的地位,主動定時回饋紙媒的新聞部門,從用戶端的分析,主導改造內容的產製流程與題材的更新多元。「脫紙化」,增強媒體品牌在網路與數位匯流的及時擴張性。鞏固新聞媒體於多屏載具上的品牌追尋力。發掘分眾需求,依新聞的不同時間、進程與不同對象,創造平台資源,再造新聞生命續航力。兩報一次又一次重組結構組織,改造營運心態,增強科技人員的即時線上功能,繼續維持新聞本業恆久的價值,改造數位媒體的新基因。把目標瞄準使用者移動工具的紐時經營階層,界定的競爭對象早已跳過ㄧ般同性質的新聞媒體,直指發展成熟的社群及科技網路新媒體。華郵總編輯宣告,該報要改造成以科技產業為核心價值的數位媒體。如果紐時採取的是和緩的震盪療法,華郵就是比較激烈的電擊療法。不管如何自我期許,「不確定,是目前唯一的確定」。他們跟所有的媒體,都在找尋並創造「不確定中的確定」。(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77B4E3F99956F555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tvn9pf37z&aid=1831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