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5 21:54:19瀏覽1500|回應13|推薦7 | |
首先TT要聲明,雖然年輕在軍中時曾被國民黨力勸過,後來也曾被民進黨員詢問過,但為了保持自由身,我一生沒有參加過任何政黨,對實際參與政治也從來沒有興趣,TT之所以對民進黨有所期待,是因為民進黨仍然背負著推動台灣民主政治和維護自由平等的人權價值的責任。至少到現在,民進黨仍然是唯一有希望與中國國民黨抗衡的政黨,如果本土政黨垮台,民主政治缺乏制衡力量,台灣很快又會陷入黑暗的獨裁專制的白色恐怖時代,而且更嚴重的是台灣有可能會被國民黨和少數親中台商白白送給(美其名曰「回歸」)中國。 民主政治基本上是形象政治,是巧妙的贏取選票伎倆,選民很難從候選人言行判斷他的能力和誠信,一般人只能根據印象做抉擇。美國只有兩年年資的初任參議員,非裔奧巴馬角逐總統,本來民調遠遠落後政壇老將希拉蕊,但以「求變」的清新形象,到處造成萬人空巷,很快趕上並超越對手。民進黨上次總統選舉的挫敗,黨和競選團隊無法卸掉的負面形象是重要關鍵。 一、 形象除了靠自己塑造外,媒體宣傳至為重要。幾十年來多數台湾媒體和舊黨國機器已經建立鞏固的共益關係。民進黨崇尚新聞自由,執政後不敢干涉媒體的偏頗報導,也沒有努力培植本土媒體,既有本土媒體也太重視營利,未戰已經先敗。今後民進黨要在年輕人協助或主持下,善用現代傳播技術如網路、Blog、Twitter和U-Tube等,把政治理念推廣到各階層民眾。民主政治必須基於政黨的公平競爭,民進黨缺乏資源對抗黨產龐大的國民黨,補救辦法是只要理念勝人,透過網路競選費用可以大幅縮減,而且也可以募捐大量小額獻金,就像歐巴馬積少成多,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個政治獻金有存餘的候選人。 二、 阿扁總統有沒有貪瀆,仍有待司法判決,但他沒有嚴格約束親戚和幕僚不與商人掛勾,他太重視親情,太放任他們;少數官員也不細心遵守程序和法規,導致無法彌補的貪腐政權負面形象。 三、 相對於談吐如流,滔滔不絕的國民黨政治人物,多數民進黨官員比較拙於言詞,無力為政策辯護,往往無奈的接受挨打,造成無能與沒有政績形象。 四、 泛藍利用「政治正確」口號攻訐泛綠,在藍色媒體宣染下「本省人、外省人」和「本土、非本土」成為族群歧視的代名詞,「台湾、愛台湾」也被扭曲成髒語(dirty word)。雖然國民黨政府長期利用入學與高普考的保障名額,和萬年國代與立法委員,以及地方樁腳等製造特權族群,並不遺餘力灌輸人民大中國主義意識型態,所以他們才真正是族群歧視和狹窄意識型態的始作俑者,民進黨卻不知如何反駁,概括承受族群歧視和狹窄意識型態原罪的負面形象。 五、 民進黨依靠本土中下階層取得政權,之後雖然有意照顧這些人,但因國會在泛藍控制下成績有限,反而把國家資源花費在無法抵擋的錢坑法案和公軍教人員18%退休金利息上。民進黨兩岸政策更受到台商大賈的夾持,不但得不到他們的選票,反而造成忽略漁、農、工福利的形象。 六、 民進黨被外面嘲笑為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內鬥和黨員派系之爭,給予選民的形象是他們缺乏中心思想,從政只是為了爭奪權利。 七、 民進黨競選策略給選民不少負面形象,綠卡既然沒有違反候選人資格,不停炒作一個多月令人厭煩。「逆轉勝」是年輕人創造的好口號,可惜泛藍之後提出的口號:「台湾向前行」更具吸引力。只為自己勝選著想的口號,形象總不如不談自身利益的台湾向前行來得好。 八、 否認「馬英九現象」是被迫政治正確的迴避反應。馬一生都在塑造溫雅的形象,也在培養吸引女性魅力。民調顯示約有70%女性選民把票投給他,這不是他的政策和能力受到青睞,而是他長久細心塑造的帥氣兼溫柔與誠實的性格形象吸引了他們。民進黨想從新執政,候選人不妨先找形象師包裝。當然形象也不一定要抄襲,阿扁就是以能幹和強勢的形象獲勝。 九、 民進黨員不能一天到晚為了芝麻小事內鬥,最重要的是每位民進黨員都要有堅定不移的中心思想,要努力維護黨的大方向,除此之外民進黨要採取更開放的態度,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多元做法。舉個實例,陳菊到中國開會和他在中國講的一些話,回來飽受部分黨員不公平的嚴厲批評。內鬥是民進黨最為負面的形象,今後小心避免為上策。 大家可能有點失望,民主政治領導人的選擇既然必須依靠形象。在選民民主素養未足以判斷候選人能力與政策時,想要勝選就得注意形象。當然形象也只是勝選的一部分,如何打入基層和吸引年輕人與中間選民等都是民進黨今後能否致勝的關鍵,至少塑造好形象,這些工作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