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大分裂的開始:三國之鼎立與衰亡
2013/08/30 10:46:00瀏覽59|回應0|推薦0
隨著東漢之滅亡,中國再度陷入分裂局面,史稱「三國時代」。中國中古史亦由「三國時代」正式揭開序幕。

(一) 官渡之戰

董卓廢少帝改立獻帝後不久,袁紹聯合北方其他州牧起兵討伐董卓。董卓自知不敵,脅獻帝遷長安。期間將洛陽焚毀。董卓返至長安後,不久為部下呂布所殺,獻帝乘亂返回洛陽,為曹操迎至許昌。自此,曹操「脅天子以令諸侯」,勢力日漸坐大。

袁紹本為世家大族之後,父祖輩世代為官。靈帝時,為削外戚何進的兵權,建立「西園八校尉」,袁紹即為其中一員。何進後欲殺宦官蹇碩等人,和袁紹合謀召涼州兵董卓入京盡殺宦官,可惜事洩,張讓等人把何進殺死。袁紹領兵入京盡殺宦官,不久董卓亦入京,礙於袁之兵力不及卓,袁紹只好退返冀州,聯合其他各方力量討伐董卓。董卓輾轉被殺,在曹操「脅天子以令諸侯」前,袁紹實為北方最大勢力之州牧。

曹操方面,其為曹嵩之子,嵩於桓帝時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換言之,曹操之出身乃寒門)。曹操因平黃巾之亂有功,曾任西園軍之一員。及後因迎獻帝至許昌,自此,其得以「脅天子以令諸侯」,以漢之丞相自居。

袁、曹二人在北方各自發展勢力,終在建安五年,二人爆發正面衝突。是年二月,袁紹進軍黎陽,派兵南下,曹操也北上迎戰,敗紹前鋒。當時袁紹出動十萬人,曹操尚不滿一萬。九月,雙方在官渡大戰。相持至十月,曹操奇襲袁紹軍隊之糧草集中地-烏巢,盡燒其輜重,紹軍崩潰。袁紹返回鄴城,損失八萬人。袁紹不久死去,子袁尚、袁譚互相傾輒,操遂予以逐一擊破。至建安十二年,曹操統一北方。

(二) 赤壁之戰

曹操統一北方後,欲乘勝向南方進兵,消滅南方割據勢力,終釀成「赤壁之戰」。

劉備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黃巾亂起,其因協助平亂有功,曾任縣尉、縣令等職。他曾襲取徐州,深得徐州人民歡迎,可惜因和董卓合謀殺曹操事洩,曹操攻徐州,劉備只得南下投靠荊州牧劉表。劉表對劉備並不信任,只派他守新野、樊城。劉備有感壯志未酬,在徐庶的介紹下,他「三顧草廬」,認識了一位當時極具智謀的少年名士諸葛亮。諸葛亮向劉備分析時局,提出著名的「隆中對」,「隆中對」後來成為蜀漢各項措施的指導方針。

「隆中對」原文如下: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嚴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三國志•諸葛亮傳》)

其大意是:中原與東吳已無發展餘地,惟荊、益二州有可乘之機。如跨有荊、益,內修政理,外與孫權交好,一旦時局有變,則荊、益同時出兵北進,霸業可成。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伐劉表,表死,少子劉琮繼其位。九月,曹操軍隊進抵新野,劉琮投降。當時劉備駐樊城,操軍迫近,劉備遂逃奔夏口,往依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劉備因魯肅介紹,投靠孫權,並派諸葛亮赴吳,共商大計。

孫權歷孫堅、孫策兩代經營,已在長江中下游穩定實力,得江東豪族支持。曹操揮軍南下,孫權一方面恐怕曹氏滅吳,一方面亦希望透過協助劉備抗曹以乘機奪取荊州。其於是派周瑜、程普率水軍助劉備。

當時曹操軍隊約二十五萬人,孫、劉聯軍則不過五萬人。十月,曹操和吳軍遇於赤壁。周瑜利用黃蓋之計,透過詐降,乘機用火攻燒曹軍戰船,延及岸山營落(曹操為令不習水戰之士卒不致暈船,以鐵索繫上所有戰船,稱「連環船」,黃蓋以火攻,加上風勢之助,因而可一口氣燒盡曹軍戰船),曹軍大敗,曹操狼狽北還,史稱「赤壁之戰」。

戰後,劉備乘機奪取荊州南部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孫權在江東之勢力也逐漸穩固,曹操則依然據守北方,三國鼎立之勢因而奠定。

曹丕不久篡漢自立,改國號「魏」,視為魏文帝,將首都由鄴城遷至洛陽。劉、孫亦相繼稱帝,三國鼎立,東漢滅亡。

* 赤壁之戰曹氏敗亡的原因

一、軍士疲弊:由於曹軍長途跋涉,勞師遠征,軍隊抵至赤壁時,不少已因力量虛耗而感到疲累不堪,戰鬥力因而削弱。

二、不擅水戰:曹操麾下多為騎兵,不慣水戰,故在渡江時多有暈船,而「連環船」之設置卒令孫、劉有機可乘。

三、南方濕熱:南方氣候以潮濕悶熱見稱,曹操軍中之將士多為北方人,久習苦寒枯燥之天氣,一旦南來,多因不能適應而患病,史載赤壁戰時曹操軍中已有一部份人感染時疫,此令操初戰失利,由此更可見南方之氣候令曹操敗於赤壁。

# 赤壁之戰孫、劉勝利之原因

一、人才輩出:周瑜之熟知天文氣象、地理形勢,黃蓋之詐降而施火攻,皆有助聯軍取勝。

二、地理優勢:聯軍多為江南人士,習尚南方之氣候,因而無損其戰鬥力。加上長江天險之助,其因而足以抗曹。

三、以逸待勞:聯軍不用勞師遠征,在赤壁附近等候曹操軍隊之來以迎戰,軍士不致疲憊。

四、戰略得宜:黃蓋之火攻加上風勢之協助,卒令曹軍大敗。

(三) 三國鼎立得以可能的原因

一、政治方面

曹魏佔有洛陽為首都,洛陽為全國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魏武帝又曾下「求才令」,重才不重德,文帝亦用尚書陳群的建議,施行九品中正制,大量招納人才。一時間,司馬懿、郭嘉、陳群、荀彧等均被起用,政治清明。

蜀漢方面,蜀主劉備知人善任,丞相諸葛亮修明法度,整飾吏治,政治基礎亦穩固。

至於吳國,在周瑜、魯肅之協助下,政治穩定。

二、經濟方面

由於曹操、曹丕父子於河北募兵屯田,興修水利,曹魏之農業因而發展蓬勃。

蜀漢方面,巴蜀有「天府之國」之美譽,物資富饒,加上諸葛亮在西南地區屯田,農業亦盛。

吳國近海,因而有漁鹽之利,建業在江東豪族協助下也漸漸開發。

三、軍事方面

三國之中,曹魏之軍事力量最強。

蜀漢則有關羽、張飛、趙雲等將領輩出,力量足和孫、曹抗衡。

吳國方面,由於其有長江天險,加上水師強悍,軍事亦不弱。

(四) 三國力量消長之形勢概述

赤壁戰後,益州發生內亂(益州牧劉焉多重用外地人,令益州本土人士不滿)劉備介入益州之內亂(事實上,劉備介入之目的在奪取益州),令關羽、諸葛亮留守荊州。

劉備在益州之智囊「鳳雛先生」龐統在益州傷重而死,劉備遂命諸葛亮入益州協助,獨留關羽守荊州。關羽為人高傲自負,自以為是,其既看不起孫吳之重臣如呂蒙、陸遜等(此時周瑜、魯肅已死),又因鄙視孫權而拒和孫權結姻親之好。孫權一方面感到受辱,一方面又因劉備長據荊州而不願把荊州予吳而耿耿於懷,其於是伺機奪荊。

終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沒有劉備命令下自江陵北伐,攻樊城,大破曹操軍。繼而攻襄陽,兵勢益震。孫權和曹操合謀,乘關羽圍攻襄陽時,命呂蒙襲取江陵,關羽的後方重鎮既失,軍心大亂,因而潰敗,羽為吳軍所殺。自此荊州全為孫權所有,劉備亦痛失一員大將,「隆中對」之落實受了一大挫折。

一年後,劉備率兵伐吳,以為關羽報仇。惜被吳軍大敗,劉備病重,臨終時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臨危受命。黃初四年,劉備病死永安。劉禪即位,以諸葛亮為相(劉備曾說後主不才,亮可取而代之,亮終沒有篡位自立,可見亮以儒者為志)。

益州之軍事價值本不如荊州,要進行北伐,則需穿過艱辛難行之蜀道才可至。諸葛亮雖復和孫吳通好,內修政理,外平蠻族叛亂(所謂「七擒孟獲」),繼而六出祁山;其北伐終無功而還,諸葛亮亦因操勞過度病逝於五丈原。亮死後,蜀已因多次北伐令經濟基礎受損,蔣琬、費禕先後為相,但一來後主親小人,二來二人無開新風之力,只可守成,結果,隨著鄧艾入蜀,蜀漢滅亡。

曹魏方面,司馬懿自曹丕為世子時已為丕之謀士。曹丕即位,名義上對諸兄弟施行封建,實際上是監視,使其不得反抗。曹魏王室因而孤立。丕死,明帝即位,司馬懿權力更大,明帝臨終時更命其和曹爽一同輔政。司馬懿意圖剷除曹爽之勢力,遂藉「高平陵事件」,逼爽去職,繼而族誅爽及其黨羽(包括名士何晏、王弼)。司馬家自此全握魏之政治實權。

懿死,其子司馬師及司馬昭續掌曹魏軍政大權,其廢齊王芳,平諸葛誕,名聲大振,時高貴鄉公曹髦即位,眼見司馬昭日益坐大(時司馬師已死),欲聯合宮中僮僕,出宮討昭,昭黨賈充麾軍迎戰於宮門,帝為充部下成濟所殺。昭以太后令宣佈帝髦「罪狀」,廢為庶人,並歸罪於成濟而族誅之。鄧艾滅蜀後,司馬昭進爵晉王,其子司馬炎終篡魏自立,改國號晉,是為晉武帝,魏亡。

司馬炎派王濬、杜預等人出兵沿長江東下伐吳,吳主孫皓荒淫暴虐,後出降,三國為晉所一統。

※ 三國滅亡之次序

蜀 (公元263年) ->魏 (公元265年) ->吳 (公元280年)

--------------------------------

[主要參考資料]

1. 傅樂成《中國通史》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