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記王 sir 二三事
2020/01/10 23:55:02瀏覽34|回應0|推薦0

趙小王 sir 走了,老師去職,本甚平常。然而,我覺得有些事仍應該被道出,特別是我在這所學校工作已經五年,我認為有責任將一些真相留下,供後世參考,對這位老師作一公道的評價。

五年前,當時王 sir 還未做行政工作,是一位非常稱職的老師。那個年頭,他是六年級的班主任,班上有位姓伍的女同學,經常鬧事,他總是耐著性子去處理。同班又有位姓吳的男同學,有限智能,和父親關係不太好,有一次我親眼看著吳姓同學被父親破口大罵,吳姓同學不願離開學校。幾年後的一天,吳姓同學竟送來一袋精緻包裝的曲奇,點名要送給他的班主任王 sir,我不太知箇中內情,但一位老師如對同學無關懷,那名同學斷不會如此回饋,由此可側面看出王 sir 對學生付出之多,關心之細。

去職前,他也是六年級的班主任。今年的六年級,對王 sir 更有多一重意義。他是從三年級看著這群小孩長大的。誠然,這群小孩有很多問題,但也有幾個在行為紀律及惰緒控制方面是明顯地進步,王 sir 循循善誘之功是不可抹殺的。談到循循善誘,我以為這是王 sir 一大特色,其他老師一律不具備此特質。事實上,我看過一篇文章,連學生都對王 sir 此一特質予以嘉許。王 sir 是如何循循善誘法?簡單說,他會跟你講道理,正常老師,看見有學生犯錯,通常都會破口大罵,壓抑不住怒火,但王 sir 似乎傾向引導該學生思考那行為的不良後果,讓學生自我反省,然後改錯。孔子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王 sir 身上,我看到此種氣質。

除了循循善誘,王 sir 另一看家本領是口才了得。很多人以為做老師自然可以做司儀,他們錯了,做司儀是另一門學問,懂得搞氣氛、有自己一種風格的聲線語調,是很困難。我印象中,趙小有兩把聲音是非常 charismatic,王 sir 是其中之一。有他做司儀,不怕小朋友不投入。其應答之敏捷、笑話之渾然天成,尤其能確保活動無悶場。

王 sir 就是這麼一個人,用老師的標準,怎樣看都是一位出色的好老師。

我跟王 sir 平時交談不多,他亦不是喜歡多說話的人,只是踏實的去做。三年多前,彭校長遊說我當合約老師,王 sir 是說客之一。他大談「你都要諗將來,諗成家立室……」,神情之凝重,我尚記憶猶新。只可惜他不明我是崇尚道家的,喜歡率性自然,避世隱居,放浪形骸,結果自然不得要領。不過,他的心意,我是感受到的。

轉了行政老師後,王 sir 的工作桌永遠是座文件山。他慣於拖延,惹起部份同事不滿。或許做行政工作,王 sir 的確不適合,但作為老師,最基本不是要教好學生?關心好學生嗎?當本顧不了,竟去求末,這是否背離了教育的初衷?值得深思。

看著三年前他在台上的神采,可能在另一所學校的禮堂,此情此景,會再重現。可是,同一所學校的禮堂,一道亮眼的光芒永遠歸於寂滅,這是非常可惜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3152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