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雄純棉尼龍蝶型包巾推薦 台北純棉尼龍天然純棉懶人包巾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在怎樣的季節使用效果最好?
2023/12/02 17:01:38瀏覽9|回應0|推薦0

新生兒的重要需求與媽媽們的挑戰-懶人包巾

在新手媽媽們繁忙的生活中,照顧新生兒的需求總是充滿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懶人包巾已經成為了許多媽媽們的救星。為什麼懶人包巾能夠得到如此多的讚譽呢?它的概念和優勢究竟有哪些?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運用PAS(問題、解答、解決方案)的語氣,深入探討懶人包巾的魅力所在。

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新手媽媽們面臨的問題:新生兒的睡眠質量和舒適度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但在嬰兒的前幾個月裡,他們很容易受到驚跳反射的影響,使他們從睡眠中驚醒。此外,新手媽媽們還要應對保持寶寶的安全、舒適和溫暖等挑戰。面對這些問題,懶人包巾便是一個理想的解答。

使用嬰兒包巾的原因與重要性

瞭解嬰兒猝死癥(SIDS)與其風險

在選購新生兒包巾之前,首先要先了解趴睡帶來的風險以及嬰兒猝死癥(SIDS)有著絕對的關係。

嬰兒猝死癥通常發生在六個月內的嬰兒,特別是二至四個月大的嬰兒。

有許多可以避免的環境因素會增加嬰兒猝死癥的風險,如趴睡、在帶有枕頭或玩具的床上睡覺,或在過於軟的床上睡覺。

美國自1994年開始倡導仰睡方式,使嬰兒猝死癥的人數下降了了近40%。

降低嬰兒猝死癥的風險

專家建議,要有效降低嬰兒猝死癥的風險,最安全的睡姿是就是仰睡,家長需要去除嬰兒床旁的鬆散物品,讓寶寶穿單件睡衣以減少蓋毯遮蔽口鼻的風險。

趴睡的寶寶應翻回仰睡,床墊要結實避免過軟,避免使用枕頭以減少窒息風險。

新生兒常見睡姿

以下是新生兒常見的三種睡姿:

  1. 仰睡:適合出生前3個月的嬰兒,這個姿勢可以讓寶寶肌肉放鬆,四肢自由活動,臉部不被棉被遮蓋,減少呼吸道阻塞問題。
  2. 側睡:適合出生後3個月的嬰兒,有助於觀察寶寶的臉部表情,並兼顧頭型。
  3. 趴睡:當寶寶的頭部和頸骨支撐力逐漸發展時,可以考慮讓寶寶趴睡。趴睡有助於塑造完美頭型,但風險較高,因此在寶寶趴睡時需要有照護者在旁。

而懶人包巾是一種專為新生兒設計的一體式包裹產品,能夠模擬母親子宮內的緊密感,讓寶寶感到安心舒適。懶人包巾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易於使用:

    懶人包巾的設計簡單直觀,新手媽媽們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學習如何使用。只需將寶寶放入包巾,按照說明將布料包裹好,便可完成整個過程。

  2. 安全舒適:

    懶人包巾通常使用柔軟、無刺激的材料製成,讓寶寶在其中感到舒適。此外,它還可以減少驚跳反射,幫助寶寶獲得更好的睡眠質量。

  3. 可調節性:

    懶人包巾的設計允許媽媽們根據寶寶的需求調整緊度和透氣性,確保寶寶始終保持在最佳的環境中。

  1. 保暖性能:

    懶人包巾不僅可以在冬季為寶寶提供保暖,還可以在夏季為寶寶提供透氣的環境。因此,無論季節如何變化,懶人包巾都能確保寶寶舒適。

  2. 方便攜帶:

    懶人包巾的折疊尺寸輕巧,方便新手媽媽們隨身攜帶。無論是在家中、外出散步,還是在旅途中,懶人包巾都能夠成為寶寶的忠實伴侶。

懶人包巾的特色

首先先來比較傳統包巾與懶人包巾的差異性:

特點傳統包巾懶人包巾
使用難易度可能需要一些練習和技巧,包裹方式較為複雜簡單易用,一體式設計,快速包裹寶寶
安全性如包裹正確,安全性較高設計確保寶寶安全,減少驚跳反射和呼吸困難的風險
可調節性具有一定的可調節性,但可能需要經驗和技巧易於調節,根據寶寶需求可調整緊度和透氣性
適用年齡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寶寶,但可能需要不同的包裹方式適合新生兒和嬰兒,一體式設計適用於不同年齡段
保暖性能取決於包巾材質和包裹方式,可能需要額外的保暖措施良好的保暖性能,適應不同季節的氣候變化
清洗保養根據材質和設計,可能需要特殊的清洗和保養方式簡單易洗,無需特殊的清洗和保養方式
便攜性依賴材質和大小,可能不太便於攜帶折疊尺寸輕巧,方便隨身攜帶

以上述可以知道,目前最常用的懶人包巾是新手媽媽的首選

酷咕鴨 超好眠成長懶人包巾-大甲媽聯名款

一體式設計

懶人包巾的一體式設計為新手媽媽們提供了便捷和快速的包裹方式,不需要繁瑣的步驟,讓新手媽媽們可以輕鬆照顧寶寶。

酷咕鴨 超好眠懶人包巾-連帽加厚升級款KU2534

安全舒適的材質

懶人包巾使用安全舒適的材質製成,不僅對寶寶無刺激,還能讓寶寶感到舒適和溫暖,有效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酷咕鴨 超好眠成長懶人包巾-北歐迷境森林

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寶寶

懶人包巾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寶寶進行設計,確保每個年齡段的寶寶都能在其中找到合適的位置,讓寶寶得到最適合他們的呵護。

可調節緊度和透氣性

懶人包巾具有可調節緊度和透氣性的特點,讓新手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需求和舒適度,進行適當的調整,確保寶寶的舒適和安全。

簡單易洗的特點

懶人包巾易於清洗,新手媽媽們可以輕鬆地將其洗淨,保持清潔衛生,為寶寶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而酷咕鴨的懶人包巾就具備了以上特點,其相關產品的介紹如下:

  1. 一體式設計:懶人包巾採用一體式設計,方便新手媽媽輕鬆包裹寶寶,無需擔心包裹方式或繁複的步驟。
  2. 適合新生兒至6個月大的寶寶:這款包巾適用於新生兒至6個月大的寶寶,能夠提供適當的支撐和舒適感。
  3. 安全舒適的材質:懶人包巾使用安全舒適的材質,保證寶寶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4. 適當的緊度:包巾可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緊度調整,以確保寶寶在包巾內保持舒適的姿勢。

酷咕鴨超多款式可供選擇:

綜合以上所述,這款懶人包巾無疑是新手媽媽的理想選擇。其一體式設計、安全舒適的材質、適合新生兒至6個月大寶寶的尺寸以及可調緊度等特點,讓媽媽們能夠輕鬆照顧寶寶,並為寶寶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睡眠環境。

選擇酷咕鴨的懶人包巾,讓您與寶寶共享美好的成長時光。

如果想了解更多酷咕鴨的訊息,可以到官網上或是臉書諮詢他們的客服人員喔



綜上所述,懶人包巾是一款兼具便利性、舒適性和保暖性能的嬰兒產品。它為新手媽媽們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案,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照顧。選擇懶人包巾,讓您和寶寶共享無憂的新生兒時光。

 

KUKU81CDC155RG1

臺北短毛絨寶寶睡袋推薦強烈建議新手父母要在選擇新生寶寶的繈褓包巾時非常用心,因為選擇一款好的包巾可以有效減少寶寶睡眠時的驚跳現象,這樣可以讓寶寶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有利於其健康成長。事實上,很多新生寶寶在睡覺時會出現無意識抖動的現象,這是其自我保護的正常反應,但也很容易驚醒寶寶,影響其睡眠品質。2023絨毛布寶寶睡袋推薦

在選擇包巾時,父母們應選擇較薄且柔軟的棉質材質,並且要注意包巾的大小和寬度是否足夠,以便將寶寶完全包裹起來,提供更好的安全感。此外,父母們也應注意包巾的清潔和消毒,以防止繁殖細菌和病毒對寶寶造成傷害。

另外,新手父母還應注意幫助寶寶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避免其著涼感冒。此外,母乳是最理想的嬰兒食品,應儘量堅持母乳餵養,如果無法實現母乳餵養,可以考慮使用嬰兒配方奶粉。同時,新生兒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到感染,因此需要控制家庭和社交環境,避免接觸有感染風險的人和地方。臺北有機棉袋鼠包巾推薦

最後,包巾和包被的區別並不僅僅是薄厚的問題,而是應該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和季節選擇合適的產品。夏天可以使用薄一些的包巾,而冬天可以考慮使用保暖性較好的包被,以確保寶寶的舒適和安全。

2023有機毛巾布護頭包巾推薦

職場勵志:你正在犯的10個致命錯誤    這篇文章不是量化的調查報告,而是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咨詢的過程中與客戶一對一深入接觸之后總結出來的、較為真實地反應了職場人士的內心想法,屬于較為全面的質化總結。文中所列出的錯誤,可能超過90%的人正在面臨。可能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問題看起來已經司空見慣、稀松平常,為大多數人所忽略。然而,經過大量職場真實案例的證實,我們發現,正是這些稀松平常的錯誤,日后極有可能成為影響你職業生涯發展、甚至改變你一生命運的致命錯誤。    錯誤一:現在不著急,以后遇到問題再說吧    很多人剛剛步入社會,沒有真正意識到危機的存在;或者現在的工作相對穩定,雖然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但至少目前的工作能夠養家糊口,至少可以保證生存沒有問題。他們不知道五年后的自己應該是什么樣子,也不會深入去想,因為這樣很累。至少現在的工作能夠讓自己這一年過得很安穩,至于下一年怎么樣,他們根本沒有考慮過。他們總覺得年輕應該是享受的時光,這樣才不會辜負大好年華。即使現在遇到問題,他們總是說:現在不著急,以后遇到問題再說吧。    我曾經遇到這樣過一個案例:一個已經35歲的男人,工作12年,有老婆,有孩子,唯一沒有的,就是穩定的工作。12年來,平均不到一年就換一份工作。現在年齡大了,家庭的責任也大了,想找份工作長期穩定下來,但發現很難。我問他,為什么不早點兒考慮這個問題?他說,那時候年輕,不懂事,現在意識到了,卻發現困難重重,并深深后悔以前沒有早點兒做打算。    你現在遇到問題了嗎?你是否在困惑、迷茫中消耗自己的青春?相比一年前,你的這一年是進步了,還是在重復勞動?你現在的工作到底是否適合你?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職業成長路徑?你是否有一個至少可以為之奮斗5年的目標?你是否知道一年以后自己成長為什么樣子,五年以后又成長為什么樣子?你是否知道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更致命的是,你是否還抱著“以后再說”的心態?看完這段文字,你的反應是立即行動,還是重復現在的狀態?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等“以后再說”,那么,我敢肯定,最多5年以內,你會遇到再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想解決,你必須要付出成幾何級倍增的代價!    錯誤二:有些事情總要親自經歷了才會知道    有些人會虛心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生怕自己走錯了路;而有些人則說要親自犯一些錯誤,親自遭遇一些挫折,才會清醒。這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愿意在困難中磨煉自己,成長自己,但其實他們卻是潛意識里刻意回避自己正在經歷和正在犯的錯誤,并且從骨子里不愿意承認和改變目前的現實。這種人剛愎自用,一意孤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往往會在前進的道路上栽很多跟頭。    的確,經歷困難和挫折,會讓一個人得到成長。但并不是所有的困難和挫折你都要經歷。能夠提前合理規避的,你為什么又一定要親自去嘗試呢?不見棺材不掉淚。而當你見了棺材的時候,掉再多的淚恐怕也無濟于事了。    對于年輕人來說,“試錯”其實是最愚蠢的方法,即使你覺得你還年輕,你還有機會,但實際上時間并不是你想像得那么多。以在北京工作為例。假如你大學畢業23歲,打算30歲買房結婚。房子不要太好的,但在北京,起碼也要100萬。在房價瘋漲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首付20萬,裝修2萬,家電2萬,結婚3萬,其他備用資金3萬,這總計就得需要30萬。假如你年薪10萬,除去房租、生活費、電話費、應酬等等支出,一年存款7萬,那么,你至少要需要4年的時間。但是對于職場新人來說,沒有3年的經驗積累,不可能拿到10萬的年薪。這樣算下來,就算你不走彎路,從畢業到結婚,你要像上緊了的發條一樣高速運轉,根本不允許你有時間去無所事事或者走彎路。而一旦不慎稍有偏差,走上1、2年的彎路(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那么對你來說,一旦買房,就會陷入破產的邊緣。    如果你還想著去嘗試和經歷一些本來應該可以規避的錯誤,那么,你的職業生涯定會付出更多的成本。    錯誤三:當我遇到問題時,做個職業規劃就行了    很多人都是在實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才會想到做職業規劃。就像在上文第一個錯誤中所列舉的那個例子。但我要告訴你的是:職業規劃并不是你走投無路時的救命稻草!    因為成功的職業規劃,其核心是要幫助你找到你的職業方向定位,并圍繞這個方向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以保證你能夠在這個方向上順利成長。這兩點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找一個方向,而沒有考慮到該方向在現實工作中實現的可能性,那么,這樣的規劃沒有任何意義。而要想保證職業方向實現的可能性,就必須要考慮外在客觀因素的影響。家庭的壓力、年齡的差距、因工作不順而造成的心態的失衡……等等,都會影響到職業規劃的最佳實施效果。就像醫生看病一樣,如果你已經病入膏肓,那么,再高明的醫生恐怕也無回天之力了。    對于在校的學生來說,大三之前確立方向,然后利用剩余的時間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畢業后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對于已經工作的人來說,在工作三年之內確立自己的方向,雖然要付出損失和代價,但仍然有轉向成功的可能。如果三年之內甚至更長的時間工作不穩定的話,這個時候,職業規劃的難度就大得多,不僅僅是因為你要承擔更大的損失,付出更高的機會成本,同時,因工作不穩定而帶來的嚴重心態失衡,才是你職業成長的最大障礙。以平均走兩年彎路為例,兩年之后轉行,和別人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就意味著你以前的工作基本上是浪費了。假如你月薪2500,你兩年的直接物質損失就是6萬,這個損失,至少是你職業規劃投入的60-120倍(如果提早做職業規劃,投入最多也就是你1-2個星期的工資)。你同時損失的,還有兩年的成長機會,這個時間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同時,你的心態也會變得很消極,無法積極去面對新的工作,這個損失也是無法估算的。更重要的是,一旦你習慣了迷茫,或者習慣了跳槽,那么,這個損失就會擴大到職業規劃投入的200倍以上!    很多工作多年但仍然沒有方向的人來找我們做咨詢,在對他們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之后,假如我覺得實在無能為力,給予不了他們應有的幫助,我就會對他們說“很抱歉,我們解決不了你的問題”。雖然這樣的棘手的問題不多,但大家最好還是引以為戒,一定要及早打算,千萬不要等走投無路的時候再解決問題。那時候,你可能就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錯誤四:把性格測評當成職業規劃    有一次和一位大學生朋友聊天,我問他有沒有做職業規劃,他說做了。我又問你的職業目標是什么,怎么實現這個目標,他說不知道。我就很納悶,我說你不是已經做了職業規劃了嗎?怎么這些問題你都不知道呢?接著他就發給我一堆資料,我一看,全是各種各樣的測評報告。我問他這些報告在哪里做的,他說在學校的網站上。我說這些報告結果你能看得懂嗎?他說看不懂。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咨詢的過程中,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地出現,尤其是在大學生群體中。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的心里就很糾結。他們對于職業規劃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測評的層面上,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測評對他們意味著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利用這些測評指導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    有一次在北京某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比賽上擔任評委,也同樣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們也知道根據測評結果把自己分析一遍,但到最后規劃的職業方向,大多數依據的標準是“專業對口”,而與測評結果幾乎沒有任何關系。雖然高校已經開設了職業規劃課程,但據本人所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卻是:這些課程平時幾乎沒有人去認真聽,只是考試的時候突擊一下,拿學分而已。(勵志一生  www.lz13.cn)我就問他們,這些課程對你們以后的就業和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為什么不去認真聽呢?得到的回答是這樣的:上這門課的老師完全是照本宣科,根本就不了解真實的職場是什么樣子的,更別提把書中的理論在現實的職場上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操作,這門課也完全成了擺設。于是,該困惑的依然困惑,該迷茫的依然迷茫。    由于在大學里大家所接觸的職業規劃只是各種各樣的測評工具,于是也就想當然地把職業規劃與性格測評等同起來。而從客觀的角度來說,許多人由于職場經驗、社會閱歷、思維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對于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人來說,這方面的問題就更加明顯),根本就看不懂測評結果。同時,這種測評式的規劃也是理論化比較嚴重的,測評結果完全由電腦自動生成,所提供的結果都是某一類性格所具備的“共性”的東西,完全不知道如何結合職場真實情況對每個人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所以,這樣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的規劃,實戰性比較差,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性格測評≠職業規劃。很多人認為自己做了性格測評就等于做了職業規劃,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認識誤區。性格測評只是我們了解個人性格的一個手段。涉及到具體的規劃時,還要根據個人事業愿景、優勢特長、專業技能、成長經歷、職業價值觀、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等各種情況進行綜合考量,才能得出具體的結論。這需要咨詢師深入了解你的情況之后才能做出判斷,而不是單純依賴測評工具所得出的結果。以第一職場論壇的教練式職業規劃為例,除了基本的測評以外,僅咨詢訪談這一項就需要3個小時的時間,最長的曾經達到6個小時,目的就是對咨詢者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對測評結果進行驗證,以全面、客觀地了解咨詢者的真實情況。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咨詢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錯誤五:只定方向,不知道實施路徑    既然上文已經明確了性格測評并不等于職業規劃,那么,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到底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呢?以本人在第一職場論壇進行的教練式職業規劃為例,職業規劃的完整內容應該是“1+2+1”模式,即一項核心內容,兩項補充內容,一項強化內容。一項核心內容,指的是根據其自身綜合情況,進行針對性分析,量身定制,確立最適合其發展的職業方向定位。兩項補充內容,一是對其綜合素質進行評估,為其制定職業成長路徑,并進行相應的知識體系構建;二是針對其性格中的弱點和以往的工作經歷中所存在的思想、行動等方面的錯誤進行糾正,避免其重蹈覆轍,從最大程度上規避因自身不足而帶來的潛在職業風險。一項強化內容,指的是以職場晉升為導向的軟實力系列培訓(以第一職場獨家開發的CCS10職場競爭10力模型為基礎),通過具有實戰性的技巧和方法的培訓,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競爭力,以更快的速度,獲得職業發展的飛躍,拉開與普通人的距離。    很多人不乏明確的目標,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從而最終影響到職業目標的實施程度。從這個角度來說,只確定職業生涯方向定位,而不知道具體的實施路徑,尤其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哪些問題需要直接面對,哪些問題需要繞道,同樣會影響到你的職業發展。    確立目標,只是成功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步,即“一項核心內容”要解決的問題;而這個目標到底能否實現,就要看實施和執行的效果,這也是“兩項補充內容”和“一項強化內容”的意義所在。如果只是確立了目標,而沒有確定相應的實施路徑,那么,這樣的規劃只是成功了50%。尤其是強化部分的內容,也是考驗一個咨詢師水平的地方。光懂理論而無實戰經驗的人,做不到這一點。    錯誤六:沒有主見,嚴重依賴周圍人的看法    你為什么想考研?因為周圍的人都在考研。你為什么想進國企?因為大家都說國企穩定待遇好。你為什么不愿意改變自己?因為周圍的人和你一樣,同樣處于這種狀態!    很多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一旦自己的想法得到周圍人的反對或質疑時,他的這種想法就會迅速打消。有一次有一個客戶來問我,他說他家里人想讓他當老師,但他問了身邊的人,有的人說當老師好,而有的人則說當老師沒有前途,不如進企業。他自己也困惑了,不知道到底是否當老師。    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因此,當你征求別人的意見時,他們只是基于自己的價值觀去思考問題,并不是站在你的立場上。因此,別人的意見到底是否適合你,還取決于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同樣是這個例子,喜歡安穩的人肯定會說當老師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喜歡挑戰的人則肯定會說當老師沒有前途。    每個人都有250位朋友,他們分別出現在兩種場合,一個是你的婚禮,一個是喪禮,而這些朋友有80%是對你毫無幫助,他們通常不會給你正面、積極的影響,當你渴望有任何作為的時候,他們通常會澆你冷水,告訴你種種的壞處和各種失敗的可能。有20%的朋友,他們是屬于較積極的,會給你正面的影響,而其中又只有5%的朋友則會幫助你,重大改變你的一生!所以,你對朋友們不該一視同仁,你應該花80%的時間跟那些會重大影響你一生的那5%的朋友在一起。    你的路到底怎么走,只有你自己負責。那些曾經給予你建議的人,即使若干年后證明他們的建議是錯的,他們也不必為當初的建議負任何責任。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路只在你自己手中!    錯誤七:計劃趕不上變化,與其如此,不如隨遇而安    很多人會說世事變化無常,與其刻意計劃,不如隨遇而安。貌似說這話的人都很“瀟灑”,但一旦問題來到眼前時,恐怕你就“安”不了了。一是你沒有“根”,就永遠只能四處飄著,永遠也無法活得很扎實;第二,正因為你沒有“根””,所以無法構建你的成長之基,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你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職業永遠無法得到成長;第三,正因為你隨遇而安,根基不牢,哪怕遇到一點點“風”險,你就會無法立足,因為你沒有任何抗擊風險的能力!看看那些在金融危機中被裁掉的都是些什么人吧。如果你沒有構建任何適應競爭、抗擊風險的能力,那么,當下一次危機來臨時(這種危機,或許是別人對你的威脅和競爭,或許是組織結構的調整,或許是并購,或許是倒閉,又或許是一次更猛烈的經濟危機),你會不堪一擊,第一個倒下的就是你!恐怕那個時候的境況,就不會像你今天說話的時候那樣“瀟灑”了吧?    隨遇而安,是因為你的內心在逃避現實;積極行動,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同樣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錯誤八:高學歷意味著更多的發展機會    高學歷的人就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嗎?未必!在我所接觸過的所有咨詢客戶中,最有活力的是本科生群體。而那些研究生則連最基本的競爭意識都沒有。很多人屬于迷迷糊糊地“被”考研,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考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甚至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又有一大批人考不上心儀的專業,被調劑到并不喜歡的方向。真正有明確考研目標的、屬于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一部分的、并且積極付諸行動的,只占了24%。我最近在咨詢的一個客戶,如果不考研,他的發展會更好。而讀研之后的迷茫,再加上目標不明確所走的兩年彎路,其損失已是職業規劃投入的180倍!    并不是所有的職位都需要高學歷人才。那些所謂的高學歷人才,其實能力并沒有與學歷相匹配。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考慮務實的用人成本的時候,高學歷未必會受到重視。    學歷并不能保障你的成功,那只是一張紙而已。真正讓你成功的,是你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如果沒有,對不起,所有的公司都不是慈善機構。    錯誤九:國家單位比較穩定,發展有保障    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這樣的認識。曾經遇到一個客戶,工作十年,好不容易上司高升,遇到一個晉升的機會。憑借自己在單位的能力、表現,他信心滿滿地以為自己會得到這個機會,但可惜的是,他被一個能力并不強的人打敗了。苦等十年得來的機會,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溜走,于是一氣之下辭職,發誓再也不做。提醒那些想進國家單位的人,在進入這些單位之前,你一定要明白“編制”意味著什么,“體制內”和“體制外”又有什么差別,“李剛”到底有什么不同。如果你貪圖穩定,我會告訴你:你肯定會非常穩定,穩定到10年、20年甚至一輩子待在一個職位上,一個級別上,不會有任何改變。如果你渴望這樣所謂的“穩定”,并且沒有任何抱怨,那么,我完全支持你的決定。    錯誤十:這個社會,要想成功太難了    成功很難嗎?完全錯誤!尤其是在當前的環境下,我甚至為之歡欣鼓舞,因為這是最容易成功的一個時代!現實的職場中,工作3年以內遇到職業問題的,占了77%,屬于職業規劃的“重災區”。真正清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并知道如何行動、全面提升和發展自己,沒有職業生涯規劃問題困擾的,只占了3%。也就是說,如果你有了完整的職業規劃,并愿意朝著目標積極行動,97%的人都不是你的對手,你完全可以無視他們的存在。剩下的那3%,你也完全不必害怕,因為中國的企業有足夠的空間和機會,完全能夠讓你與這3%的人共容。那么,既然成功這么容易,為什么還會有這么多的人失敗呢?因為,最厲害的那個對手,其實就是你自己!如果你沒有前瞻意識,只顧眼前,從來不考慮未來;或者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層面上,而從來沒有真正行動過,那么,你將永遠無法打敗這個對手!你現在的失敗狀態,仍將持續!成功,將永遠會與你無緣!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未來的路如何走?家庭的責任誰來承擔?你是想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還是想成為“啃老”或者“蟻族”中的一員?成功與失敗,你到底如何抉擇?你又憑什么保證成功?你是否做好了積極行動的準備?什么時候行動,是現在,立刻,馬上;還是想活著瀟灑、安逸一些,等著”以后再說?”    你現在的選擇,決定了你未來的成長。如果你現在后悔,那么,你以前的走的路肯定是錯的;如果你不想再后悔,那么,從現在開始,就要認真走好每一步,不要再稀里糊涂地過日子!否則,你肯定會成為最失敗的那個人!分頁:123

30歲后,你會站在哪里?  文/風來的文字  現在的你,不管幾歲,過了30歲也好,你眼前的每個當下,都是決定你未來5到10年,你會被整個世界推到什么地方或什么位置的關鍵時刻。人生的策略布局和生涯規畫,很像我們去大城市的車站或交通轉運站搭車,當你想離開這個轉運站,一小時后你會在什么地方,都由你當下買什么路線車次的票,然后坐上哪一班次的車來決定的。  其實,你一直站在狗籠里  有一次我開車載著兒子在等紅綠燈時,看到一位中年男人模樣的廣告舉牌員,站在路口壓低帽沿,等紅燈車子都停下時,他就把手上的牌子舉高。  這時,兒子問,為何同樣是成年人,有的站在路口曬太陽?有的站在快餐店柜臺?有的卻站在百貨公司里吹冷氣?  我回答,這是很正常的事,每個人想站在哪里,會站在哪里,都是自己的選擇。  選擇?兒子怔了一下又問,那么,為何路口那位先生不立刻就選擇去快餐店上班?或是去百貨公司吹冷氣?同樣是有錢賺啊?  我嘆了口氣對兒子說,我所說的選擇,不是他們現在的選擇,而是他們半年前,甚至是三或五年前的選擇。他們現在想站在什么位置,或不得不站在什么位置,都取決于他們在一段時間之前所做的決定,加上本身努力及時間的累積,他們才能站在這個位置,并不是你當下想做什么,就能隨心所欲的。  我不知道當時未成年的兒子是否聽懂,然而,我發現很多已經出社會,年紀也已經是20幾歲的年輕人,似乎完全不懂這個道理。  我看到遇到聽到的20幾歲年輕人中,99%以上都是每天醉生夢死,活在自己世界的夢中人。大部分的年輕人,只要有一份工作,就自認為是很不了起的成就,至少他們覺得自己的表現,已經比那些靠爸族或尼特族好太多了。  我曾問他們,自己認為現在是站在什么位置?30歲后又會站在哪里?他們覺得,不管是什么工作,飲料店店員也好,行政助理也罷,只要他們能賺錢養活自己,就是站在白領階級的位置。至于將來30歲后,他們會站在哪里,他們不知道,但他們肯定自己未來的位置,不會比現在的差。  然而,我想對那些20幾或30幾歲的年輕人說,如果你們安于每月都有薪水領,有地方住有飯吃,偶爾可以聚餐、逛街、唱歌這樣的舒適圈,然后到了月底把薪水花光時,就窩在家里吃方便面等月初的薪水入帳。這樣的人生,其實,是和站在狗籠里的狗貓沒有兩樣的。因為,你們和那些被豢養的狗貓一樣,是沒有自由的。沒有財務自由,沒有逃出籠外去享受更多人生體驗的自由。  如果20幾歲或已經過30歲的人,當下沒有這樣的認知和自覺,5年或10年后,你們還是只能窩在狗籠里,望著籠外的成功者,開著名車住豪宅或擁有高質量和品味的生活,大嘆自己八字不好或老天不公平。其實,你一直是站在狗籠里的夢中人。  這是很殘酷的事實,然而,只要你能全然接受這個事實,開始規畫自己30歲后想站在哪里,在這個當下,你就不再是被豢養的寵物了。  因為,你早晚會打開關住你的狗籠,成為一個擁有自由的成功人士。  工作經驗愈多,起薪就愈低。一位45歲的中年人和一名25歲的小伙子,兩人同時應征路口的豪宅舉牌員。建商對他們說,舉牌一天的薪資是700元。中年人聽完大喊不公,認為自己有3年以上的舉牌經驗,不該和小伙子領一樣的錢,建商應該替自己調漲工資,“至少要有800元吧!” 建商不以為然地指了指兩人身后,一個蓬頭垢面、看不出年紀的流浪漢說:“論經歷,你們誰也不會比他久;至于他的工資,也是700元沒變過!” 是否做得愈久,就該領得愈多?有一篇在網絡廣泛流傳的文章,當中一名想加薪的員工對老板說“我有25年的經驗”,而老板響應他的是:“你沒有25年的經驗,你只是同一個經驗用了25年。”  30歲后,你會站在哪里?  我常問20幾歲的年輕人,30歲后,你會站在哪里?人生的策略布局和生涯規畫,很像我們去大城市的車站或交通轉運站搭車,當你想離開這個轉運站,一小時后你會在什么地方,都由你當下買什么路線車次的票,然后坐上哪一班次的車來決定的。(www.lz13.cn)當你做了決策,當你坐上車,你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接下來你的命運,就是由你搭的火車或巴士決定了,它會載你到哪里,會在什么地方把你放下,你是無法有太多個人選擇的。  現在的你,不管幾歲,過了30歲也好,你眼前的每個當下,都是決定你未來5到10年,你會被整個世界推到什么地方或什么位置的關鍵時刻。當你站在車站或交通轉運站,茫然地對未來沒有目標和規畫,就隨便買了一張票,車來了就跟著人家上,等過了一小時,你也跟著人家下車,才發現自己竟然是來到十字路口,而你能做的就是舉牌度日。這時,你再怎么后悔都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那臺載你來這里的班車,是單向的,沒有回頭班次的命運專車。等你無法回頭,且發現人生、工作、位置和薪水都已經不可逆轉時,你就能看見這種班車的車頭上,寫著令人驚心動魄的三個字:“時間號”。 如何在30歲前成為百萬富翁? 20-30歲,我拿十年做什么 從30歲到35歲:為你的生命多積累一些厚度分頁:123

狄馬:荒謬的苦難哲學    中國人喜歡贊美苦難,認為苦難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從而使一個人變得堅強和偉大。過去有一句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因而,現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歡把自己的過去說得一無所有,幾乎每一個企業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貸無門,最后忍辱負重,不惜腆顏事敵,終獲成功。流風所及,甚至一篇普通的中學生作文也總是喜歡謳歌母親的任勞任怨,含辛茹苦,終將自己拉扯成人。但母親的苦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誰應該對這種苦難負責?做子女的在改善母親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繼續讓母親享受苦難,否則,這些現實的問題是不容回避的。但在這些作品里,現實的苦難遠遠沒有浪漫的抒情重要,不但不重要,好像還應該感謝似的,因為如果沒有這些苦難,母親就沒有發揮“忍耐”功夫的舞臺。    其實,苦難并不總是導致偉大。相反,在很多情況下,它毀壞了人的尊嚴,傷害了人的心靈,扼殺了天才的創造力。中國人在講到苦難時,喜歡引用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的話:“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但幾乎所有的引用者都忽略了前面的幾句話:“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誰也不能說,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仲尼不厄就寫不出《春秋》;屈原留在宮中,就不賦《離騷》;左丘眼明,就不會寫《國語》;孫子腳好,就不修兵法;不韋仍然是宰相,就不編《呂覽》;韓非不囚,就沒有《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圣賢高興的時候就一定寫不成?因而,這是把特殊的歷史情境當成了普遍的創造規律。    實踐當然是檢驗真理的一個標準,但誰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由于歷史經驗的不可重復性,有人獲得了實踐的檢驗權,別的實踐就沒有了檢驗的機會,誰能保證它不是真理?曹雪芹全家喝著稀飯,喝酒也要靠“按揭”,居然寫出了《紅樓夢》,但誰能保證他吃飽喝好就寫不出《紅樓夢》,或寫得更好?    這牽扯到中國人如何對待苦難的問題。苦難在一定的意義上,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質,增強了人自我實現的能力,使得一個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擺脫生命的庸碌,甚至在有限的范圍內,我也愿意承認這種苦難哲學對人的安慰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苦難都能轉化為創造的動力,苦難轉化為創造的動力是有條件的。這首要的條件就是苦難的承擔者必須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對自己犧牲較低價值換取更高價值的堅定不移。當然,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一些人為了取得更高的成就,總是得犧牲在他們看來價值較小的目標,但對處于歷史關頭的承當者來說,這種選擇有時會變得異常殘酷。因為它不僅要犧牲自己的健康、安逸和生命,有時甚至會影響到別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而且更令人喪氣的是,即便犧牲了自己和別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也不一定能換回自己所期望的目標。它需要犧牲者的才力、勤奮和機遇都處于一個比較協調的狀態里。可以想見,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人們的創造精神被苦難和凄慘的生活窒息。在榮譽、金錢和地位的誘惑面前,在只有按照既定的方式生活才能獲得尊嚴的社會里,要讓所有的人都頂住貧困、疾病以及各種世俗專斷勢力的壓迫從事他所心儀的事業,未免是奢望;在離婚、抄家、監禁、殺戮、秘密處決、甚至滅門九族的威懾面前,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扼住命運的咽喉向撒旦宣戰,而大多數人則選擇了投降。在他們看來,自由雖然是好東西,但要犧牲世界上那么多的好東西來保全它,就未必值得。這就是歷史上被處宮刑的人多矣,而司馬遷只有一個的原因。    其次,對制造苦難的人來說,也要有最低限度的容忍。我們知道,身被諸苦成就非凡事業的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犧牲他們認為價值較低的目標來成就他們認為價值更大的目標。但這種犧牲也得有一個限度,一般來說,不能剝奪他們的生命,因為生命是創造一切價值的基礎。仁人志士可以不顧及自己的生命,但如果犧牲了生命也無法換取更大的目標,這種犧牲就變得毫無意義。在生命保全的前提下,犧牲者必須要能得到最低限度的“自由”或者叫“犧牲的自由”。“文王拘而演《周易》”當然是歷史佳話,但我想,商紂王的監獄里一定沒有牢頭獄霸,否則,保命尚且不暇,哪里顧得上推演八卦?進而說明大殷帝國,尤其是羑里監獄當局的管教干部具備起碼的人文素質,否則,怎么能允許一個朝廷要犯在監獄里搞科學研究?孔子一生顛沛流離,晚歲退而作《春秋》,亂臣賊子懼,但春秋諸國都沒有慘無人道的戶籍制度,否則,孔子就有可能被當作“三無人員”收容勞教——即使寫出《春秋》,也可能因涉嫌“泄露國家機密”被秘密監禁;(人生感悟  www.lz13.cn)孟姜女不滿秦帝暴政,千里尋夫,哭倒長城八百里,成為中國最早的抗暴英雄,但如果孟姜女還沒有哭就被割斷喉管,她怎么能成為萬馬齊喑時代的首席女高音?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掛冠歸鄉,寫下一系列膾炙人口的隱逸詩篇,但本人自述尚有“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如果土地收歸國有,房屋又面臨強制拆遷,恐怕他老人家也難吟唱“歸去來兮”;方孝孺恪守儒家經典教義,拒不草詔,被滅門十族,磔裂于市,但如果朱棣讓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就沒有辦法以死來完成他的節烈美名……    中國的傳記作家喜歡描摹傳主的不幸,以為傳主越不幸,他們的人格就越偉大。最終給人一個印象:這些傳主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不是靠他們自身的才華和努力,而是靠苦難本身的孕育。但這無法解釋像歌德、泰戈爾這樣命途順遂的天才;反而,有可能推出一系列荒謬的結論:如果說苦難是對一個人有幫助的話,那么楚懷王就成了推動中國文學事業發展的功臣,因為如果沒有他的迫害和放逐,就沒有屈原的《離騷》和《九章》;漢武帝就成了支持史學研究的好領導,他雖然沒有給司馬遷撥經費,但如果不是他閹割了司馬遷的話,司馬可能就寫不出《史記》;皇權專制就是好,要是沒有政治的黑暗和腐敗,李白、蘇軾、關漢卿就不會留下那么多牢騷滿腹的詩篇;甚至奴隸制也不壞,要是沒有秦始皇的皮鞭,奴隸們哪會心甘情愿地修長城、筑皇陵?……而且,為了讓這些才子俊逸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最好讓楚懷王、漢武帝、始皇爺爺做得更糟糕些——正如一部汽車,動力越大,牽引力就會越大——作為讀者,我們自然就會收獲的越多。然而,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要求別人犧牲他的利益甚至生命,來滿足自己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精神需要,哪怕被要求者是古人或外國人。    在游覽長城、兵馬俑、故宮、頤和園等名勝古跡時,我們常常聽到一句陳陳相因的話:“這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但解說員甚至是學者們沒有告訴我們的是,“這些古代勞動人民”是不是愿意發揮他們的智慧?這些“結晶”又是怎樣形成的?是由血、汗、水還是葡萄糖析出來的?在我看來,任何一門藝術如果不能體現人類的尊嚴和價值,甚至完工之日就是創造者的生命終結之日,那么,這門藝術之所以留存下來,就是因為后人要研究祖先的恥辱。長城也許雄偉壯麗,兵馬俑也許奇巧無比,故宮和頤和園也許幽深似海,但作為人類罪惡的象征,我們應該首先記住,這些用白骨奠基,充斥著膿血和眼淚的所謂“藝術”只是因為時間的久遠,使我們拉開了距離“審美”。充其量是壞事里面衍生出的好事,不值得贊美。就像強奸使一個寡婦懷孕,使她晚年的生活有了依靠,但不能因此贊美強奸;流氓將一個少年的腿打斷,使他沒有資格報名服役,從而避免了“為國捐軀”,但不能因此頌揚“打斷腿”;一惡棍無端將一男子閹割,使他沒有機會犯生活作風問題,但不能因此炫耀說:“還是閹割好哩!”……    一切沒有選擇的行為,在道德上都是沒有價值的。你表揚一個太監守貞操,就像在我們的時代你表揚一個下崗工人勤儉節約,農民衣著樸素一樣沒有意義。只有當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良心選擇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時,我們的“犧牲”才是有價值的。也就是說,善惡在個人不能負責的范圍內是沒有意義的。一件我們完全不能把握的事件,在道德上就既沒有機會獲得好評,也沒有機會招致惡損。在皮鞭和棍棒下被動地從事一件他完全不得已的工作,和頂住輿論的壓力,毀家紓難,成就一項他認為有價值的事業,這二者是有天壤之別的。如果不問選擇和被迫的區分,一味贊嘆受難者的勤勞勇敢,即使他們的工作真對后人有意義,也顯得全無心肝。    由于和意識形態“捆綁銷售”的時間太長,中國的文人學士喜歡把一切問題都“泛道德化”。一座諾大的城市十里不見廁所,市民忍恥到墻角排泄,論者歸結為“素質低”,而全然不管市政當局的不作為;一個鄉村教師三十年如一日,省吃節用,自費買磚,親自手提肩背,將一座學校背上山,媒體高度贊揚“劉老漢”的“主人翁精神”,而只字不提教育部門的失職對一個老人的身心摧殘;一個云南鄉村的女郵電員工資不夠坐車,步行穿山,獨自往返數百公里,好多地方要靠溜索穿越,記者采訪完畢,只是一個勁地稱贊她的任勞任怨……這種冷血文化培養出的冷血道德魯迅稱之為“瞞和騙”。“瞞和騙”的要訣在于,閉上眼睛,繞開真實人生,把一切需要改良的現實問題轉化成一個無私奉獻的道德自律問題,然后用形而上的空洞抒情代替形而下的技術改進。苦難和苦難的制造者就這樣一起消失。“亡國一次,即添加幾個殉難的忠臣,后來每不想光復舊物,而只去贊美那幾個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過之后,也每每不思懲兇,自衛,卻只顧歌詠那一群烈女。”(魯迅《論睜了眼看》)看來這種“乾坤大轉移”的法術自古有之,于今為烈。    那么,誰是這種犧牲道德的最后受益者?當一些人無論是心甘情愿還是受人哄騙地出售了他們的體能和智力時,誰是這種廉價產品的真正買方?從中國農民的身上我看到了這種道德加減的最后得數。中國農民幾千年來忍受著非人的苛待,兵來如篦,官來如剃,換來的只是一句“吃苦耐勞”的道德美譽,而幾千年來他們的善良、隱忍是不是提高了執政者的道德水平呢?是不是使得治人者有些許的良心發現而減輕壓迫呢?或者干脆反過來說,是不是在更大程度上出現了相反的變化呢?時代發展到今天,人們打死一只狗熊或獼猴都要判刑,但打死一個農民卻像踩死一只螞蟻一樣,有時還會成為晉升的資本。牛馬般地付出,綿羊般地忍耐,換來的卻是虎狼般地侵害,那么,這忍耐究竟是助惡呢,還是揚善呢?而幾乎所有腦滿腸肥的“城市貴族”,甚至是專家教授,開車玩一回“農家樂”回來都盛贊農民的樂天知命,而他們哪里知道隱藏在這笑容背后的是永無止境的傷害積淀而成的無奈。無數次的哀哭使他們知道,哭沒有用。沒有人因為他們哭喪著臉而給予幫助。德蕾莎修女自述,她在印度貧民窟里幫助的人,從來不上教堂,因為衣衫襤褸;不會哭泣,因為沒有眼淚;從來不祈禱,因為沒有用;甚至不會請求,因為沒有人會理他們。中國農民從來不上教堂,是因為沒有教堂;從來不請求,是因為上帝聽不見;經常笑逐顏開,是因為不用擔心有人會罰他不當農民;不害怕死亡,是因為到地獄也不過就是在水深火熱中種地(服苦役)。    誠然,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可供人們選擇的自由總是有限的,但在自由競爭的社會里,人們知道,只要我肯犧牲一些在我看來不重要的價值,加上努力,就總是可以達到目的。再也沒有比我十分清楚無論我怎樣努力都不能改變命運更令人絕望的了。一個人的處境可以不理想,但他如果知道這只是因為我自己不愿放棄安逸,開辟新天地;只要我愿意,就沒有那個人或組織可以阻止我追求幸福的進程,那么,這現狀就變得可以忍受。在這兒,忍受不忍受苦難,何時動身追求新的生活,新生活的標準是什么,完全由我自己決定,不是任何領袖或巨型組織灌輸的結果。    當然,在最好的情況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選擇自由,但這不能成為某些人和組織剝奪別人自由的理由。社會也不能養活一批專門替別人選擇幸福生活的人,新聞機構除了報道真相沒有教人安分守己或冒險進取的義務。即便是這樣,不幸和悲慘的事情仍然會隨時發生,但它與有意識指導人們生活的社會不同的是,這種不幸不是官長和當局合謀的結果,非人為的力量是造成貧富、好壞等不平等現象的主要罪魁。因為它是非人為的,所以這種力量不管是來自市場,還是意外(上帝),它對人尊嚴和心靈的傷害程度要比有意識加諸的苦難小得多。區別之大正好比不小心摔倒和被人有意絆倒。    中國人,尤其是那些從皇帝身邊討來了紙筆的人,先是大言欺人,要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老老實實做順民,做奴隸,不但要做奴隸,而且要從奴隸的命運中尋出美來。時間長了,就自己也糊涂了,只能自欺,騙己。災難和苦痛一來便背誦亞圣語錄:“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而問題是這“苦”、“勞”、“餓”、“空”、“亂”真是由天降的嗎?如果真是由天降的,它使人掉價的程度當然要小得多,但我懷疑中國的圣賢鴻儒們多數時候是把人降的疾苦委之于天。因為災難和痛苦如果是人為的,立即就存在一個如何改良的問題,于是眼睛一閉,嫁禍于天,萬事大吉。    最普遍的人情是:如果疾病、災難、困頓來源于一種不可知的力量,這種力量你把它稱作“上帝”還是“天”都無所謂,要緊的是這種力量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而且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你的懊惱不是針對某人的懊惱,你的悔恨不是針對某種勢力的悔恨,而且你相信,只要這種力量是來源于“天”的,那么,“天”就不可能在任何時候、任何事情上都賜給你不幸。老子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指天地是一個自然存在,無所偏愛。但你如果知道你的命運是被一些與你一樣有缺點、會跌倒、能說謊、有罪性的人控制的,而且這種控制是很難擺脫的,除非你肯犧牲自己的尊嚴,出賣自己的色相和金錢使那些能決定你命運的人改變決定,你就沒有辦法使情況好起來。上教堂不行,因為教堂是針對上帝的呼求;去法院也不行,因為凡是能有意識陷害你的社會,所有的權力都是穿一條褲子的。這時,你就真成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世界上最孤苦無助的人了。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擴大選擇的自由,盡量減少犧牲的程度和人數,但在個人選擇個人負責的公民社會建立起來之前,我認為,最迫切的任務是政教分離,讓上帝的歸于上帝,愷撒的歸于愷撒。具體地講,就是將道德從社會實際事務中剝離出來,不要一味慫恿年輕人吃喝玩樂,做新時代的“稻草人”;也不要一味宣揚“苦難哲學”,讓人們沉醉其中,無怨無悔,尤其是當號召別人“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人本身就是“萬難”的制造者時,這種“苦難哲學”就尤其顯得別有用心。分頁:123



台中竹炭纖維超吸水懶人包巾推薦 桃園有機毛巾布蝶型包巾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的材質是否會引起過敏反應?台北仿麻布寶寶睡袋推薦 台南短毛絨防踢被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在哪裡可以購買到?
( 創作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yw9pbt60241&aid=18012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