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立報社論:得獎與產業發展瓶頸
2011/11/08 23:23:05瀏覽49|回應0|推薦2

台灣立報2011-11-08 20:28 作者:社論

  「得獎」的相關議題,最近幾年在本地頗為熱門。數學、物理等奧林匹亞競賽,被炒作成新生代知識能力的指標;設計師參加iF、紅點的獲獎數目,國人參與國際發明獎的成果,則被視為是創新能力的標竿;數週前金鐘獎相關爭議的微言大義,更讓人感受到獎項的重要性。對於本地人而言,獎項,是專業能力的指標,不過,更多的時候,是被看成形象、行銷的一環。

  過於重視獎項,其實是不正常的狀態,它顯現了產業發展已經進入瓶頸。

  獎項的得主向來與常人的一般水準有很大落差。最明顯的是奧運等體育獎項,幾個受過專精訓練的「特種部隊」表現,與一般不怎麼運動的國民體育能力完全不相干,百米賽跑的世界記錄向9秒挺近,每年均有進展,但是一般人的跑步能力,百年內幾乎原地踏步。

  說穿了,獎項就是形象、宣傳的一環。國家用體育、智力等競賽項目宣揚國威,甚至把它當成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抗、較勁的場域。企業用品牌排名、5百大企業,作為企業形象宣傳的基礎。設計師、發明家則是靠著設計獎、發明獎,做為個人行銷的起點。

  這種狀況看似合理,其實顯現產業、發展的危機。因為,產業競爭力、個人能力的展現,原本應該靠著日常表現而廣泛累積。以產業的運作能言,銷售出去的商品,自然會讓消費者、上下游客戶看到產品的水平;設計師只要不斷的有成果發表,特別是透過業界的產品,自然可以呈現設計師的能力;導演、演員的實力,只要有作品持續完成,就有一定的能見度。

  但是,台灣目前的狀態卻完全反其道而行。產業在同業間的能見度,主要的依靠似乎是特定媒體主辦的獎項,而不是日常的商業運作,商業界跟消費者的直接接觸,不是透過產品,而是間接透過獎項。設計師的設計創意,無法與業界結合,只能藉由國外的獎項肯定後,再挾著外人的加持,來承接本地產業的委託設計案。它所顯示的狀態是,訊息流通的管道幾乎被窄化、限縮到特定獎項,業界接觸設計師、消費者接觸產業,幾乎無法依靠,也不信任實際的體驗,而要依附某種權威的肯定。這是產業、文化發展的警訊。

  近日的金鐘獎爭議,更顯示其中的危機。金鐘獎的爭議其實來自於本地影視產品行銷,以及藝人赴外,特別是前往中國就業的困境。得獎與否,成為藝人、製作團隊在台灣以外地區能見度的關鍵指標。它背後所顯示的意義是,在本地以外的同業,要採購台灣的影集、雇用本地的製作人才、演藝人員,其訊息的獲得管道主要是依賴少數的幾個獎項。也就是在此背景下,得不得獎、由誰評審的議題,其矛盾才會顯的如此尖銳。

  這種狀態卻與國外的狀況完全不對等。本地廠商所接觸的國外設計師,其資訊來源不是獎項,而是相關的商展,甚至是從既有的發表作品中去進行評估。本地代理商在引進國外品牌商品時,依據的不是商業媒體的評比、排名,而是該品牌在國外市場的一般表現。本地影視業者在採購國外影集、電影時,評估依據不是影展得獎名單,而是影展所延伸的作品交易平台。

  台灣理解國外同行、同業的管道,很廣泛、很多元,然而,場景一更換,狀態完全不一樣。台灣的產業、人才能讓人理解的資訊管道,立刻壓縮到只剩幾個特定的管道。這讓台灣對於獎項顯得很飢渴,擠破了頭就是要以得獎為要務,甚至在相關領域內,還形成了某種「國外得獎、再行銷島內」的「國際獎項學」。表面上,看似一種對於自身位置、自我形象認同的焦慮,其實,內在的動力是來自於發展的困境。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5823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