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29 22:26:36瀏覽136|回應0|推薦1 | |
媽媽本身為殘障人士,極富愛心,將房子便宜租給一位80歲獨居殘障老伯伯,人老體弱多病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病繁不及記載,其個性非常古怪乖離,極不願意尋求奧援,加上可能怕花錢打死不願去醫院看病,前三天忽然在租屋處門口雙腿麻痺發黑無法走路,自行爬回房間,三天來直躺床上,我媽媽每天過去探望見他只有喝水,既不請人幫買便當,也死不肯去就醫,昨(6/29)下午5點多,房客打電話過來說一F那位老頭子好像快掛了,叫我們趕快去處理,我父爸趕過去房間探查不得了,老伯伯已陷入昏迷不省人事,呼吸急速好像快斷氣的樣子,速撥119救護車協助,雖短短幾分鐘,車上救護入員也一直與我爸爸通話,指引簡易急救處理: 趕緊將老伯伯拉起來背後墊枕頭,一直呼喊搖他,送到敏盛醫院後,危機才得以解除。 爸爸說: 1.從醫院回來後,內心充滿法喜,因助人、救人為快樂之本,願快樂分享這份喜悅。 2.快樂的效用-好家在沒變成兇宅,嚇跑光光其它房客,免喝西北風、陽光餐。
塔爾教授認為快樂不是一種「零和遊戲」,自己的快樂並不必然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快樂可以在人我之間分享,而不減損其份 量。這就關連到對快樂的想法,有些人認為快樂是建立在欲望的滿足,如告子說「食色性也」,有美食、美色就快樂;更進一步則是對名利的逐求,如賺大錢、擁有 令人稱羨的職位等。食色名利數量皆屬有限,你有、我就沒有,人人就必然要爭奪得頭破血流,而不能無限分享了。可見塔爾教授提倡的快樂不是出於物欲,而是內 心的快樂。塔爾教授將快樂比喻為引擎,「腳踏實地的樂觀主義」可推動個人與社會的幸福,故有道德意義。這又涉及對道德的解釋,儒家不反對在行為、結果上促 成眾人的幸福,但要問的是這心願從何而來?依王陽明之說,道德的源頭是「一體之仁」,亦即人我 相互感通、愛人如己。塔爾教授所說不算錯,但不夠充分。
塔爾教授舉了不少有趣的實例,來說明「快樂的效用」和「快樂可分享」的道理。前者有一項研究:讓醫生在討論難題前,先聽醫學 人文觀演講、吃糖果或什麼也不做,糖果那組表現最好。我想應該不是糖果加了料,而是聽演講這種外在灌輸方式,未必能喚醒道德實踐的熱情。相較之下,吃糖果 是純粹放鬆,心情較佳。反過來說,若能喚起熱情,效用應當大於糖果。後者談到「自私」問題,如前所述,追求快樂是否等於自私,要看快樂的種類而定。內心之 樂固然是一種私,但這種「私」若透過身教,對別人產生積極影響,則也有「公」的意義了。
主 題二即教育心理學上常講的「比馬龍效應」,又稱自我應驗預言。如果你相信自己表現優秀,則常會有好結果,而印證了先前的預言。前陣子十分火紅的《秘密》這 本書,便是擴大解釋此原理,認為只要專注想像某物,某物就會自然降臨而「心想事成」。塔爾教授身為嚴謹的心理學家,不完全贊同這種宗教化、神秘化的論點, 認為應以現實經驗仔細檢證。儒家也是以修德而非祈禱為重。他又舉出幾項實驗,令人驚嘆潛意識的奧妙。人會受到各種線索的暗示,喚醒深植潛意識中的信念;這 些信念反過來又影響人的身心表現。如Roger Bannister挑戰醫學上人類跑步速度的極限,當他破紀錄後,其他跑者腦中的刻板觀念也隨之破除,紛紛取得相同成績。又如Rosenthal的實驗: 開學時告知老師某班「有學習潛力」,期末全班成績甚至智商都會提升,儘管事實上這班素質沒有特別好。可見人人都有學習潛力,只是有待開發。Langer請 老人到「懷舊別墅」度假(類似Cosplay),竟發現老人身心變年輕。極微小的暗示也會有差異,如Barge潛意識影射與「老」有關的字,發現受試者的 記憶力和步伐衰退,反之亦然。儒家重視「詩書禮樂」的薰陶教化,也是基於相同原理吧!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