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5/03 08:42:30瀏覽103|回應0|推薦0 | |
支架地下化在國外已經是很普遍的技術了 美國有Duckbill, 英國有Platipus, 德國有Gefa, 日本有Toho Leo等公司都有類似的產品. 2004雅典和2012倫敦奧運, 以及去年完工, 由建築大師Louis Khan設計的紐約四大自由公園(http://www.dezeen.com/2013/01/25/four-freedoms-park-by-louis-kahn/). 都採用地下支柱 而且在去年珊迪颱風橫掃紐約時, 樹木仍屹立不搖, 台灣許多由日本及國外設計師設計的私人案場也都可以看到支架地下化.
一棵樹一般用三支地錨就可以了. 然後將三支地錨的鋼索尾端以鋼索或強力織帶綁住土球, 使土球牢牢的綁在三支地錨上, 就可以提供穩固抗風的效果了. 地錨支架因為是利用固定土球來固定樹木, 所以土球太小ˋ不完整ˋ裸根苗以及搖樹幹土球就分離的苗是不能用的. 但這也可以杜絕目前明明設計的是袋盆苗, 卻被交貨裸根苗的問題.
南台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所的莊承鑫副教授曾經針對杉木支架及美國Duckbill地錨做過比較, 發現地錨的固定力是遠遠大於杉木支架的. 他的結論摘錄如下(檔案很大, 如果對整篇研究有興趣, 請來函索取) 結果與討論 • 支架需確實打入地底下,增加打入深度或支架直徑,皆可稍微提高支撐強度 • 大樹固定時間長達兩年,杉木支架與綑綁的繩索易腐爛毀損或遭破壞,需定期維護與更換,否則形同虛設 • 綑綁的繩索需隨著樹木生長調整鬆緊度,以避免妨礙樹木生長。 • 後續需要較多的維護工作,才能維持支撐能力 結果與討論 • 可依據所欲移植大樹的大小,選擇適合的型號 • 地錨式支架所產生的支撐力,明顯優於傳統固定工法 • 增加大樹土球直徑,可增加地錨固定的力臂長度,提高固定能力 • 無需後續的維護與調整,仍可長時間持續提供有效的支撐性,減少維護成本 • 不會對樹木生長造成影響或拘束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