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5278 cc論壇禁外連 北京談心靈契合 何妨先從香港做起
2014/10/08 19:57:58瀏覽154|回應0|推薦0
上圖為今年9月28日香港為爭真普選抗議情形。下圖則為1989年5月17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人民阻擋車子前進情形。美聯社 習近平最近談兩岸關係,使用了「心靈契合」這個新語彙;倘若北京心存此念,「心靈契合」何妨先從香港做起?

周日夜間,香港學聯與港府官員進行首場「對話籌備會」;昨天周一上班日,在占中人員「不撤離/開通道」的狀態下,香港大致回復了政府上班及小學以上學校上課的情勢,港府亦未對仍占據街道的群眾清場。

客觀而論,這是港府及抗爭群眾間十分值得肯定的共同成就,也可能是這一波官民對峙覓得出口的關鍵性拐點。若與泰國及烏克蘭的群眾風暴相比,或與天安門事件對照,此次占中風潮經此轉折,倘能出現一個各方大致銅風玲-台中能夠相互接受的解決方案,則此次香港事件亦不無可能在舉世民主運動中創造出一個新典範。值此風暴中出現曙光之際,我們期望北京、港府及抗爭的港民皆能以創造典範自期,使得此一可能負向發展的事件,能在香港歷史、中國歷史上展現重大的正面意義。

責任主要在中南海,方法則是必須追求北京與港人的「心靈契合」。簡單一句話,如學聯所說:「政治問題政治解決,政府商討及讓步是唯一辦法,不能只教市民撤走及解散,自己則寸5278 cc論壇禁外連步不讓。」當胡椒噴霧及催淚彈不能解決問題時,北京必須另覓能與港人「心靈契合」的辦法,那就是不能寸步不讓。

如今回顧,「假普選」根本是出自官僚慣性思維的「莫須有的議題」。為什麼北京堅持「普選」須經「篩選」?又為什麼認為若不經「篩選」,就一定會選出「不愛國/不愛港」之人?以香港與大陸的依存關係,北京因何沒有自信能以「絕對多數制」來贏得香港的「真普選」?何況,難道永遠要用催淚彈及警棍來維持「假普選」?在這一波占中風潮中,北京不啻是在全力維護這個已成為撕裂香港之凶器的「莫須有的假普選」。這不但顯露了北京的理屈與心虛,更不啻嚴重地毀傷了鄧小平所創「一國兩制」的歷史聲譽。北京如今應當已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在「一國兩制」中,紐幣催淚彈不可恃,追求「心靈契合」始是正辦。

處此情勢,北京是理屈與心虛的。例如:北京談的「法治」,是占中妨害了市民生活;但占中者主張的「法治」,則是「假普選」根本違反了民主政治的「法後之法」。今日香港,是主張「假普選」者擁有催淚彈,但主張「真普選」者只能占據街道、面對催淚彈。如此,「心靈契合」將從何談起?

其實,在香港舉行「特首及立法會議員真普選」,是「一國兩制」的應然及必然歸趨。這當視為鄧小平以降中共三代領導班子的政治承諾,更是維繫香港社會「心靈契合」的不二路徑。此際,北京當局應將趨近「真普選」,視為兌現鄧小平政治承諾的共同責任,亦視為中共政權一方「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的政治實驗田;也就是說,應當視此為政治的昇華與成就而盡力加以完成,不應視之為政治負荷而欲以催淚彈來對抗民意。然則,北京即無理由在「真普選」上「寸步不讓」。

在當前情勢中,北京的政治資源豐足,而抗爭者的組織性及持久性較弱,且又逐漸面對反占中的社會壓力;北京不應以短視眼光操作,想要以力壓人,而應「解放思想」,向久遠及高大處來找尋解決方案,也就是真正從重建香港社會「心靈契合」處,來解決「假普選」引發的民意爭議。北京若有自信,若不心虛,自有「讓步」的空間;這當然不應視為只是對抗爭者的讓步,更應視為北京當局藉此提升了自己的政治境界,也保全了鄧小平「一國兩制」的聲譽。準此,也就無須用「看誰讓步」的角度來看今日情勢,因為這正是中共主動創造政治昇華與成就的難得機遇。

契機似已出現。港府宣示「推遲第二階段政改諮詢」,且聲稱「對話大門永遠開著」;北京不會讓港府開著「對話大門」,卻「寸步不讓」吧?與天安門坦克車清場、泰國紅黃對抗及烏克蘭撕裂國家對比,此次香港風潮能走到今日出現緩解契機的地步,誠屬不易;北京若真想在香港實施「心靈契合」的「一國兩制」,首須提升自己的政治境界,不能「只教市民解散,自己寸步不讓」。

心靈契合,何妨先從香港做起?



1492758FC538836B
( 創作浪漫言情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r99pp35r&aid=18009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