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01 06:52:04瀏覽572|回應0|推薦1 | |
文╱郭明裕(小兒科醫師) 脂質攝取後進入人體,高密度脂蛋白(HDL)因只含膽固醇(20%),故歸類為好的脂蛋白,負責把血管上的膽固醇帶回肝臟後排出體外。至於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因含高量的三甘油脂(50%),很容易脫去三甘油脂,在血管中變化成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因含高量膽固醇(48%),故歸類為壞的脂蛋白。 當含高量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被過氧化成自由基,就成為有害的物質,附著於血管壁上,引發巨噬細胞包圍膽固醇(發炎現象),形成泡沫狀(粥狀),如果再加上鈣離子與單核球聚集,血管壁就會硬化。如果此時血小板流經有動脈粥狀硬化的冠狀動脈(心臟外主要供應心肌氧氣與養分的3條重要動脈),很容易形成心血管栓塞,血栓太厲害,就會引起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目前已是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西方高脂飲食是主要禍首。 多吃魚的益處 住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因長吃深海的鮭魚與鱈魚,很少有心肌梗塞。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吃魚的人比不吃魚的人,引起心肌梗塞少44%。日本北海道漁村的人,長年吃鮭魚與鱈魚,最長壽且少有心肌梗塞與癌症。其原理是:深海的鮭魚與鱈魚因含豐富的Omega-3未飽和脂肪酸EPA,可使膽固醇被取代,降低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與低密度脂蛋白(LDL),減少動脈粥狀硬化與栓塞形成,心肌梗塞就少。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搬到丹麥後,天天吃漢堡與炸雞,心肌梗塞又多起來,可見多吃魚的飲食,才可以減少粥狀硬化,降低心肌梗塞發生率,而不是人種的關係。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