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濟增長引發印度自殺潮 ----世界新聞報
2009/10/28 20:36:52瀏覽639|回應0|推薦0

2009-10-21

今年的十月份還未過半,印度便接連發生了幾樁新興企業主舉家自殺的悲劇,引起印度社會熱議。《世界新聞報》報導,記者每天在翻閱度當地報紙時,經常會看到此類有關自殺悲劇的報導。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舉家自殺的事件時有發生,引起了全社會對這一現象的強烈關注。本報記者在對這類悲劇感到痛惜之餘,也認真探究起自殺事件頻發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中產階級舉家自殺

據印度媒體報導,本月07日,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市一名55歲的商人辛哈在面臨破產壓力後,開槍射殺自己的妻子和一兒、一女後上吊自殺。這個家庭的悲劇在印度掀起了一陣漣漪,一些評論家在電視節目上對目前印度社會急劇變化下人們的壓力陡增等問題議論紛紛。辛哈的悲劇並非絕無僅有。本月02日,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名38歲的青年企業主管巴札克由於面臨無法解脫的財務困境,與妻子共同自殺,自殺前還用毒藥毒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此外,今年07月和03月間,印度也分別發生過一對夫婦,以及一家四口(一對夫婦和兩名女兒)服毒自殺的悲劇。在《世界新聞報》記者看來,以上這些悲劇還只是見諸報端的少數案例而已,更多類似的事件並未引起媒體和社會的關注。

印度國立尼赫魯大學知名社會學家尤甘達‧辛赫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這種以死作為解脫的家庭自殺悲劇,在貧苦人家或上等社會裡並不常見,主要發生在新興的中產家庭裡。這是因為“上等社會家庭有豐厚家產作後盾,貧苦人家安於群聚的結構,但躋身中產階級的家庭一旦出現經濟或其他方面的困難,結果常常難以收場。

南部每天有農民自殺

不僅中產家庭屢屢曝出自殺的現象,印度還有一個群體——農民的自殺也格外引人關注。據印度媒體報導,由於今年雨季不正常,印度大片農業地區面臨歉收,許多農民因損失慘重,無力償還前期投入時所欠下的高額債務,因而不得不選擇自殺。今年夏季以來,已經有100多位印度農民因為無力償還欠債而自殺。在印度南部的安德拉邦,幾乎每天都有媒體報導農民自殺的事件。安德拉邦70%的人口以農業為生,由於乾旱導致歉收,在過去兩個月內自殺的農民總數超過25人。這些人中許多是由於難以忍受債主的逼迫喝殺蟲劑自殺的。安德拉邦一位高級官員近日稱,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畢竟印度農民是國民的主體,政府將極為嚴肅地對待改善農民處境的問題。

遭遇經濟和心理困境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印度人走上自殺的不歸路?一名印度社會心理學專家指出:印度發生的自殺,與世界其他地方的大部分自殺案件一樣,悲劇的主角通常是由於遇到了難以克服的社會困境以及自己的心理障礙,才不得不選擇走上絕路。經濟困境是印度人自殺的最主要原因。以本月02日自殺身亡的巴札克一家為例。巴札克向朋友借了錢買房子,卻未料妻子失去教書的工作,在龐大債務待還的困境下,一家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惡化,在無法承受的壓力下,只好一家人走上黃泉路。

此外,人際關係的冷漠也導致一些人在面臨困境時沒有得到及時的疏解。印度精神病學專家阿維德什‧夏瑪指出,印度經濟近年突飛猛進,但在都市地區,人際溝通卻出現了從來未有的冷漠。遺憾的是,許多人在追求經濟物質生活的同時,忘卻了家庭親情的重要,鄰里之間與朋友之間的關係也迅速疏遠,以致很少有人會去關心他人的異常變化,直到悲劇發生。

社會轉型帶來的痛

印度有數千年的文明,印度文化一向崇尚寬鬆、安逸,主張人與自然、人與周圍環境的融洽和諧。印度社會的農業文明延續長達數千年,一直沒有跨入工業階段。即使經歷殖民地階段以及獨立建國,印度次大陸上也從未發生過動蕩的大規模戰爭和革命。印度上世紀90年代開始經濟改革後,經濟騰飛開始蓄勢待發。新世紀,印度經濟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前,印度連續六年經濟增長率一直維持在8%9%的高水平上。然而,任何社會經濟的進步都不可能在毫無代價的基礎上取得。

耳聞目睹印度經濟社會這些年的變化,《世界新聞報》記者認為,印度在取得巨大經濟進步的同時,卻也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文心理環境方面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拿印度農民自殺來說,這些年印度農業環境一直在惡化,再加上人口不斷增長,農業向工業的人口轉移卻進展不大,這就導致農民在有限的土地上需要承載更多的負擔。再加上政府推行農業改革,農民在灌溉、化肥、農機設備和高科技種子等領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政府銀行信貸有限,農民就不得不向高利貸者求援。印度總理辛格最近指出,面對國際激烈競爭的環境,印度別無選擇,只能把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率作為首要的目標。但與此同時,印度政府也將盡力避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惡化,努力增強人們的社會安全感。

新聞點評:社會和諧才能減少自殺

自印度經濟近年突飛猛進,但在都市地區,人際溝通卻出現了從來未有的冷漠。許多人在追求經濟物質生活的同時,忘卻了家庭親情的重要。普天之下,人都是熱愛生命的,這一點對來自任何國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來說都沒有區別。印度是個全民信教的國家,印度人民普遍相信生命輪迴之說,但盡管如此,印度各主要教派都鼓勵人們熱愛生命、善待人生。例如,印度教雖然認為人的性靈可以在各種軀殼之中多次轉生,但做為人身的這一生卻是性靈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輪迴。因此,印度人和無神論國家的居民一樣,如果不是遇到難以逾越的關卡,都不會選擇主動去結束生命。

然而,自殺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無論從政府,還是個人層面來說,都應該1.樹立正確的觀念,努力建立一種2.融洽和諧的社會機制,使各種矛盾問題都能在一定限度內得到解決,同時3.為社會弱勢群體建立救援機制,到那時,自殺這種社會現象才會逐漸減少。

記者隨筆:十年前後不一樣的印度

《世界新聞報》記者上世紀90年代曾長期在印度進修和擔任常駐記者。然而,如今時隔十年後再次來到印度,回思當年田園牧歌般的時光,對比今日喧囂競爭的滾滾煙塵,真有恍如隔世之感。本報記者親身經歷過這樣一件事:90年代初期,記者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尼赫魯大學進修。有一天,記者乘坐的出租車與另一輛車發生了碰撞,兩輛車的司機下車爭執了起來。這時周圍的路人立即圍攏過來,但大家不是圍過來做看客,而是七嘴八舌地就兩車碰撞的事發表看法,主持正義,最終兩位司機在路人的勸說下友好地解決了問題。當時新德里市民淳樸的民風給筆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然而,去年記者作為常駐記者再次來到新德里,卻看到了一幅完全不同的畫面。街道上的人們似乎都是行色匆匆,很多人的臉上呈現出淡漠的神情。路邊也時有發生鬥毆,但卻再也見不到出頭主持正義的路人。印度報紙的頭版和社會版充斥著搶劫、殺人、自殺等惡性案件。記者不由得深思:經濟迅猛發展注定要以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惡化為代價嗎?印度媒體也經常在討論這一話題,但卻沒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44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