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比 AKG K376 Android智慧型手機專用 耳道式耳機
2014/12/12 00:16:48瀏覽35|回應0|推薦0
<

許多人分享手機使用心得,鮮少看到分享手機配件心得,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這款AKG K376 Android智慧型手機專用 耳道式耳機

在逛街時,也有看到不少攤販賣,但價格不親民,其餘可接受價位,都是不知名品牌

不敢下手購買,以往像服飾、零食、3C在網上購入,這次就購入配件吧

物件包裝很好,實品跟網上圖片也沒什麼色差,大家可以安心選購哦



FOR Ur<br>STYLE

特色:



AKG K376 Android智慧型手機專用 耳道式耳機 







勸敗文



















 








AKG K376線控通話耳機除了提供妳猶如錄音室聲音的品質外,

還能讓妳透過『一按鍵』輕鬆連結外在世界。





 



























 


購買需知





特點:

一鍵式線控麥克風,與大多數智慧型手機相容,播放、暫停,接聽和結束通話

屢獲殊榮,AKG秉持錄音室品質再創新

封閉式鋁質外殼

超輕,超軟三種大小矽膠耳塞套提供優越的舒適感

附便攜袋保護耳機





 



























 








延續K374、K375的簡約外觀設計,K376除了提供悅耳的聲音,還能顧及日常通話的方便性,線控通話兼容大多數智慧型手機。

K376的主要優勢在於容易戴上、舒適且不會造成聽覺疲勞。而當妳需要忙碌時可輕易收納於保護袋隨身攜帶。9mm的驅動單元提供了12HZ-24Hz的頻率響應範圍。而其輕巧的設計和舒適合耳的耳塞,讓妳幾乎忘了它的存在。其內嵌的“一鍵式”線控允許您播放和暫停音樂,而內嵌的麥克風,能讓你進行對話。K376提供藍色或白色可選。





錄音室金耳朵 奧地利AKG























奧地利有”歐洲的心臟”之美稱,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則是”心臟中的心臟”。18世紀以來,隨著當代優秀君王的奮力改革,使得奧地利維也納一躍成為當時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更因此獲得了”音樂城”的美名。AKG這個您耳熟能詳的品牌,就是來自18世紀以來,古典音樂的中心– 奧地利維也納。正因如此,AKG的耳機總能帶給我們悠揚美好的音樂饗宴。1947年物理學家RUDOLF GOERIKE與工程師ERNST PLESS的公司在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成立,初期做的是戲院的音響設備。1949年推出第一款頭戴耳機K120 DYN,1959年推出全球第一支外殼開放的壓耳耳機K50。1965年由於電視的大量普及,他們毅然決然停掉了戲院用的設備,轉而集中資源於麥克風與耳機的研發。1965年推出了與人類聽覺相符的高傳真耳機K60,1969年推出可以調整振膜到耳廓距離的K180,1987年推出雙震膜半開耳機K280 PARABOLIC,1989年推出頂級動圈耳機K1000。時至2010年,64年後的今天,AKG依然持續在專業聲學領域貢獻心力。他們的產品憑藉著歷史長期餵養的高文化素養,沉穩踏實的表現出其獨特的音色,值得您細細品味。









 



功能:


  • 台灣公司貨 一年保固


  • 附便攜袋保護耳機


  • 線控功能支援Android


  • 三種大小矽膠耳塞提供優越的舒適感


  • 封閉式鋁質外殼




規格:




類型 封閉式(耳道式)

單體尺寸 9mm

頻率響應 12Hz to 24MHz

靈敏度 1mW/120dB

阻抗 16 ohms

最大輸入功率 10 mW

輸入插頭 3.5mm

耳機線長度 1.2m

耳塞套 3對矽膠耳塞套 (S, M, L)

其他配件 收納袋



商品網址
https://tw.partner.buy.yahoo.com:443/gd/buy?mcode=MV9VM1hyTS9GZHRTTDVJY0gvakM5OU5pRFBlSzk3a0RtclBDeTVEd3RCK080PQ==&url=https://tw.buy.yahoo.com/gdsale/gdsale.asp?gdid=4791555

哪裡買最便宜,開箱文,心得文.試用文,分享文,勸敗文,比較,推薦.評比,評價,實測,勸敗文,雙十二

3C展,限定版,超商取貨,部落客推薦,連假,聖誕節,資訊展,資訊月

SONY Z3 新旗艦現貨開

勳風泡腳機<br>結帳折300

下方這些是看網上看到其他人有推薦覺得也不錯,已經列入試用名單,可以參考看看~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d89te82j&aid=1959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