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配開店異國街 另類特色商圈
2009/07/06 14:11:43瀏覽1311|回應0|推薦4

【本報記者吳佩玲、葉英豪、游文寶/專題報導】桃園縣外勞多達7萬人、外籍配偶4萬2000人占全縣人口6%,這些深邃臉孔、深色皮膚的外籍人士,每逢假日在火車站、天主堂周遭聚集,無形中形成特色商圈,把他鄉變故鄉。

原本荒蕪、尚未開發的桃園市後站地區,10年來慢慢成為異國商店的聚集地,桃園市延平路大林路口至建國路,先前的老舊房舍紛紛掛起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文字的招牌,與台灣商店最大的不同,都是複合經營,兼作餐廳、雜貨店、KTV,來店消費的外勞一次買足日用品,甚至聯誼唱歌、聚會。

桃園市延平路「蘭娜莎莉印尼料理店」,開店18年,印尼華僑陳麗娟與夫婿曾繁鉅,每天清晨4、5時就起床,洗菜準備料理,假日店裡聚滿印尼同鄉。陳麗娟混雜著印尼話、閩南語與同鄉溝通,她說,家鄉蘇門達臘島是福建移民聚集地,在台灣10幾年,「說著同樣的話,感覺上像沒有出國一樣」。

「老闆,來一盤牛肉河粉。洋蔥炒牛肉加辣一點喔。」每天下午2點過後,各家餐廳正要休息時,桃園市桃鶯路陸橋邊「美杏小吃」賓客仍川流不息。阮美杏邊炒著火辣河粉,嘴角不禁露出愉快笑容,因為午後外籍配偶的鄉親大會即將登場。

來自香港的「小雪」,除了夫家,美杏小吃是她交換生活趣聞、苦樂的地方,還因而認識不少外籍媳婦;來自印尼「小青」也說,到美杏小吃聯誼最讓人期待。

國道2號八德交流道附近、八德市和平路「泰國超商」,遠遠地就見到店門前停滿泰勞自行車。老闆瑞娜(譯音)說:「那感覺真的難以形容,只要能為他們解悶,每月回鄉補貨都值得。」

中壢市外勞聚集最多的地方,就屬長江路天主堂、中壢火車站前小公園、新竹客運旁騎樓。元化路更不乏外勞餐廳、超市,沿街泰文、越南文招牌成為特色街道。

「延平路異國餐廳、商店盡出,是後站長期被鐵路阻隔,本國商店難以存活的結果。」桃園市後站里長徐揚帆表示,不排拒異國文化,但是政府應該在都市計畫上做規畫,而不是任地方自生自滅。

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很早就正視桃園縣「異國商店」、「異國街」特殊現象,基金會建議縣府營造一個更友善環境,讓外籍配偶、外籍勞工更能融入台灣生活,也讓桃園縣民眾接納這群新移民。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oyuannews&aid=310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