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4 聯合報社論】
宋楚瑜的高目標與低目標
宋楚瑜未參加三一九遊行,泛藍及橘營出現批判之聲。反過來說,倘若宋楚瑜當天參加了遊行,恐亦不免面對群眾的當面質疑。
這是宋楚瑜當下的處境。他只能在台北賓館及選擇性的場所發功,卻似乎暫時失去了群眾性的舞台。宋楚瑜一時間恐怕不至於出現在綠營的聚會中(三二六遊行)接受歡呼,又怕到藍營的場合中(三一九遊行)被噓被轟。現在的宋楚瑜,看似鮮花怒放,卻失去了土地。
宋楚瑜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轉折?也許他有三個層次的目標。一、高目標:想要透過此一轉折,重組其社會支持,問鼎二○○八年總統寶座。二、中目標:牽制陳水扁,使民進黨「去台獨化」,導正國家方向,但成功不必在我。三、低目標:即使前述目標不能實現,最低標準也要徹底分裂泛藍,且最少要破壞馬英九競選二○○八年總統的勢能,起碼要做到「吾與汝(馬)偕亡」。
就目前的趨勢看,宋楚瑜實現其高目標與中目標的可能性皆不大,但他必可相當程度地實現他的低目標。
先談高目標。宋楚瑜不可能因受到泛綠群眾的支持,而當選二○○八年總統。所以,宋楚瑜若想問鼎二○○八年總統,他應當仍將其支持群眾設定在泛藍領域。但是,就目前趨勢看,以宋楚瑜的風評,他想要重塑泛藍群眾對他的認知,其可能性似乎甚微;且他若想要成為二○○八年泛藍唯一或主要的總統候選人的機會亦不大。凡此種種,皆使宋楚瑜若想當選二○○八年總統的成功率不易樂觀。
再談中目標。宋楚瑜標榜「台獨絕對不是選項」,但民進黨迄今仍稱「台獨至少是選擇的自由之一」(但不一定要宣布台獨)。宋楚瑜恐怕很難將陳水扁及民進黨在此一階段的「台獨隱藏化」,解釋成他已使陳水扁或民進黨「去台獨化」。何況,難道引導陳水扁調整政策,就一定要裂解泛藍?難道改造兩岸關係,就一定要裂解泛藍?難道重建黨際理性互動,也非裂解泛藍不可?
其實,真正使得陳水扁改變策略的是美國與中共所形成的國際大局,及立委選舉泛藍過半的內部政治壓力;宋楚瑜自認是他的「扁宋十點聲明」制約了陳水扁,陳水扁也把這個「功勞」(credit)給了宋楚瑜;但是,太陽升起,只因畢竟要升起,宋楚瑜不能以喚醒太陽的公雞自居。
因而,就中目標而言,實有宋楚瑜做不到的地方;其間做得到的地方,亦絕非出自宋楚瑜一人之功。
至於低目標,分裂泛藍與抵制馬英九,則是宋楚瑜唯一可以實現的目標。連戰曾力邀宋楚瑜回國民黨,並保證「輔選」他出任黨主席;馬英九亦贊同此議。宋如果當時回到國民黨,雖不能說一切皆可心想事成,但也有可以樂觀的局面。退一步說,即使不回國民黨,但倘若他仍留在泛藍陣營,或許也有另一種風景可觀。但是,宋楚瑜如今卻選擇了完全相反的道路;而且,每論及自己在國親交往中的悲情與委屈,必集矢於馬英九。
事到如今,宋楚瑜裂解泛藍之目的已經達成;他自己也走上不歸路。他愈向扁靠攏→就與泛藍愈疏離→泛藍及橘營內部的裂痕就愈大→宋就必須愈向扁靠攏……。對於宋楚瑜而言,三一九出現的批宋風潮,不啻預告了這種螺旋效應的惡性循環已經開始發展。
對於陳水扁而言,只要宋能為他維持泛藍裂解的局面,他即可避免倘若泛藍整合所可能發揮的強大壓力。陳水扁甚至可將不參與三二六遊行的「功勞」送給宋楚瑜,儘管他主要是因國際考慮而作此決定。其實,宋楚瑜為陳水扁建樹的真正功勳卻是:一個破碎的藍營、解構的監督制衡體制、陷於不測的馬英九,另外再附送一個失去政治土地的、買空賣空的宋楚瑜。如今,鐵扇公主陳水扁,已將肚子裡的孫悟空宋楚瑜,化成了一杯生津養生的橘子水。
接下來的情勢將是:宋楚瑜距離他的高目標與中目標愈來愈遠,他就必然愈致力於低目標的深化與實踐。以宋楚瑜這樣一位曾經風靡一時的政治領袖,竟使自己淪為一個主要是破壞性及負面的角色,不啻又為台灣的政治史增添了一則難以理解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