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線充電技術將改變電動車發展
2012/09/20 10:31:47瀏覽217|回應0|推薦0

在環境議題發燒的情況下,充電式混合動力車與純電動車等設計,已成為近年的「明星」產品,其議題也愈受民眾的關注;從各國針對電動車等替代能源交通工具的政策補助,可以從中發現其市場的擴張性的確不可小覷。

由於電動車在市場已愈來愈受到歡迎,在技術上「節能」與「潔能」領域投入的能量,也逐漸受到各方重視。但目前各國再電動車的政策發展,多是以「試運行」名義讓電動車上路,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充電系統未臻安全,而至今無法普及。

電動車系統包含電動車與基礎設施,充電系統尤其是電動車的運行關鍵之一。雖然投入充電設施的廠商日漸增多,但因建置成本極高,一個冰箱大小、可供電動車15分鐘快充的充電站,造價約當新台幣100萬元,相當高昂的成本環境下,目前仍屬「寡佔」市場,僅有少數廠商介入此項領域。

 電動車其實是吃電的大怪獸,以一輛具有100匹馬力的電動車為例,所需要的電力值高達75000W,相當於930台筆記型電腦的用電量。現有技術上,仍多以直接以插座進行充電的插電式純電動車及混合電動車為主流模式,但這樣的技術仍因涉及安全問題而讓人們抱持觀望態度;雖然在九零年代的美國加州曾推動以無線充電規畫的EV1電動車計畫,據汽車製造商說法,由於EV1無法迎合需求而受到消費者青睞的情況下只能默默殞落,但無線充電仍在車廠的注意其可能性的情況下,仍如鴨子划水般持續發展中。

無線充電系統的原理,在於先利用電力經過線圈以產生磁場,再經由裝置在車上的線圈返像吸收電磁場轉換成電能,其優點在於操作簡單且不具危險性,但缺點為電力傳輸功率較低,對急速充電的迫切需求並無法滿足。但自從2007年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發「磁共振」充電模式成功,由於功率及充電距離的擴張(從公分到公尺),因此重新受到關注。包括車廠Nissan、Toyota及GM,以及Qualcomm與Intel等科技廠的投入,至今年已有廠商進入實證階段,提高無線充電在車用市場的發展可能性。

有廠商認為,在無線充電技術發展成熟後,現況需要插座做為充電連結的技術可能會出現變革。雖然目前仍存在無法滿足快速充電的需求,但在電池容量與依賴性均較低的油電混合車,將有可能捨棄有線充電系統投靠無線充電,藉此大幅提升充電便利性;至於純電動車,則可能會分別搭配快慢充電座,透過有線系統進行快速充電,而一般充電則可選擇便利性較高的無線充電,但這樣成本必然提升,是否會如此進行,仍端看廠商認為無線充電的必要性存在而定。

資料來源: MET機電整合 2012/9/19 (http://met.asia-info.net/MET_InfoBlog_detail.aspx?id=8131)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687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