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推廣智慧綠建築 迎接U質時代
2010/01/06 23:40:29瀏覽780|回應0|推薦2

台灣建築中心積極推動建築標章認證 營造永續發展生活環境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不遺餘力的推動各項優良建築標章制度,頗受各界好評,展望今 (99)年將規畫「智慧綠建築」,為國人營造更美好的居住品質而努力。

台灣建築中心執行長許銘文表示,隨著地球環境逐漸惡化與科技的進步,使得人類生活更為舒適便利且朝向與環境共處的「智慧綠建築」,成為追求居住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智慧綠建築將導入永續環保觀念與智慧化等相關產業技術,建構主動感知及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建築空間,並創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適、節能與永續的智慧生活環境。

科技帶動ICT產業的發達,使得數位化深入日常生活中,創造了未來城市的網路建置,包括整合寬頻網路、無線射頻辨識技術 (RFID)、電腦感知網絡、全球定位系統等,進而運用晶片、智慧卡,讓行動數位化服務深入日常生活。主婦可以用手機或PDA在外遙控家裡的洗衣機,回家的半路就可以先將冷氣機打開,到了家門也不用鑰匙而是智慧卡感應,因此,未來將是一個無所不在的U化數位科技的社會,其中,遠距照護系統即為實例之一。

以韓國松島數位新市鎮規畫為智慧綠建築為例,包括未來的仁川在內,一座約500萬人口的城市,在導入智慧型城市計畫後,將成為數位科技化的城市,可以創造超過150億美元的產值,增加約37萬5,000個新工作機會,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達三成以上。

在數位科技化城市發展之際,新市鎮的規畫設計也進入「永續城市」的發展,既能滿足當前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發展的需求,強調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並為後代維護、保留較好的資源條件,因此,節能減碳、環保住宅、綠建築與環境共生等觀念,被帶入市鎮發展中,如廢棄物處理、汙廢水處理、雨水排水系統、城市交通工具、城市中的自然生態保育等,都可以看出重視生態規畫的情形。

許銘文指出,人類在實踐環保的同時,不是以少用為口號,而應該是用創意,建構一個新的文明,是向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態循環去探討,因此資源不斷循環,且一個價值創造另一個價值,才能生生不息,創造建築物附加價值。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 2010/1/6

( 興趣嗜好電腦3C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36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