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養心常按4對“養心穴”(夏養心)
2021/08/24 04:58:33瀏覽41|回應0|推薦0
在中醫理論中,素有“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的說法。按照五行歸屬,夏季和心屬性均為火,所以夏季是養心的好時節。然而,一年之中,夏季溫度高、濕度大,很容易讓人心煩易怒、坐立不安、睡眠質量變得很差,這時對心臟的壓力就會加大。

專家指出,夏季養生要注重養心安神。適合夏季的養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小米、玉米、豆類、魚類、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此外,要常按以下4對“養心穴”。


內關穴

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於《靈樞·經脈》。取穴時伸開上臂,在前臂前區,從腕橫紋向上量3橫指,兩條索狀筋之間即是。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壓、拿捏內關穴,有寧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氣鎮痛的療效。按摩時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壓右手內關穴,按揉10~15分鐘,每日2~3次,再用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壓左手內關穴,反复按揉即可。


少府穴

少府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是心臟排毒要穴,位於手掌面,第4、第5掌骨之間。取穴時仰掌,手指屈向掌心橫紋,當小指指尖下凹陷處即是。用一隻手的四指輕握另一隻手的手背,拇指彎曲,用拇指指尖按壓少府穴,有酸脹的感覺。每日早晚兩手少府穴各按揉1次,每次按揉3~5分鐘,力度適中。經常按揉少府穴,對心臟排毒有奇效,同時對心絞痛、心律不齊、肋間神經痛、臂神經痛等疾病效果也很好。



伏兔穴

伏兔穴屬足陽明胃經,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髕骨上緣上6寸。取穴時正坐屈膝成90度,醫者以手腕掌第一橫紋抵患者膝髕上緣中點,手指併攏壓在大腿上,當中指到達處即是。可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壓、拿捏伏兔穴,堅持按摩,可以疏經通絡、養護心臟。

天泉穴

天泉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是心臟保健穴之一。取穴時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時在大臂上會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即是。中醫認為,刺激天泉穴具有通絡活血、理氣寬胸的功效,在臨床中,經常被用來預防和治療各種心臟方面的疾患。經常感覺胸悶氣短,診斷心臟供血不足的人,可在晚上7~9點,在天泉穴按摩或刮痧,能緩解症狀。

文章來源:崆峒養生匯

快速連結:經絡穴位點點讚

TT1585VCDFCDE


取吉妮環時為啥要刮宮四縫穴,扎一次見效、扎二次痊癒,真是絕了!(內附按摩手法)23周頭圍多少正常一招精準測定 掌側鎖定鋼板螺釘長度
( 興趣嗜好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14gzfy84741&aid=16681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