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5 10:13:05瀏覽1475|回應1|推薦0 | |
【廟與祭典】 大溪,是一座古老的小鎮,在河運興盛時代,曾經是繁華港口,桃竹苗地區農產品與日用品也藉由大溪轉運。河運全盛時期,穿梭往來的帆船,讓大溪一度成為桃園縣最熱絡的小鎮。當時的樟腦與茶葉為河東主要物資輸出物,其他民生物資與農產則由竹北、龍潭、中壢等地運至大嵙崁港河西整理後上船。 之後,商船順流而下,沿途經過中庄、三角湧(今三峽)、大稻埕(今台北市)、滬尾(今淡水)再轉船至中國、香港。 中庄,亦即現在的中新里。 中新里位於大漢溪西岸,桃園台地下方,因位於大漢溪主流與分流之間的河階上,夾在兩河之中而得名。居民多數務農,民風純樸,而位於中庄的福德宮之門牌號,雖隨年代的嬗遞而有異動,但從清末至今,一直是當地民眾信仰中心。 ◎清朝末年 清嘉慶年間,雖然大溪地區熱鬧,但生活並不富裕,為了祈求心靈與地方之安寧,村民們挑選了石板,於大溪鎮中庄段中庄街小段408地號上,建築一間小土地公廟,是當地居民的守護神,香火鼎盛。 依據民國93年大溪鎮公所出版《大溪鎮誌》文教篇人物篇第四章—— 宗教、神社各廟記載: 依據現有的廟宇和文獻,乾隆年間大溪地區形成的主要信仰約有三者:埔頂仁和宮、南興永昌宮和中庄的三官大帝,三者俱在河西……直至嘉慶才有所謂「地方公廟」出現。 依據《寺廟台帳》所列大溪廟宇資料一覽表,中庄地區於乾隆年間,就已有主祀三官大帝之廟宇出現。 大正2年(1913年),中庄左近地區終於出現了一座主祀三官(大帝)的廟宇……。 ……中庄福德宮更是鎮內土地廟的異例。……不僅廟地達 ◎民國23年 隨著生活環境的變遷與居民生活收入的增加,約民國23年,為了精神有所寄託,在地方民眾捐錢捐地下,把土地公廟重新翻修,當時的土地公廟佔地約數 ◎民國29年 甲午戰爭後,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而使得台灣度過了一段殖民的黑暗期。 民國29年,厄運降臨了中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面臨了經濟萎縮,壓迫殖民地區本土文化,一度以敗戰論的宗旨毀滅台灣人民信仰的寺廟,坊間的廟宇都遭到拆除,除了供奉觀世音菩薩外,於是,中庄福德宮也難逃厄運,被拆得片甲不留,如同一片廢墟。 所幸,福德正神之尊身由當時陳姓地方人士暗地迎回家中暫時供奉避難,而躲過了這場災難。在信眾的奔走與集資募款下,進行重建,因原基地被日本政府挪為講習集會所,於是,選擇在中庄街172號(現為大鶯路1413至1415號附近)重建。
◎民國33年 關於中庄福德宮在日據時期遭拆除事件,民國33年出版的《台灣省大溪誌》也有記載。依據昭和19年(1944年)排印《台灣省大溪誌》第四章——宗教、神社各廟記載: …….在民國27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大溪支會」舉行時,大會議決寺廟廢存及其他宗教團體的解散……… ◎民國34年 日本宣布投降,台灣人重見光明。 中庄地區居民感念於福德正神的庇佑,讓他們能過著平安的生活,於是,在村中傅姓人士提議且捐獻鉅款,與信徒們的奔走與勸募下,在現為中庄172號地址上,依據當時之規模與風貌重建。 ◎民國53年 石門水庫建設完成,大漢溪的運輸逐漸沒落,大溪與中庄地區的繁榮也隨著人潮的遠去而沉寂了下來;但道路的拓寬與工業的發達,也使得當地居民生活普遍獲得改善。 中庄福德宮也完成寺廟登記(
◎民國60年 依據《大溪鎮登記廟宇一覽表》位於中新里9-1號中庄福德宮建成於1971年。 由於福德宮之起建位置正好位於村落道路中央,當時,有位地理堪輿師路過,對中庄福德宮之座落點,建議在早期的位置較為適宜。 之後,因村落裡陸續發生許多件不明擾寧事故,經地理堪輿師建議,村民們也深信不疑,決定遷建;然而,於民國34年重建的廟宇,由於當時物資缺乏,雖經過了25年,旦拆下來的建材都破舊不堪,也無法再使用,在村民的集資下,請地理堪輿師重新選地,並於 由於早期廟宇位置是由日本政府的拜神論拆除後,改建為村民集會所,因此,福德宮易地重建。 ◎民國80年 為了提供慶典活動時之戲劇演出場所而增建了戲台,而經歷了三度重建的中庄福德宮也逾百年的歷史,至今仍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 另外,從大溪、三峽、鶯歌三鄉鎮八個村落所組成的「八股媽」觀音佛祖聖誕千秋活動中,也可以窺知中庄福德宮香火之鼎盛與熱鬧之盛況。 ◎民國91年 由於社會結構改變,原宮址已不敷使用,農曆9月,成立重建管理委員會,公推沈琳容先生為召集人,負責推動各項工程建設。 ◎民國94年 ◎民國99年 |
|
( 在地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