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10 01:57:11瀏覽1420|回應4|推薦5 | |
得知《夢幻女郎》(Dreamgirls)的導演是比爾康登(Bill Condon),已經讓人先有一份期待,深信他絕不會只甘於把歌舞劇搬上大銀幕、搬演脫胎自類似黛安娜蘿絲成名歷程的天后傳奇。 果不其然,《夢幻女郎》在三位女郎如何聚合、成敗的戲劇起伏之間,同時試圖放入美國歷史現況的變遷背景、黑人音樂與主流音樂工業之間的拉距角力,以及整個娛樂產業隨時變革的現實殘酷,希望讓這部電影的命題份量更加厚實。在編導演各部門全都努力精準到位的情況下,電影的整體成績流暢華麗,起承轉合層次分明。但若就類型本身的開創性來看,它少了一點點發揮到極致的歌舞魅力,少了鮮明到讓人輕易投射/認同的主角特質;反而多了一點點企圖過大、最後難以完全收回的俐落圓滿。 原本歌舞劇提供的歌曲與故事血肉,就已經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題材:美貌與否、才華與否、愛情取捨與利字當頭的現實,讓幾個主要角色之間在前半段的衝突爆發,都充滿了戲劇張力,也讓歌曲(詞意)的「整合作用」有所發揮。即使是為電影另外新編寫的三首新歌,也都有各自鑲嵌得恰到好處的作用,尤其是碧昂絲(Beyonce)刻意在前半場壓抑她擅長的翻轉花腔,終於以一首「Listen」的情緒揮灑,為自己的演出扳回一成。但是到了後半段的轉折,碧昂絲的角色缺乏性格,她最後的出走、突然之間重新接納珍妮佛哈德遜的態度,都實在牽強到缺乏說服力;傑米福克斯的「標準反派」一角,也完全扁平到毫無神采。整個收尾的力有未逮,也讓前面丟出來的那些社會歷史背景,最後也似乎變得煙消雲散。 另一個吃虧的地方,就是《夢幻女郎》的歌曲大多發生在舞台上,這原本絕佳合適於在劇場內場面調度,但轉化成電影時,反而比較難以做出更多的變化與創意。雖然比爾康登已在攝影機運動與剪接上做出努力,但侷限依舊明顯;加上本片主「歌」缺「舞」,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對比於《芝加哥》(Chicago)角色刻畫的簡單鮮明、歌舞兼具的花俏手法,在類型方面的「完整性」,的確是比《夢幻女郎》技高一籌。 歌舞片其實是個邏輯簡單的類型,歌舞的光環決定一切,有時甚至比繁複、綿密的情節還來得重要。《夢幻女郎》以歌曲帶動情節的比例十分飽滿,但欠缺足以讓人一聽就難忘的「芭樂歌」,也欠缺藉由歌舞讓角色迅速在觀眾面前變得既立體、又充滿魅力的神秘魔法。片中讓人真正以「歌」打動觀眾的戲,掐指可數,除了前面提到的「Listen」,最有力道的歌曲,大概就是奧斯卡得主珍妮佛哈德遜(Jennifer Hudson)孤單站在舞台、令人肝腸寸斷地演唱「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的那一刻。其餘大部份的歌曲,雖然都算到位,但彷彿就像是少了那麼一點深植人心的魔力。
為文至此,其實我並不認為《夢幻女郎》是部失敗的歌舞片,只是在類型精神上執行的未臻完美,這或許也是它在奧斯卡競逐路上最終失利的主要原因,畢竟對於「歌舞片」這樣好萊塢最擅長的類型來說,美國人還是會對它比較嚴苛一些。諷刺的是,最後影藝學院諸公選擇的竟是《神鬼無間》(The Departed),讓它成為奧斯卡史上第一部重拍片(remake)的最佳影片,這個奇怪的雙重標準,似乎又更讓人難以理解。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