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黛妃與女皇》:看英國人的智慧、勇氣與幽默
2007/02/05 22:44:52瀏覽2500|回應0|推薦4

電影可以鑑往知來、反應歷史,也能看出一個民族的氣度與眼界。

在肯洛區(Ken Loach)以《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勇敢省視英國與愛爾蘭的愛恨情仇之後,這「日不落國」又拍出了《黛妃與女皇》(The Queen),直接描寫現今還在世的伊莉莎白女王。在兼容各種觀點的寛容大度之下,電影對王室制度的不合時宜與光榮傳統皆有描寫,真正讓全世界都看見英國人的智慧、勇氣與幽默。

        《黛》片的故事背景,架構在黛安娜王妃於巴黎車禍過世後的七天。由於黛妃那時已離婚,身份並非王室成員,因此女王認為不應用王室的各式禮俗來對待她。但黛妃受到英國人民的喜愛與擁戴,民眾對王室的處理方式很不滿。於是當時的首相布萊爾便居中斡旋,希望女王放棄她的堅持。

        剛獲選今年坎城影展評審團主席的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Stephen Frears)拍片多年,一向以細膩刻畫角色關係聞名,雖然堅守紮實的戲劇結構,但在他的作品中,角色關係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好萊塢式處理法。所以我們會在《致命賭徒》(The Grifters)裡看到兩女一男、母子之間曖昧又緊繃的愛情關係;在《美麗壞東西》(Dirty Pretty Thing)裡看見不同種族、性別、階級的人物互動與鬥法,在同一棟飯店裡進行;然後又在去年的《裸體舞台》(Mrs. Henderson Presents)裡看見一個任性的寡婦與一個堅持創作龜毛的製作人之間,那種既微妙又難以解釋的情感交流;更不用說經典作品《危險關係》(Dangerous Liaisons)裡,穿著古裝的男女們內心掙扎、複雜難解的情慾交易。

這一次,史蒂芬佛瑞爾斯挑戰的是黛妃死亡這個極具爭議的歷史事件。在編劇彼德摩根(Peter Morgan)去蕪存菁、觀點明晰的劇本做為肌理之下,觀眾看到的不只是女王、首相各在其位的堅持、拉扯與危機處理,最重要的是在電影用類似輕喜劇的基調帶動之下,盡現這些政治真實人物背後充滿人性的一面。時間過了這麼多年,藉由電影裡對這個事件的重新詮釋,更讓全世界的觀眾都有機會自我省思,大家平時是如何透過媒體的眼睛,看待這些所謂的「新聞」事件與公眾人物,而忽略真正的「事實」,可能並非表面所呈現的那樣。

        所以女皇一開場就和畫師談論她的角色與處境,她也會在床上戴著頭套跟老公討論黛妃的「家務事」;首相布萊爾看似年輕有為,但面對女王的年長與威嚴,面對各方壓力的折衝,也有他陷入兩難的一面。導演幾乎是面面俱到地呈現各方觀點,他對誰都不偏頗,也不對誰特別嚴苛;看似舉重若輕地講述一個「故事」,但其中包含的問題,讓這個本來就難以「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事件狀態,變得更加透明清楚。史蒂芬佛瑞爾一向充滿自由主義的世界觀,更加成功地讓片中所有活生生的政治人物,都變得各自有各自的清晰立場,卻又一點也不矯情而鄉愿。

        除了編導精彩,出色的表演更為全片錦上添花。飾演女皇的海倫米蘭(Helen Mirren)從身形、語氣、走路方式,到一種不怒而威的王者霸氣,以及最後那場嚇死人的電視演講,在在都宛如「附身」一般,不只讓她拿下金球獎等各大影后,奧斯卡也幾乎已是囊中之物。另外,扮演首相布萊爾的麥可辛(Michael Sheen),也幾乎像模仿秀一樣神似本人,我認為他才是今年奧斯卡最大的遺珠。光看這些演員出神入化的演出,本片就已極具高度可看性。

        千萬別誤以為《黛妃與女皇》是一部冷硬的政治電影,其實它的本質可是充滿娛樂性的,在談笑之間,你會更佩服英國人,甚至對他們堅持君主立憲的原則充滿新的理解。台灣如果能把每天電視上嚇死人不償命的政經新聞事件,都能像這樣拍成電影,相信大家都會很樂意買票走進戲院,看看「總統夫人被起訴的那一天」、「王老闆落跑前的那一夜」之類的精彩好戲!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ventu&aid=7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