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24 16:04:32瀏覽2649|回應1|推薦5 | |
看到蘇照彬自編自導的《詭絲》,實在是一部讓人振奮的「台灣作品」,因為這部影片所放射出來的「類型」、「卡司」、「特效」、「製作水準」、「商業賣點」….等,全是台灣本土電影高度缺乏的重要元素。當然它仍有明顯的缺點曝露出來:例如特效上明顯失敗的痕跡(例如女鬼爬地與最後撞車翻覆的畫面)、某些人物刻畫的不夠深入與刻板化(如江口洋介)、深受到日本鬼片影響的陰影等等。但若從「類型」與「作者」兩個角度切入,《詭絲》仍是一部極具份量的作品,而且更能凸顯對於「類型電影」與「成熟劇本」這兩大環節上嚴重貧血的台灣電影來說,蘇照彬的創作力與企圖心,確實應該受到肯定。 蘇照彬其實已經不能算是完全的「新銳導演」,他執導過一部算是頗成功的瘋狂喜劇《愛情靈藥》;而他的編劇作品包括《運轉手之戀》、《雙瞳》、《三更之回家》等,一部部都是非常成功的電影。若簡單分類之,「喜劇」與「驚悚」應該是他最擅長與鍾愛的類型。所以若從「作者」的角度來看《詭絲》,它是一部十分標準的「蘇照彬式」的劇本所拍成的電影。 學理工的蘇照彬,不喜歡在電影裡把一切驚悚的元素,歸諸於「超自然現象」的怪力亂神,反之他喜歡循著一套可以理性化解釋的原則(至少在劇情中是合理的),讓透過「人」的眼睛看到誤以為是「鬼怪」的世界,解剖成有跡可循的科學因果,而參不透或糾纏不清不的真相,其實還是在人的心與感情問題上。《雙瞳》的道教推論、《三更之回家》的中醫藥學,一直到《詭絲》的反重力學與孟解海綿都是如此。觀眾當然可以以「大家來找碴」的心態去詬病這幾部作品中主題意識的科學盲點與邏輯漏洞,但他努力構築一個完整、成熟劇本的戮力與巧思,卻是目前港台電影中高度缺乏的「基本功」。 以電影劇本的寫作來探究人類世界難以解釋的奧秘,蘇照彬似乎一而再地對於「重生」的議題,產生極大的興趣。在《三更之回家》裡,他讓黎明與原麗淇的角色互換,彼此為對方的不治之症挑戰重生的可能;在《雙瞳》裡,長生不死成為最後一切事件的癥結所在;到了《詭絲》,江口洋介拼命想找出來的,就是人死後可能永生於這世間的真相。中國人自古以來一直想追尋的「重生」,化成了蘇照彬這幾部電影共同的母題。 從這樣的分析再轉至「類型」的角度來看,《詭絲》仍是非常標準地體現了華語電影長久以來的「鬼片」精神。 傳統華語片裡的「鬼片」,其實從來就與西方世界的恐怖片大異其趣。所謂的靈異電影,終究還是以「輪迴」與「報應」這樣的觀念為主軸,無論鬼怪再怎麼嚇人、害人抑或殺人,最後一定是根源到這兩個觀念,然後揭露出背後情感事件的通俗劇本質,或者是勸人向善的道德命題。這是中國鬼片的傳統,也是中國鬼片讓人津津樂道的類型特質,「鬼」在中國電影裡不會是沒來由殺人放火的異類,嚇嚇觀眾充其量只是一種「手段」,峰迴路轉之際,終究還是有扣人心弦的情感原因所在。 《詭絲》其實仍是在這樣的邏輯之下所創作的類型作品。電影前半段,蘇照彬用他拿手的情節設計與鋪排,讓觀眾立刻掉入精心安排的故事架構中;雖然他一反常態地在開演不到十分鐘,就讓所謂的「鬼」現形,但前半段的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張震飾演的警探如何追查出這個小孩死亡的真相,還有這隻鬼是如何動念殺人的經過與結果。可是電影到了後半段,在萬芳飾演的女鬼出現之後,雖然蘇照彬仍讓主要人物一個個的死亡依序為觀眾帶來感官上的刺激,但顯然故事的主力,已轉向著墨於兩對「母子關係」的煽情元素。張震對於母親的不願放手、萬芳對於兒子的殘忍下手,都成了親情與母愛的兩相對照,也成為電影最後完全走入通俗劇導向的映證。所以鬼母子的重逢造就了張震的生,也對照了張震母親的死。在生與死的界線,這兩對母子的對照關係,似乎才是《詭絲》真正想講的東西,也是華語鬼片一直無法擺脫的類型與文化特質。 其實就劇本的原創性來說,《詭絲》是在這兩個脈絡之下發展出來、極具創意的作品;只是就導演的手法來看,蘇照彬在某些環節上還不夠純熟,有那麼點揮灑不開的感覺,稍稍可惜了些。不過平心而論,我認為太過苛求的批評或針砭,其實都無損於他對類型的挖掘、對市場的敏銳嗅覺,以及對自我創作的開發努力。他的創作,仍會是台灣電影市場未來的重要指標與期待。 (本文原載於「台灣電影筆記」網站:http://movie.cca.gov.tw/index.asp)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