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17 14:14:55瀏覽3729|回應13|推薦4 | |
據某媒體最新選情調查顯示:「白皮綠骨」的柯文哲,其民調支持度約百分之三十八點六,而「藍軍」的連勝文則是百分之三十點九,仍處於下風。 距離年底九合一大選已經半年不到,國民黨在臺北市的選情一直不容樂觀,即使在政治明星朱立倫宣布競選連任新北市長後,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現任臺北市長兼國民黨副主席的郝龍斌、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一起同台出席活動,全力拉抬臺北市選戰氣勢,但是連勝文的民調支持度卻似乎沒有起色。何以如此? 不久前,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宴請雙北市的國民黨立委討論選情,席中多數人認為連勝文應針對「基層組織」部分予以加強與補強,之所以無法燃起臺北市選民熱情並提升民調支持度的原因是:「陸戰經驗不足」。 其實,回憶連、丁的黨內初選,連勝文之所以能取得臺北市長的參賽門票,不在於其是否深耕基層市民,而是以一個不同於對手的保守形象,突顯出「國民黨改革派」的身份角色,再輔以「西區復興、東區升級」的「新視野計畫」,一種「區域均衡發展政策」,破解了丁守中以「拼經濟」為主軸的「台北自由經貿區+金融中心」的「成長經濟政策」,創造出了「相對戰略優勢」,進而提升對國民黨員的拉動力,才能成功打敗對手丁守中。 現在,不論是素人還是俗人的柯文哲,根本就沒有基層或組織可言,其所憑藉的就是:不同於「權貴」的連勝文,以「庶民」的形象定位,採取「在野大聯盟」的整合戰略,反而以空優戰術帶動地上戰術,相當程度匡限了國民黨的「藍綠對決」的衝突戰略,為團結在野陣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參據過去經驗,在臺北市是一種「高都會型態」的選民結構下,單是補強基層組織的活力與熱力,並不會有太過顯著的成效。其實,連勝文必須要再次說明,在未來的四年或八年裡,都會大臺北市願景將帶給臺北市民怎樣的想像?要提供給所有首都市民一幅怎樣的施政藍圖?唯有如此,才能突破「白皮綠骨」柯文哲的「在野大聯盟」,成功說服並取得臺北市選民的信任。 換句話說:連勝文必須再次創造出新的「戰略地位」,或是再次找回「藍軍改革派」的政治角色,才能重新集結與反映出藍軍在臺北市的相對結構優勢,進而發揮、強化媒體或新聞的「輿論空戰」,這也正是影響藍軍在臺北市都會選戰結果的癥結與關鍵。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