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寵愛珍娜》失落的從前
2010/05/31 18:13:45瀏覽382|回應0|推薦9

寵愛珍娜

        一如往常,我從書的最前頭開始翻閱,結果發現沒有避開導讀真是大不智之舉,某種閱讀的探索感硬生生被破壞了,一點都不剩。所以在此要衷心的勸告大家,這本導讀還是先跳過吧。

        一場意外,讓珍娜轉眼來到了十七歲。經過一年多的昏迷,珍娜再度掙開眼睛,卻失去了所有的記憶,不認得任何一個人,甚至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宛若是一片空白的CD,搜索不到過去的記憶痕跡。看著據說是自己家人的人,珍娜只有說不出的疏離感。

       珍娜總覺得爸爸媽及外婆對她的態度似乎有點詭異,尤其是媽媽,顯得小心翼翼與神經兮兮。珍娜感覺到發生在她身上的許多不尋常,心中的疑問日漸膨脹。而經過不斷的衝突與探尋,發現隱藏在自己身上的重大秘密後的珍娜,接著又該如何追尋對自我的定位?

        一個主題是由大量的細節推砌起來的,所以閱讀前知道主題為生化人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重點其實在於閱讀過程中細節上的闡明。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篇導讀竟然將那些黃金要素不偏不倚的都說了出來,完全正中紅心。

        啪的一聲,腦海中某條弦斷了,我立刻知道大事不妙。果不期然,故事中所有的核心的脈動都被碰觸到了,閱讀時期待感盡失,也就是說整個故事在還沒看之前就已經完全被摸透了。好在作者將珍娜的內心與意識刻劃得有聲有色,巧妙的提供一個針對生化人的視角。

        這其實是個很簡單很簡單的故事,生化人的題材本身的運用就有限,大致脫離不了既定框架,往往要依靠大量科技資訊的置入來撐開篇幅。但本書不著重在科技資訊的給予,相關科技資訊一切重簡,閱讀起來相當輕鬆,也因此如果稍微說個具體內容,三兩句就清楚到不能再清楚,閱讀的樂趣就遭破壞。

        很多時候我是前一秒剛看完,後一秒就將導讀內容忘得一乾二淨的,難得這次置身故事內文時卻不時想起導讀內容,然後發現梗概完全被它講完了,所以實在是印信深刻。我想,於此科學與文學的性質可見一般。猶如科學一板一眼的形象,以科技為主題的故事果真符合科學的本質,實際、明瞭的性質,一旦沒有參雜複雜高深的資訊,便使人光看簡介便可一目了然,並且過目不忘。

        針對生化人等等科技發展所帶的衝擊、人性的考量之描寫,本書最大的特色,便在於沒有忽略當事者內在的感受,反而以片斷的囈語,將思想化為迷濛情境,勾勒出隱約可見的虛無畫面感。黑暗中飄渺的意識型態描寫,成功表現出珍娜內心世界的空白、徬徨與困惑,將濃厚的內心情緒完全透析出來,帶給讀者強烈的感受度。

        我,到底是什麼?文中珍娜面臨最大的困惑與徬徨,便在於自己到底還算不算是個人。而這確實是生化人運作上,人性考量上很難過得去的一關,然而當你的立場不單單是社會道德體制的一份子,當你就要失去至親之際,人們是否還會在乎那些?就像珍娜的父母不顧一切搶救珍娜的心意,當艾麗撐不下去之際,又一對父母不顧世俗牽制,讓子女縱身跳入生化的道路,帶給我們很大的省思。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fib&aid=408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