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寺內貫太郎一家》家庭風貌
2010/05/09 11:40:16瀏覽395|回應0|推薦6

寺內貫太郎一家

        打從知道此書開始就感興趣,向田邦子的首部長篇小說,想看很久了,倒不全是因著向田邦子的名號,也因為光看書名給人一種似乎滿不錯的感覺。

        

        搞半天貫太郎原來是父親,一看到書名,我最初的聯想是花田少年史那般的東西,而主角貫太郎是家中的小孩,也就是相當於花田一路。雖然小小搞錯方向,其實也相去不遠啦,只是搞錯主角的年紀,到底說的就是一個家庭生活與家人間的互動。

        在拉開布幕進入寺內一家人的生活前,身家調查的標題開門見山地指出每個角色的性格、在寺內家的地位或和寺內家的關係。因為事先有精簡扼要的角色介紹,在看故事內容的過程中有一種驗證之感流淌其中,時不時產生的「某某某果然就跟前面介紹說的一樣」的認同感證明作者在人物塑造及傳達方面的成功。

         本書的特點之一就是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展現,為了表現那份鮮活,刻畫的力道很深,藉此把角色的型塑凸顯而出,在作者有意的表現下,基本上經過強化後每個人的性情都十分外放,是為放大並深入刻畫的結果,因此某層面上看來可說是略微誇大。然而正是這這份誇大凝結出戲劇張力,也注入舞台劇的某種逗趣調調,大概就有點像櫻桃想丸子那樣吧。

        本書是由向田邦子寫的劇本改編而成的小說,此言果真不假,字裡行間散發著一股強烈的劇本味殘存,閱讀起來感覺就好像在看劇本一樣。跟那種原本是小說,然後被拿來拍成戲的不同,而是一種生而為劇本的劇本。

        話說本書號稱為歷久不衰、一再重拍的經典劇本,拜讀之際,有一種難怪會如此的感嘆浮出,真是名不虛傳。追根究底,魅力的所在無非就是親情的釋放。

        寺內一家的生活並非一概的和樂融融,彼此間相處也不總是和樂融融,相對的,祖孫兩會互相吐槽,家中有時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情況。離平靜祥和的家庭有一段距離的因素,最明顯的莫過於貫太郎動不動就動手的暴躁脾氣,但家人間彼此的羈絆卻隨處可見,而寺內家將工人與女傭視為家裡的一份子的人情溫暖讓人湧起深深的感動。

        貫太郎的暴力相向,作者賜予他其實心腸比誰都軟的特性,說穿了就是彆扭,兩個極端的性情聚集在一起提升貫太郎一角的戲劇魅力(試想主角是一個心腸柔軟的中年男子對整個劇本的影響),由本劇的表現角度看來貫太郎可以說是可愛的。雖然不知道日本他們拍成電視劇時貫太郎揮舞全頭的部份如何去詮釋,但我推想那氣氛大概就像小丸子音樂劇那般,經由純粹舞台劇戲劇效果的加持下,暴力可能只是一個調味而已,用以活化形象。

       

        依照文字間的感覺所致,我沒有嚴肅去看待貫太郎這份暴力,因為作者透過它要表現的其實是溫馨。當然,如果是在真實世界裡我絕對是無法接受的。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fib&aid=3393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