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湖邊凶殺案》社會性
2010/02/23 15:40:55瀏覽423|回應0|推薦8

湖邊兇殺案(改版)

        看樣子,東野圭吾似乎是很有一手的作家。我竟然忽略了他那麼久,還以為推理小說不存在有別於傳統的橋楚,人家書都不知出到哪裡去了。雖然當初發現《流星之絆》的當下有被吸引並且將之列入清單,不過書到現在還沒看,前陣子倒是陰錯陽差看了日劇,第一集就讓我眼睛一亮,很是驚奇並且深深吸引人。

        於是,現在東野圭吾在我心中已經闖出點名堂來了,他的作品已經從等其他書看完先、有空缺再遞補,升格到「就是想要看」的名單上了。回想起來,如果不是意外去接觸到日劇《流星之絆》的契機,我恐怕不會現在就看到《湖邊凶殺案》,而且不知還要拖多久才會開始和東野圭吾搭上線。

        由於接連看到的兩部作品都很有水準,東野圭吾可望成為我推崇的推理小說家,不過這還得等我看多一點他的作品才能下定論。

        為了不久將至的升學考試,在補習班老師的參予下,四對夫妻各自帶著孩子到別墅舉行讀書會,並且順便作為考生家長的聚會。看著這些人的互動,在覺得好像怪怪的的情況下,一名女子的出現揭露出俊介夫婦間的婚姻危機,然後女子被殺,劇情開始進入高潮。

        對比於妻子與其他夫妻的親密熟悉度,隨後才抵達的俊介與他們之間的疏離感在小說中營造出幽異氣息,而和其他人打照面以及與妻子的互動也隱約透露著不對勁,因此命案發生前的文字一點都不無聊,展現的反而是很容易踏入的情境。

         撇開案子的內幕翻盤不說,案件呈現的角度與讀者進入的媒介相當特異。俊介雖是扮演推理戳破真相的角色,但在中間的過程中,作者讓他以作為幫兇的清況下擔任起偵探的角色。一群人設法掩護殺人兇手的怪異行徑,這部份的描寫很精采,匪夷所思之餘,很有刺激性。

        針對兇手動機的詮釋,不著痕跡的呼應作者藉此書提出的議題,將結尾柔和的拉向破鏡重圓。殺人兇手是誰?作者只為我們鎖定了一個範圍,終究還是沒有明白給個答案,在與作者引導的犯案動機相容之下,留有悵然的餘韻。

        看完本書之後,驚豔於作者巧妙的佈局,還捧著書瞪著它感動了好一會兒。在那份撲朔迷離的娛樂性當中,處處可見升學考試、親情、夫妻問題等社會性元素,厲害之處就在於悠然中道出身邊淺藏的問題,娛樂中交織著那著現實思考性。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fib&aid=339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