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十樣禮物》蜻蜓點水般典雅
2009/09/20 10:06:48瀏覽601|回應0|推薦8

The Tenth Gift

        

        

第十樣禮物

        在十七世紀那個時代,擁有刺繡才能的女僕凱薩琳懷抱著夢想,苦於當下生活的無聊與家鄉民情帶來的窒息感,不甘於平淡的她,一心盼望逃脫現況,然而表哥卻在主人與女主人的支持下欲強行娶她。面對如此窘況之境,凱薩琳絕望了。

        婚禮將至之際,在一場基督禮拜的講道中,凱薩琳一群人遭到闖入的海盜挾持擄走,這看似災難的一刻,竟成了凱薩琳生命的轉捩點。被入侵者所虜,在船上遭到牲畜般的待遇,然後帶到異國成為拍賣市場販售的奴隸,在災難性的際遇下,凱薩琳反而因禍得福,不但找到真命天子,還在對方幫助下完成成為刺繡師的美夢。

        在那樣一個時空背景下,不同於當代一般女性,凱薩琳代表的形象就是那種有夢想及企圖心、具反抗性且勇於追求的特殊女子,可謂女性先驅。在前面生活未起波濤的描述中,凱薩琳自覺受到束縛而極欲脫離現狀的苦悶感充塞其中,讀者可在字裡行間感受到受困的一顆心渴望飛翔的心情。

        凱薩琳的故事由現代女子茱莉亞意外獲得的刺繡書中迂迴道出,藉以串連兩個女人的生命。全書最迷人之處就是凱薩琳與海盜船長隱而不諱的愛情發展,且看他們如何在信仰與文化衝突中相知相惜,這是全書最吸引人的部份。跨國界跨種族的戀愛不稀奇,海盜船長與凱薩琳非但屬於不同的宗教信仰,而且兩個宗教還處於嚴重的對立中。

        書中文化氣息濃厚,海盜船長的背景設定牽扯出伊斯蘭教的信仰,後來場景拉到摩洛哥,很有異國情調之餘,摩洛哥的風情一一展現於行文之中,精巧適當的描寫完美的建構出摩洛哥的伊斯蘭世界,很挑人心弦,會讓人不自覺的對摩洛哥產憧憬。

        海盜船長一角的設計真是一絕,虧作者能想到用這個點子。一個虔誠的阿拉信徒,權威但不霸道,並且十分君子,在摩洛哥是社會地位很高、事業做很大,作者將他塑造的很是迷人。縱使海盜船長殺了不少人還做人口販賣,看起來似乎是個十惡不赦的惡人,作者隨後便高明的以他信仰的宗教教條與其悲慘過去加以解釋他的行徑,迅速為其扶正形象。如此一來海盜船長的所做所為一下子變得沒那麼惡劣,反倒是令人同情理解了起來。

       《第十樣禮物》將幾個女人串連在一起的構造和《孤島戀人》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一個是跨世紀,一個則是跨世代。後者將三個女人繫在一起的線顯得牽強,好像硬要扯出其他女人般的莫名其妙,相較之下,《第十樣禮物》好太多了。雖然涵蓋範圍大,但關聯性方面暢通,若要說有什麼必要性上的疑問,就是邁可發現古書的貴重,為了取得刺繡書對茱莉亞的糾纏,這點比較令人費解。

        茱莉亞在追尋過程中到了摩洛哥,在當地邂逅了艾德瑞斯,一瞬間他們兩與凱薩琳和海盜船長的影像重疊。我直覺作者用意就在於此,巧妙的讓人有種茱莉亞和艾德瑞斯不是凱薩琳和海盜船長的投胎就是兩人戀情的跟進者的錯覺,製造出美好的想像空間。

        整體描述的幅度有點廣,說是主打愛情,愛苗的滋長和結果真正的篇幅也不過是佔當中的一部分罷了,比例不重。其實關於這兩對的戀情描寫都不很深入,點到為止的描寫低調中帶有一種唯美,非常之蜻蜓點水,筆法清淡釋放一縷清香,盡在不言中的愛情顯得深邃。

        不過我不明白的是,作者為何要放上兩個女主角而不直接進入凱薩琳的故事,畢竟茱莉亞的新戀情又著墨不多。凱薩琳的故事明顯是那浪漫愛情的主軸,揭開這一段歷史的茱莉亞多少有點偏角形象。這樣雖然也不差,但私心上有點希望將焦點直接放在那段歷史,深入放大去描寫,不管是文化隔閡的異國戀還是伊斯蘭文化能更深入點或許會更好。我多少對書中的伊斯蘭氛圍感到興趣,台灣至少還四處可見基督教堂,但伊斯蘭世界就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fib&aid=333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