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飢餓遊戲》勝負即生死
2009/08/17 18:54:36瀏覽1306|回應0|推薦10

THE HUNGER GAMES

飢餓遊戲        少見的新穎主題。很高興此書的相遇。

        以都城為首由十三個行政區所圍繞的施惠國,在行政區叛變的過程中,第十三區遭到都城的殲滅,行政區的叛變以失敗收場。戰亂弭平後,都城在合約的簽署上為行政區帶來了「飢餓遊戲」以作為叛亂的懲罰,同時展示統治的優越,從遊戲的內容與規則中就可一瞥都城的高高在上與其所賦予行政區的卑微低下。

        為了削弱行政區,十二個行政區由中央的都城控管,分別負責不同的主要產業,平時各自獨立運作幾乎沒有交流。

        飢餓遊戲是施惠國一年一度的活動,然而這個活動的本身卻叫人毛骨悚然。十二個行政區每年必須提供1218歲的少年與少女各一名作為貢品,代表自己的行政區出賽,而比賽的內容則是將這二十四名少年少女置於一個遼闊的戶外競技場,在為期數週的時間內,參賽者要想辦法殺死其他人,最後存留下來的人就是贏家,也就是說這二十四貢品裡,只有一個可以生存,因此被抽重作為貢品的人幾乎等同於被判了死刑。

        在都城的朝貢統治下,個各行政區本身不怎麼富裕,並且難以有所發展,而凱妮絲所屬的第十二行政區正是當中最落後窮苦的一區。自從父親在礦坑的爆炸中喪生後,凱妮絲便一肩挑起家計的重擔,照顧媽媽和妹妹。

作者一開始就仔細地處理凱妮絲對妹妹的情感,不只一次清楚明白地告訴讀者凱妮絲有多疼惜小櫻,小櫻在她心中的重要性有多麼的高。作者一再強調的這份摯深情感,在小櫻被抽中為十二區代表時起了反應,先前的鋪陳瞬間明瞭,凱妮絲毫不猶豫地自願代替小櫻成為貢品。

        飢餓遊戲的內容有點像獵人試驗裡搶奪號碼牌的那一關考試,不過殘暴多了就是。兩者之間很大的一個差異在於,獵人試驗裡考生只會被奪走號碼牌,而在飢餓遊戲裡會被奪走的卻是生命。在作者的設定下,讀者幾乎就代表著凱妮絲一角,所以就像凱妮絲的處境一樣,每當有一位參賽者死亡,為凱妮絲朝活著又邁進了一步之餘,不禁要想起這同時代表著一個生命的逝去。

        都城殘酷的設局,逼迫各行政區的人自相殘殺,作為都城的娛樂。每年飢餓遊戲舉辦時,也只有都城的人民能夠以觀賞活動的輕鬆態度參與,因為他們是統治者,是中心,是王,行政區必須是娛樂他們的道具。這遊戲的殘酷不僅止於此,由於最後獲勝者的存活建立在其餘二十三名對手的死亡上,所以獲勝者儘管被賜予榮華富貴,此後一生恐怕已難以快活,這一點我想從黑密契成天喝的爛醉如泥就足以說明之。來自都城的折磨,被選上的人們,飢餓遊戲一旦開始就不會真正結束。

        這本小說內容雖然很殘酷,但是很好看,果真是電影感十足,據消息指出本書也真的要拍成電影了,讓人好生期待它的電影版問世。本書的性質除了電影,我想也很適合製作成動畫,但是不管是電影或者動畫都兒童不宜,到時一定至少得歸到輔導級吧,畢竟這種事搬出螢幕來可就大事不妙了。

        為了餵飽家人,凱妮絲平日求生存時所練就的本事提高了她的存活率,但在饑餓遊戲裡,要獲勝關係到的並非單一要素,這樣的變數正是飢餓遊戲有意思的地方,不到最後,誰都無法確定誰會存留下來,即便你在測驗裡拿到再高的分數,也無法活到最後。綜觀凱妮絲的際遇,總結說來是她擁有好運氣,除了她原先所具備的求生本事,還得到貴人(比德與小芸)相助,而這些貴人的相助還因此產生蝴蝶效應(小芸→十一區人民→打麥),為凱妮絲提供一連串的助益。

        本來以為是單本,結果到了書末時「首部曲終」四個字忽然映入眼簾,這麼說來還有下一部囉﹖真叫人興奮欸!期待的同時我也思考起下一部的內容,本來沒有方向,想說作者還有什麼好寫的呢,再來一屆飢餓遊戲內容嗎﹖那未免不太新鮮。後來才想到歷屆優勝者必須擔任其行政區的導師這件事,所以我對下一部的揣測是︰凱妮絲與彼得的糾葛和他們擔任導師的下一屆飢餓遊戲。

結果咧﹖拭目以待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fib&aid=323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