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觀察世人「性」,可覺察出人性、獸性。 人性:如道德、理智、仁慈、孝順、友愛等。 獸性:如淫亂、殘忍、好殺、口腹之慾、貪睡、爭奪等。
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兩家歧異來自對於為善之法的論述不同。
孟子對「性」的定義:指人性的部分。 《孟子‧盡心下》:「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孟子告訴我們,口、目、耳、鼻、四肢等感官的舒適是物質欲望不可強求,所以不用在意。至於人性(仁、義、禮、智等)不論多少,生而有知,可培養甚至於可無限擴展,所以這才是真正的本性。
荀子對「性」的定義:指獸性的部分。 《荀子‧性惡篇》:「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荀子講性惡,旨在去惡,告誡我們對於獸性的部分,要靠後天學習禮義之道去教化、改正,所以荀子說:「化性起偽」,即轉化人的獸性,成就人為之善。
《荀子‧性惡篇》:「塗之人可以為禹」,荀子並沒有否定人可以為善。
荀子雖與孟子針鋒相對,但僅僅與孟子對於性的定義不同,又對於教人為善的論述不同(孟子教人揚善,荀子教人去惡),其實兩家理論並不衝突。
那人性善乎?抑或惡乎?個人的觀點採離四句之說。 何謂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但此論一出,也在四句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