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常為自己祝福才會有福。
- 要原諒一個無心傷害人的人,不能做一個有心接受傷害的人。
- 智慧是從生活、人事的磨練而得來。
- 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 做人不能靠外在的限制來束縛,心中應有一條不能踰越的界線。
- 【手做好事】雙手健全卻不肯做事的人,等於是沒有手的人。
- 日常保持平靜的心,待人接物用平常心,時時感到歡喜、自在,這就是修行。
- 得理要饒人,理直要氣和。
- 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 謊言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 『得』的後面是『失』,『利』的後面是『害』。
- 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 適當的壓力是累積福慧的助力與衝力。
-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 父母心中有戒,才能以身作則教好孩子;教師心中有戒,才能培育出心地善
良的孩子。
- 打開心門,讓陽光透進來,一定可以感受到溫暖和光明。
-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就會活得很快樂。
- 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
- 人都是在原諒自己的那一分鐘開始懈怠。
- 人如不知足,就永遠都在煩惱中。
- 能生長在幸福的台灣,是一種福報;在植福的同時,更要懂得知福惜福。
- 努力去愛一個原本怨恨的人,是善待自己。
- 甘願做歡喜受,這是承擔使命,而不是承受壓力。
-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 要培養歡喜的心,有歡喜心,就是為自己祝福。
- 要為成功多用心,不要為失敗找藉口。
- 【真正的成功】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必須人人都能容得下你,你也能容納每
一個人。
- 人生來來去去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將心照顧好;來時盡本分,去時了無
遺憾,人生就有價值。
-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 讓父母安心的孩子才有福。
- 「前腳走, 後腳放」意即: 昨天的事就讓它過去, 把心神專注在今天該做的
事上。
- 生氣,就是短暫的發瘋。
- 「知道」與「做到」仍有一段距離,知道道理,還必須身體力行去做到。
- 為自己找藉口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 能守住本分,扮演好角色,才是真正成功而偉大的人生。
-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受人點滴之恩,須當湧泉以報。
- 要提起即要完全提起,要放下則要全心放下。
- 人事的艱難與琢磨,就是一種考驗。
- 在工作上計較自己做得多,別人做得少,這是『驕慢』。
- 並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 別人無心的一句話,不要有心的放在心裡。
-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腳走好路。
- 【莫虛度光陰】人一旦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精神就會委靡不振,生命也就
失去意義。
- 屋寬不如心寬。
- 看到別人成功,生起歡喜心讚歎,這就是「隨喜功德」。
- 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可能是自己。
- 【用「心」聽話】聽別人說話時,要以說話人的心態聆聽--聽年輕人的話,
用年輕人的心態聆聽;聽老年人的話,用老年人的心態聆聽--即得人事圓 融。
- 肯承認自己錯誤並虛心改進的人,就能增長智慧。
- 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
- 拿他人做鏡子,看到優點,自我鞭策;看到缺點,自我反省。
- 人生如何才會如意?就要學知足,知足才會知福,知福才會再造福。
- 煩惱並非出在別人身上,而是在自己的心;煩惱從心起,也要從心消除。
- 與其要求別人了解、肯定、信任,不如要求自己守本分、盡本事、堅定心志。
- 被父母讚美的孩子最有福。
- 什麼是福呢?愛就是福。有愛心的人相聚在一起就是福緣。
- 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恩、知福、惜福。
- 多一次原諒別人就多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 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別人即是成就自己。
- 做事雖然要用心,但要自在、輕鬆,切莫過於求好心切而變成壓力。
- 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
- 人,一無所有時,倒很容易滿足;一旦擁有,則有一欠九,反而不足。心不要
貪,一個人能得多少,不是自己可決定的。
-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
- 能善用時間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 對人要寬心,講話要細心。
- 有知足心,才懂感恩;有感恩,才會善解;有善解,才能凡事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