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暢銷排行
2017/01/26 21:35:53瀏覽0|回應0|推薦0
博客來66折全館即時榜MUJI無印良品STARBUCKS星巴克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



所謂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

今天給大家介詔一本書,

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出版,書名為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作者是汪培珽,

離開學校後,在聲光電子的環境下,看書的時間可以說是越來越少了,

而好書值得細細品味,

一杯咖啡或茶加上一本書,便可渡過一個悠閒的下午,

或許您是為了考試還是其它的目的不得不看書,

但放下心中的定見,改用欣賞的觀點,

或許您會另有所得。

???更多關於--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內容--請點我



以下是本書的內容簡介:

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你只有十年的機會。

望著孩子背著背包的小小身影,我知道,總有一天我要面對孩子離開身邊的日子。

但我一點也不沮喪,因為,我已經將孩子的每一份笑容、眼淚、體貼和愛意留存起來了,

到那一天,我只要再從心裡拿出來解凍就好——

絲絲甜蜜的回憶,就是父母度過老年時,所需的全部養分。

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孩子還小,等我們什麼什麼的時候,再怎樣怎樣。

三歲小嗎?八歲如何?八歲還是太小了,十二歲如何?

機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唯有這黃金的十年, 你可以前一秒鐘跟他像好朋友般說話;

後一秒鐘,他卻可以帶著天使般的臉龐依偎在你懷裡睡著。

如此美妙的特別感覺,你只有十年可以享受,一旦錯過,機會將永遠不回頭。

我知道,旅行只是一個概念,只是父母活在當下的一種實現。

我知道,不是每個爸媽的保存期限都是十年——放心,只會更少,不會更多。

然而,父母能陪孩子多少年、到幾歲,都只是一個提醒:

我們不是上一代只求溫飽的父母,

我們還要好好享受,養育下一代時,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汪培珽

?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汪培珽


十六年前自美取得MBA學位歸國,她原本該是事業順遂的新時代女性,卻在進入銀行工作九年後,心甘情願辭職回家帶孩子,進而走出人生的另一條道路。在用心陪伴一對兒女成長的過程中,深覺在親職教育上「用對方法」的重要性,於是將親身的教養經驗整理研究,自創「愛孩子也愛自己的7堂課」理論,定期開辦課程,與重視幼兒教育的父母們分享。

2006年出版《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美好生活書獎、「金石堂網路金書獎」親子類年度榜首,2007年繼續推出《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掀起「唸故事書給孩子聽」的幼兒教養風潮,成為深受歡迎的親子教養作家,更有父母稱此二書為幼兒教育的「倚天劍和屠龍刀」。

【聽讀者說汪培珽】

婦產科醫生會謝謝她,讓他們每天都有很多孩子要接生。

學校老師會感激她,因為用她的故事書單餵大的孩子都不用操心。

一個讓你愛她,也讓你更愛自己孩子的作者。

她的書讓父母在教養上遇到瓶頸挫折時,還能保有前進的動力。

《餵故事長大的孩子》是這輩子到目前為止,影響我最大的一本書。

她的書,是先生頭一遭買回家送我的書。

我從小到大唯一會期待要上課的老師。

我最希望可以每個月出一本書當成月刊的作者。

她想告訴您的不是優秀的成績、不是傲人的教養技巧,是您該給的愛與時間。

讓我探索內心深處的渴望,重新體會孩子、家庭、生活的真正意義。

幽默、貼心、中肯、實在;有時是直了點,但都能正中紅心。

看她的書,就像跟一個想法理念都近似的媽媽在交心。

她,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真切明白孩子渴求的需要。

當你在教養的路上費盡心思,再看到她的書,你才發現,幸福正圍繞在你身旁而不自知。

她讓產後憂鬱症的我,重新體會教育孩子的快樂。

有自信,也幫許許多多媽媽們建立自信的可愛媽咪。

讓我決心請育嬰假,回家照顧孩子的人。

她的書是我在教養路上最好的百科全書、不容錯過的武林寶典。

因為她的書,改變了我,也改變一個家。

就是那種說到每位媽媽心裡話的好朋友。

如果有家庭主婦(夫)博士班,她肯定是最受歡迎的指導教授。

不能休息的作者,因為我的孩子一直在長大,我很需要她的書、她的方法、她的經驗。

她的書讓我理清了思緒,也和先生決定要努力加油生第二個孩子。

?

汪培珽的臉書?? ?goo.gl/kLSOtp

汪培珽部落格?? ?goo.gl/8A4IX6

?

目錄

自序:當你願意開始 汪培珽

【連玩都需要下決心──出發篇 】

連玩都需要下決心

存款不夠辦簽證?

每段幸福,我都要把握

果然是「貴」族國家

旅行安全守則

【用機票換來的鴨子──巴斯篇 】

是度假還是逃難?

從手機禮節看教養

安全守則後遺症

一起追公車

放手一搏的勇氣

梅花,梅花滿天下

您只有十年的機會

我不要參觀浴室

魔奇魔奇樹

餵國王吃麵包

誰說沒有10號的牛仔褲

用機票換來的鴨子

【撐一支長篙尋夢去──劍橋篇】

幫你就是幫你,不要客氣

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

真有「康橋」這座橋?

我有袋鼠媽媽的育兒袋

撐一支長篙

中空的披薩

人生就在轉彎處

上帝灑下來的禮物

【媽媽,請叫我地鐵專家──倫敦篇 】

孩子都看在眼裡

簡直就像天堂一樣

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

孩子的困惑

媽媽該不該買給你?

到大英博物館看石頭

我們真的被騙了……

無可取代的側影

壞人就寫在臉上

國王的位子

最大的玩具店V.S.最難教養的世代

孩子,你做得到嗎?

媽媽不怕笨

請沿著橘色路燈走

有去有保佑

隨孩子,樂在當下

?

自序

當你願意開始


我一直都這麼愛著孩子、一直都這麼享受著教養孩子的過程,原來我一直都知道——養育孩子這件事,是有保存期限的。

而且我還要斬釘截鐵地說:這個保存期限,只有十年。

到了英國才發現,英國人似乎習慣吃冷食當午餐,任何超市的三明治貨架上,可供選擇的種類很多,價錢也差距頗大。媽媽總是三心兩意,但選得不亦樂乎,如果買已經夠穿的衣服會有罪惡感,至少買填飽肚子的午餐可以慢慢挑吧。

姊姊和弟弟也跟著在附近逛,這天我們三人來到的是英國知名的「瑪莎」連鎖百貨,食物區的商品看起來都是那麼新鮮、豐富,連小孩子都顯得躍躍欲試。但是他們對媽媽挑什麼正餐並無多大意見,反正都脫離不了所謂健康概念中的「無趣」。

我挑著挑著,突然大發慈悲對他們說:「要不要去選一包洋芋片?」他們的眼睛隨之一亮,然後兩個人就一起跑著去挑選心愛的零食了。媽媽平時對食物的把關很嚴格,但度假嘛,就放輕鬆一下吧。我又繼續選著我的「無聊」三明治,可是好像他們去了很久,「怎麼選包洋芋片要這麼久呢?」於是我開始找起了孩子。

你知道嗎?在超市裡找人,八字要好,不然一排一排的貨架,你往東他剛好往西,可能讓你找上三輩子也找不到人。這天我八字不重,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心裡突然有些急了,正要開始媽媽的胡思亂想時,只見——

好遠好遠的貨架盡頭,姊姊整個人趴在弟弟的背上,兩個人像是在玩手搭肩膀小火車的小孩把戲,我猜因為不是在家裡,他們不敢笑得東倒西歪,但臉上的笑容,燦爛到了極點。超市的燈光很亮,剛好打在兩人臉上,距離很遠,媽媽似乎有種看默片的錯覺——我好像看到了二十年後的自己,將姊姊和弟弟小時候的可愛身影,投入無聲的放映機,默默流轉著。

「可愛」是我對孩子唯一的形容詞。雖然這用詞如此通俗,但我覺得沒有其他字眼可以取代。

有些事情,在沒有走上那一步之前,你無法預知自己的內心感受。這是我第一次,單獨帶著兩個孩子出門旅行,也意外地發現——原來,單獨帶這種半大不小的孩子出門旅行,竟有如此美妙的感受。

去年四月的春假,當我決定要自己帶著兩個看似成熟、卻又愛黏著媽媽的孩子,去英國自助旅行時,心裡只想著:如何安安全全地去,然後平平安安地回來。一個媽媽,兩個孩子,十四天的旅遊——上帝為什麼不早點暗示我?從頭到尾,我沒想到旅行可以寫成一本書。如果有出書計畫,那照片至少要多拍三倍才夠用啊。

旅行是為了要走更長遠的路。之後孩子回到學校上課,媽媽也要開始工作了,再寫寫東西吧,我告訴自己。其實在我腦子裡要寫的東西,大概要排到八十歲才寫得完;而且我還知道,等著我寫的媽媽爸爸們也不少。可是當我要動筆時……

程序是這樣的:每天早上八點,到樓下送完孩子上校車後,我連家門都不入,就提著預先準備好的換洗衣物去游泳。我知道,為什麼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因為只要一回家,大禹可能會想先吃早點,然後看到舒服的沙發和旁邊的小說,就會跟自己說「看一下就好」。然後看著看著,眼睛就會酸、想要睡覺,但大禹知道還不是睡覺時間,就想走到廁所洗把臉,讓自己清醒。但因為先經過房間的床鋪,「先睡一下再洗臉比較符合邏輯」……如此一來,「治水」就成為了歷史的絕響。

有鑑於此,我直接了當就朝游泳池出發。運動完後精神一定很好,但我還是不敢回家,於是就窩在泳池旁邊的小桌子上,開始寫東西,一寫就是三小時、甚至四小時,才會起身。你也許會說,我好用功喔——並沒有,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當你願意「開始」,接下去的就不是問題了。只可惜,很多時候,人們都只是想,卻不肯開始,於是機會常常擦身而過。

當時,我的第三本書《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早已完稿交給編輯,預定在兩個月後出版。我開始想,下一本書要寫哪個主題呢?結果寫來寫去,滿腦子卻一直出現,我和孩子在英國旅行的總總,揮之不去……要寫成書嗎?不可能吧?兩週的旅遊,我們還只在三個地點停留,哪可能寫成一本書呢。

這本書根本就是個意外。結果,一下筆就超過九萬字,從第一個字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寫到最後,我怎麼有種感覺:好像我又跟著孩子,再去了英國一次。

唉,我說嘛,什麼事都只差個開頭而已,它適用於人生的很多事情,舉凡:

喜歡他,就去開口跟他說。

想升學,就早起去圖書館苦讀。

想結婚,就去找新婚要住的房子。

想生孩子,就先去懷孕。

想離婚,就先建立自己的謀生能力。

想幫孩子唸故事,就先去把故事書搬回家。

想帶孩子旅遊,就先開始存錢。

想要家庭幸福,就開口跟另一半說我愛你。

想要教養出好的孩子,就花固定的時間在孩子身上……

以下刪除一千項,請根據自己的需要類推。

這本書明明寫的是旅遊的過程,甚至順序都是照著一天一天排下去,但是我為什麼不取個《母雞帶著小雞遊英國》的書名呢?(其實我還頂喜歡這個名字呢。)因為這本書的主旨,不在旅遊、也不在風景,我的出發點,從來只擺在一件事情上頭——人。媽媽和孩子,三個人。

一個媽媽,如何將教養融入生活中、如何從小孩身上學到更多與小孩相處的方式、如何體諒和尊重小孩的想法、如何讓他們知道我有多愛他們……

原來,教養孩子,也可以變成父母人生的美好回憶——這是一位爸爸讀者的感想。聽起來這麼平凡的旅遊主題,他竟然說:「內容有趣極了。」

昨天爸爸出差不在家,我和姊姊弟弟擠在一張大床上,睡到半夜,我突然被「天外飛來的一腳」踢醒。看看鬧鐘,三點一刻,突然,我的腦袋裡就「叮」的一聲,出現了幾個字——爸媽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這不就是我寫這本書,背後真正想傳達的訊息嗎?

我一直都這麼地愛著孩子、一直都這麼地享受著教養孩子的過程,甚至在已屆不惑之年,還動念想再生第三個孩子,原來我一直都知道——養育孩子這件事,是有保存期限的。而且我還要斬釘截鐵地說:這個保存期限,只有十年。不必我多做解釋,想想自己的經驗就知道:誰過了這黃金十年,還心甘情願地將父母的話當聖旨呢?誰過了這十年,還將父母當成天和地,早也要媽媽,晚也要媽媽的呢?

孩子都會「喊媽媽」,這天經地義。就以一小時喊五次好了,一天十個小時喊五十次;兩週十四天喊七百次;光是這趟旅行,兩個小孩總共喊了我──一千四百次。

你知道那種感覺嗎?如果無法體會,你可以現在當場喊喊看,「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你就可以知道,不用被喊到二十次,世界上最溫柔的人,也要開始抓狂了。

旅途中,有一天,弟弟不知為了什麼好著急,然後媽媽又不理他,他就開始連續——喊媽媽。這天他一口氣喊了五個「媽媽」,當時我真有種被逼到了極限,就要在大庭廣眾下失控發飆的感覺,但是,我突然心念一轉——

這種帶有甜甜童音、沒有媽媽好像活不下去似的呼喊,我到底還有幾年可以聽呢?

我知道,旅遊只是一個概念,只是一個父母活在當下的實現。

我知道,不是每個爸媽的保存期限都是十年——放心,只會比較少,不會比較多。

但是,父母有幾年、孩子到幾歲,都只是一個提醒。

我們不是上一代只求溫飽的父母,我們還要好好享受,養育下一代時,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

?
熱門書:
資料來源:博客來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mpsox5q0f0&aid=9000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