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5 23:33:17瀏覽39|回應0|推薦0 | |
狀況劇-可以這麼做
我在成果展前2週跑了一趟高雄,帶一個為當天活動做準備的期前活動。之前我傳了成果展活動內容大綱給大家,也將那天要做的事寫出來。
兩期的學員都來了。我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帶大家做點事情,但是全場有些浮躁,有些吵鬧,不斷有人跟隔壁的人耳語,甚至打打鬧鬧,對於我的說明不能馬上明白,不斷有人發問,我不斷重覆解說。當下我想到:「糟糕,她們不想做這件事情。」
當天的事實
我在更早之前已經傳過這個活動的計劃書,沒聽過有人不同意,怎麼會這樣呢?但是消息已經發出去了,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在吵鬧聲中將事情做完。
我一開始就預告我必須在5點前離開。快到5點時,學員A說出了令我十分驚奇的話,她在參予團體的一年多中沒提過不同意這規則,卻一直理所當然地行使她自己的想法,而且認為別人都跟她一樣。我在來回幾次的對話中看不到她接收到訊息的回應,覺得再說下去也沒用,想到這一年來已經多次透過專員提議成員處理過好多次她的狀況了,心中的煩躁升到最高點,終於說出:「我生氣了。」收拾東西離開。──我終於將生氣表達出來了。
可以這麼做
在我覺得場面不對勁時,停下來不說話,眼睛看著大家。過一陣子可能會有人發現我怎麼不說話,而停下騷動看著我。待大家都安靜後,我說:「我覺得妳們不想在成果展中做這些事情,是嗎?」
可能一:
「是啊!妳到底要做什麼,我們都不明白,也沒興趣。」
「這樣嗎?」我思考了一、兩分鐘:「除了作品展示之外,妳們是不想做成果展的這些活動,還是連成果展的發表會都不想做呢?」
可能回答:「成果展的發表會是一定要的,消息都發出去了,只要跟以前一樣說說話,發表感想就好了,不要做這麼多事情。」
我再想想:「我是想消息都發出去了,要改變內容有點沒信用。既然這樣,妳們不想做,那也沒關係,成果展的主角是妳們,以妳們的想法為優先,接下來妳們自己討論看看當天的流程要怎樣,我先離開。決定之後,請專員通知我就好了。」我收拾東西,先離開,讓她們自己討論。
可能二:
有人說:「沒有啊!既然老師說要這麼做,大家安靜一點,看老師要我們做什麼?」大家真的安靜下來。
「我覺得這一次我和專員忽略了一個步驟。」沒人接話,我繼續:「我從開班、上課的第一天開始,不斷說的話是:『這是我的建議,妳要不要接受妳自己決定。』『我邀請妳發言、唸作品,這是作業提示,可以寫這些,但不是規定』已經說了兩年了,我『以為』大家都明白、習慣了。
前一陣子,我參加的女書店寫作班,最後的『Ending Party』安排了很多活動,非常溫馨,令人感動,我才知道原來寫作班的成果展可以這麼動態、有趣,激發了我一些靈感,其中有一、兩項可以直接取用。所以寫了一份計劃書傳給專員,請她轉告大家。她說大家不明白我要做什麼,我說那我來帶一次準備活動好了。
時間定好之後,我又傳了一次計劃書和當天要做的事情給大家。時間到了,我就來了。在這整個期間,我沒有聽到有人說不同意或有任何其他意見的聲音,我就『以為』大家都同意了。
現在,我才知道,漏了一個步驟了。專員應該在之前的聚會中先問大家,『X月X日的成果展大家想怎麼做?』如果沒有其他意見,全看專員安排的話,再將我寫的計劃書拿出來,說:『老師寫了這個計劃書,大家要不要參考看看?』然後做成決定(或許做些修改)。這樣就是大家的決定,不是我『規定』要這麼做的了。」
「……」
「我的那份計劃書只是『建議』而已,不是『規定』,只是沒有特別強調這一點,也沒特別問一聲:『妳們要不要做?』妳們將它當『規定』了。有人不想做,但是又勉強來參加;雖然人來了,但掩不住心中那股不想做的意思,在行動中表達出來了。大家是不是不想做呢?」
「……」
「那我們現在來討論看看,當天的活動要怎麼進行好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