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愛與歸屬感才能對抗壓力
2008/11/30 02:10:24瀏覽916|回應0|推薦20

有一篇刺蝟的寓言故事,比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一個寒冷的巢穴裡有兩隻刺蝟,他們必須互相依偎來彼此取暖,但靠在一起的時候又會被對方的棘刺刺傷而被迫分開,可是分開沒多久又凍得發抖,於是再度靠攏、刺傷後分開,如此再三循環,終於摸索出能夠不刺傷彼此又可互相取暖的距離。

由這則寓言故事可知,人是社會的動物,不能離群索居,重要的是拿捏安全距離。或許當今社會的人際關係較諸傳統社會遠而淡,但仍得保持一個能夠彼此溫暖的距離,若擔心被刺傷而遠離人群,恐怕會很快迷失在現實社會裡。

一、生理需求:這是最基本的需求,如「餓了想吃飯,渴了想喝水」。
二、安全需求:人總是追求安穩的環境,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
三、被愛與歸屬感需求。
四、自尊心和受尊重的需求。
五、自我實現需求:這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

以上的五類心理需求都是完整心理結構不可缺少的部分,倘若最高層次的「成就感」闕如,就易產生「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等抑鬱感,這也是為什麼過勞族會這般的廢寢忘食、衝鋒陷陣的原因。但在奮力衝刺時,絕不能忽略掉基本需求,否則基本需求未能滿足,儘管獲致再多的成功,仍會覺得空虛、疲累。

心臟病流行病學家吳爾夫博士曾說過:「如果一個人工作回到家裡,受到歡迎、支持與滿心的溫暖,那他在工作上將能忍受種種不如意的事情。這種無條件的受到賞識、支持與明確的歸屬感,是對抗生活壓力的一帖良藥。」可見,有愛與歸屬感才能對抗壓力。

人類的心理需求:
心理學家馬思洛的「心理需求層次說」認為,人類的心理需求可以區分為幾個等級: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u1225&aid=2429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