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覺悟(四)
2010/09/01 09:15:14瀏覽485|回應0|推薦8

覺悟(四)

引用:覺悟(一)覺悟(二)覺悟(三)

       第八句:空靈寂寂落塵埃。這句只能意會難以解釋,實不得已末學只好勉強為之。先說「空靈」。很多人喜歡用這個字形容某些人很有清新脫俗的味道,飄飄然不染塵埃。然而末學所領會的卻不是這種。

        空靈。空者空包所有,而這所有卻又是幻化,但看到幻化中的各各彼此之間的生命法則,那個「看到」,又能依「生命法則」在幻有中演出至「諸法如義」者,這個是空。

        靈者,不動曰靈。心隨六塵曰動,靈者實為大動,對任何人事物法都能不被某些成見所綁,都能如實觀照,如實知。因此能非常靈巧、恰當的選擇當下該有的反應,來對應到人事物上。所謂的不動,是指生命學習者的察覺能力、追根究底的能力,從來不消失,從來沒被遮,那個「覺」永不離,所以說「不動」。靈者,套句《金剛經》的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請延伸閱讀: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就是因為「空靈」是那麼大那麼深的持續察覺,因此看起來卻是「寂寂」,所以有些學習者喜用「清淨心」來形容,這也沒錯。惠能就說過:「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清淨透明如水,當一滴墨汁滴入,馬上就知道啦!生命學習者觀照自己起心動念,唉!果然看到自己妄念紛飛,發現自己怎麼會這麼差。如果真是這樣,末學當向您頂禮。您果然有機會「空靈寂寂落塵埃」了。

請延伸閱讀:六祖壇經心得(1)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因此「覺悟」說到底,還是先要察覺自己的「不知、不智」。然後發現自己真的不堪,只如世間塵土,如此覺悟方能入大有之空,方能「不動」曰靈。若自認是大智慧者,那麼智慧就真的離我們遠去囉!

        這是末學多年的淺悟,末學不是說自己已經做到,末學對自己的感受是如此,因為末學不能百分百的口說心行,所以末學如同《無量義經》所說的,有一個生病的船夫,已無能為人搖櫓,但是那艘船卻是堅實的渡河工具,有心渡河者可自己上船,自渡可也。因為這首偈真的掌握了佛法大意,因此末學願學「野人獻曝」,將這首偈說給有緣者同享。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437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