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覺悟〈二〉
2010/08/26 10:49:13瀏覽667|回應0|推薦11

覺悟〈二〉

引用文章: 榮師天偈 -- 覺悟 ( 一 )

    第三句: 一語道破無一物。 五祖忍和尚與惠能見面,覺得惠能的「見地」可用,遂出了一道題:要東山寺全體僧眾「 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因著眾人皆後依止神秀為教授師而總息心,神秀大師不得不寫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雖未見性,然五祖忍和尚卻留此偈於廊壁且取名為「無相偈」要 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

    就在童子於碓房過,唱誦其偈時,惠能大師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央求童子引至偈前禮拜。又因惠能大師不識字,又請江州別駕為之讀,且為之書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大師將神秀大師的偈,往內帶入門,描述本心般若之性,是「能」,非肉眼所見的聚散而成之物,因為菩提是指「能」,不是有形相的「樹」,所以不是因緣而起的身,明鏡也是指「能」,所以也不是外相的。所以惠能大師直說,哪有一物?既無物,哪裡會去惹塵埃。這裡惠能大師是告訴我們:也不是身;也不是心。 本性是「實相無相」。是「能」,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何處惹塵埃。所以惠能大師的偈,合於五祖忍和尚的要求。因為是直接說明本心般若之性。

請延伸閱讀: 六祖壇經心得(12)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四及第五句: 萬花叢中聞不香,庖肆腥羶眼不淨。 說明了生命學習者不離世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世間的人事物,皆是覺悟的材料。

    世間不外乎有令生命學習者流連忘返的萬花叢,也從不缺讓生命學習者親身經歷魚肉刀俎的腥羶庖肆。對於這些生命素材,生命學習者歷經焠鍊,中間難免身心俱疲的時候,但生命學習者最後總能「常自見己過」,更新見地,從中取出「生命法則」。

    生命學習者歷經一番寒徹骨,被鍛鍊,對外在的身心萬象,能善分別諸法相,如實知,不取、不捨、亦不染著。而依生命法則行事為人,住於覺。這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補記:從佛學的角度說,萬花叢中聞不香是空〈小乘出世間〉的境界,是阿羅漢道。庖肆腥羶眼不淨是有〈大乘入世間〉的境界。因此這兩句連在一起,也是從小轉大。入世來實踐生命之道。有小乘的根基,又能走大乘的路。

2010.11.12

註記:末學有空從線上閱讀南懷瑾大師著作《金剛經說什麼》看到這一段文字時,突然記起這兩句詩,就寫了補記。

原文如下:

    佛的出家弟子們,離開人世間妻兒、父母、家庭,這種出家眾叫做大比丘眾。在佛教經典中的出家眾,歸類到小乘的範圍,他們離開人世間的一切,專心於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棄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羅漢的境界。這在中文叫做自了漢,只管自己了了,其他一切不管。禪宗則稱之謂擔板漢,挑一個板子走路,只看到這一面,看不見另一面。也就是說,把空的一面,清淨的一面,抓得牢牢的,至於煩惱痛苦的一面,他拿塊板子把它隔著,反正他不看。 
  佛教裡表現實相叫示現,為表達那個形相,大菩薩們的示現都是在家的裝扮。譬如大慈大悲觀世音、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以及一些菩薩等,都是在家人的裝束示現,除了大願地藏王菩薩。出家人是絕對不准穿華麗衣服的,絕對不准化妝的,可是你看菩薩們,個個都是化妝的啊!又戴耳環,又掛項鍊,又戴戒指,叮叮噹噹,一身都掛滿了,又擦口紅,又抹粉的,這是菩薩的塑像。這個道理是什麼呢?就是說他是入世的,外形雖是入世的,心卻是出世的,所以菩薩境界謂之大乘。羅漢境界住空,不敢入世,一切不敢碰,眼不見心不煩,只管自己。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4354922